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在胸科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病人90例,分成3组:氯诺昔康(L组)、氯诺昔康+芬太尼组(LF)、芬太尼(F组),每组30例,均以一次性镇痛泵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各组病人术后48 h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病人对镇痛总体印象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8、16 h的VA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 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价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芬太尼或氯诺昔康,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和咪达唑仑自控静脉镇痛在椎间盘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42例行择期椎间盘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吗啡组21例硬膜外持续输注吗啡和罗哌卡因,氯诺昔康组21例静脉持续输注氯诺昔康和咪达唑仑。术后观察疼痛评分和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2组病人术后均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满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诺昔康组术后24 h镇静稍深,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感,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氯诺昔康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和咪达唑仑自控静脉镇痛用于椎间盘术后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双下肢活动度无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骨科手术后氯诺昔康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00例ASAⅠ-Ⅱ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PCIA组(n=50)和PCEA组(n=50)。PCI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静注氯诺昔康8mg和丹恩西酮4mg后连接镇痛泵(48mg氯诺昔康+生理盐水至100ml);PCEA组于手术结束前约30min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mg和丹恩西酮4mg加生理盐水至10ml后连接镇痛泵(9mg吗啡+生理盐水至100ml)。连续量为2ml/h,自控量为0.5ml/15min。术后连续监测BP、RR、ECG、SpO2,定时观察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多汗、皮肤搔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h、8h、16h、20h、24h、32h和48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吗啡PCEA组略低于氯诺昔康PCI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多汗、皮肤搔痒发生率PCEA组明显多于PCIA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氯诺昔康PCIA与吗啡PCEA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氯诺昔康PCIA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科手术后应用氯诺昔康及芬太尼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数字表法将21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7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观察组使用氯诺昔康及芬太尼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4 h VAS评分、镇静评分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 h VAS评分、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应用氯诺昔康及芬太尼自控镇痛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副反应,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的方法观察神经外科术后分别采用曲马多和氯诺昔康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应用氯诺昔康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39例,年龄18~65岁,ASA1~2级,无心肺肝肾疾患,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异常出血。随机分为2组:曲马多组(T组,n=20)、氯诺昔康组(L组,n=19)。入手术室后开放足背静脉点滴,依次静注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2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内插管,IPPV控制呼吸。术中吸入异氟烷并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调节吸入药浓度,使血压控制在基础平均动脉压的-20%-+10%之间。手术缝皮结束或卸头架后,停止吸入异氟烷。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镇痛(PCA),药物配方:曲马多500mg,稀释至100ml,背景剂量1ml,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氯诺昔康40mg,稀释至100ml,背景剂量1ml,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48h内定时观察VAS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用量。测定术前及氯诺昔康镇痛结束后凝血象和血小板。结果(1)2组病人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h2组之间PCA总量和按压次数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24h和44~48h曲马多组PCA总量和按压次数均大于氯诺昔康组,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氯诺昔康组镇痛后门,FIB,TT和PLT较术前轻度增加,APTT则稍有减少,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应用曲马多和氯诺昔康进行术后镇痛均可有效抑制术后疼痛反应,但氯诺昔康在不同的时间点的用药量低于曲马多。术后应用氯诺昔康镇痛对于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手术后使用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与单纯使用芬太尼行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0岁以下股骨,胫、腓骨,踝关节等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ASM-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F组:芬太尼1.0mg+氟哌啶5mg,LF组:芬太尼0.5mg+氯诺昔康32mg+氟哌啶5mg,均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0ml,行手术后PCIA,记录术后4h.8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镇痛效果LF组比F组好(P〈0.05.);不良反应F组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明显高于LF组(P〈0.05),但尿潴留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下肢骨折手术后行PCIA能获得满意的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7.
