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假性球麻痹(假性延髓麻痹)多是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支配咽喉部肌群的颅神经运动核的核上性损伤使吞咽功能、构音功能发生障碍,表现为一组以舌、咽喉功能障碍为主的症候群。常见于脑血管并发症,多见于两次以上中风病的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脑干一次性卒中,影响了双侧皮质脑干束,致使疑核及舌下运动神经  相似文献   

2.
脑干梗死临床并非少见,但因脑干结构及功能复杂,故临床表现多样。CT显示脑干病变有其局限性,而MRI可准确显示脑干病变的部位及范围,对脑干梗死有确诊价值。现将经MRI证实的12例脑干梗死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以加深对脑干梗死临床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脑干损伤是指中脑、桥脑、延髓部位的损伤。脑干因其结构复杂,位置深在,功能重大,在颅脑损伤中,原发性脑干损伤虽占百分比少,但因其死亡率高,临床症状复杂,是一种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损伤。随着CT及MRI的临床普及应用,脑干损伤的发现率及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部分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2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出血量,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出血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为脑干出血的第1位病因占69.1%(29/42),而饮酒因素为脑干出血的第2