莫志伟 《现代医院》2010,10(1):43-45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每组各20例。A组术前20min静脉预先注射氯诺昔康8mg,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3mg/kg);B组术前20min静脉氯诺昔康;C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3mg/kg)。观察患者术后1、2、4、8、12、24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氯诺昔康复合氯胺酮组)镇痛效果最好,VSA评分维持在较低水平,12、24h后VSA评分显著低于B组、C组,患者的Ⅱ级满意率也比另两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的缓解情况。方法:选择拟实施异丙酚麻醉下人工流产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试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A组:异丙酚麻醉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B组:无特殊处理。两组患者麻醉用药(芬太尼0.05 mg+异丙酚4 mg/kg)和手术方法相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记录术后30 min(t 1)、8 h(t 2)、12 h(t 3)时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结果:静脉注射氯诺昔康(A组)可显著减轻人工流产术后3个时间点下腹部疼痛强度,与B组同时相点相比较,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显著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下腹部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地佐辛与氯诺昔康用于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择期行贲门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组(联合组)、地佐辛组、氯诺昔康组,每组30例,三组均行PCIA,联合组PCIA泵药物配方为地佐辛0.4 mg/kg、氯诺昔康0.4 mg/kg,地佐辛组为地佐辛0.8 mg/ag,氯诺昔康组为氯诺昔康0.8 mg/kg,而且三组均统一加托烷司琼6~8mg,并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手术结束时给予所配镇痛液负荷剂量4ml,连接PCIA泵,设定背景剂量2ml/h,单次自控按压量为0.5 ml,锁定时间为15min.术后4、24h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记录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4、24h VAS显著低于地佐辛组和氯诺昔康组[联合组:(1.8±0.7)、(1.9±0.8)分;地佐辛组:(2.2±0.8)、(2.5±0.6)分;氯诺昔康组:(2.3±0.9)、(2.5±0.7)分],术后镇痛优秀率显著高于地佐辛组和氯诺昔康组[86.7%(26/30)比63.3%(19/30)和60.0%(18/30)],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地佐辛组和氯诺昔康组[3.3%(1/30)比23.3%(7/30)和23.3%(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用于贲门癌根治术后PCI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ASA级Ⅰ-Ⅱ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诱导前实验组静注氯诺昔康16m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术后不同时点对患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BCS(Bruggman Comfort Scale)舒适评分法进行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烦躁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使用止痛药的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止痛药的使用,减少苏醒期烦躁。  相似文献   

11.
赵钰  王秋菊 《现代保健》2009,(31):179-179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氯诺昔康联合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并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35例,存异丙酚、芬太尼麻醉施术后追加氯诺昔康作为术后镇痛。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无痛的接受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异丙酚、芬太尼、氯诺昔康是一种个安全、舒适、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用于下肢手术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下肢择期手术ASAI~II级60例,术后随机均分硬膜外镇痛组和静脉镇痛组。硬外组术毕首剂量为吗啡2 mg 0.25%布比卡因5 m l 氟哌利多2 mg,镇痛液为0.125%布比卡因100 m l 吗啡8 mg 氟哌利多3 mg,采用LCP模式给药(背景剂量1.8~2 m l,PCA为2 m l,锁定时间为15 m in);静脉组术毕注射负荷量氯诺昔康8 mg 曲马多100 mg 氟哌利多2 mg,镇痛液为0.9%生理盐水100 m l 氯诺昔康24mg 曲马多800 mg 氟哌利多3 mg,使用方法同硬外组。结果2组术后48 h VAS评分平均分别为1.81±0.69和2.31±0.83(P>0.05),2组镇痛效果都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总发生率硬外组为26%,静脉组为12%(P<0.05),硬外组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组,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手术术后采用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静脉病人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硬膜外单次吗啡联合氯诺昔康连续静脉输入应用于妇科全宫切除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80例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妇科全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均于手术结束时分别以吗啡(1 mg、1.5 mg、2 mg)注入硬膜外间隙,并用1次性静脉镇痛泵持续输注氯诺昔康(氯诺昔康32 mg+生理盐水至100 m l)。观察并记录术后4、8、16、20、24、32和48 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C 3组镇痛均满意,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略高于B、C两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多汗等并发症发生率C组高于A、B两组(P<0.05)。结论:妇科全宫切除手术后氯诺昔康(32 mg)连续静脉输入联合硬膜外单次吗啡(1 mg、1.5 mg、2 mg)镇痛效果均满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吗啡剂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地佐辛在骨科肩关节镜手术后病人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2例ASAI~Ⅱ级择期行骨科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1例.地佐辛组(Ⅰ组):地佐辛20mg+氯诺昔康32mg;芬太尼组(Ⅱ组):芬太尼0.5mg+氯诺昔康32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剂量2ml/h,自控静脉镇痛剂量为每次1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患者术后4、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值(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术后4、8、12、24、48h Ⅰ组的VAS值与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在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骨科肩关节镜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LC病人 80例 ,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 (L组 ,4 0例 )和曲马多组 (T组 ,4 0例 )接受PCIA治疗。PCIA药物配方分别为 :L组氯诺昔康 32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T组曲马多 6 0 0mg ,以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手术结束前 10min静注负荷剂量药物 :L组氯诺昔康 0 .16mg kg,T组曲马多 1mg kg ;手术结束两组背景输注速率 2ml h ,单次PCIA剂量 1ml,锁定时间 15min。术后定时观察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 (VAS)评分 ,病人对镇痛总体印象评分 ,2 4h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术后 4、8、16、2 0、2 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对应时间点VAS评分 (P <0 .0 5 ) ;病人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价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但L组优良率高于T组 ;PCIA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T组显著高于L组 (P <0 .0 5 )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氯诺昔康用于LC术后PCIA镇痛效果接近甚至优于曲马多 ,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低 ,是术后PCIA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围术期镇痛对术后病人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肌瘤病人于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于手术切皮前30 m in静脉缓慢推注氯诺昔康16 mg:预防性镇痛(B)组,于手术结束关腹时静脉缓慢推注氯诺昔康16 mg;对照组(C)不做任何处理。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分别于术晨、术后0、3、12、24 h抽血检测病人血糖、血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A组与B组均能在术后12 h内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A组在术后2、4、1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能够有效地抑制应激激素的分泌,并在抑制术后高血糖反应上优于B组、C组。结论:氯诺昔康行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病人腹部疼痛,抑制病人术后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限期乳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20例。L组:氯诺昔康40mg+吗啡10mg;T组:曲马多800mg+氟哌啶5mg,将以上药液加生理盐水至100ml。术毕前30min静注相应负荷药液后开始静脉镇痛治疗,采用持续背景剂量(2ml/h)配合单次按压剂量(1ml),锁定时间30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度评分,记录每个患者术后的疼痛和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度评分:12h以后T组高于L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L组低于T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吗啡用于全麻乳癌根治术后自控镇痛安全有效,满意度优于曲马多,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 30例妇科下腹部手术患者,以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腰麻组(S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10例.术后均采用氯诺昔康0.4 mg/h+芬太尼5 μg/h持续静脉滴注镇痛,负荷量为氯诺昔康8mg.分别记录各组术后2、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4、24、48 h 5个时点在非输液侧抽取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测定皮质醇(Cor)、催乳激素(PRL)、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结果 术后2、6 h,G组VAS低于S、E组(P<0.05).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三种麻醉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4、24、48 h,E组与S、G组相比,C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RL术毕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在术后4、24 h,G组与S、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IL-10在术后4h与S、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术后静脉镇痛在术后短时间内的效果,全身麻醉优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但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硬膜外麻醉抑制应激反应的作用优于全身麻醉及腰麻.  相似文献   

19.
蒋强 《健康大视野》2006,14(9):23-23
临床广泛使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要达到优良的镇痛效果,部分病例会出现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术后镇痛效果与阿片类近似,不引起呼吸循环抑制,无成瘾性,镇静和胃肠道副作用轻微。本实验旨在比较氯诺昔康与芬太尼用于PCIA时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牛洪章 《中国校医》2019,33(6):445-447
目的探讨应用布托啡诺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某医院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手术患者84例归入本项研究中,以所用静脉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分组,布托啡诺组、芬太尼组,每组均42例,统计2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并记录镇痛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组术后各时间段内疼痛评分十分接近,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12h时间段中布托啡诺组镇静评分显著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48h时间段中,2者镇静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总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7.14%(3/42);芬太尼组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为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静脉自控镇痛中镇痛效果相差无几,但布托啡诺镇静性更强,用药更为安全,可考虑为临床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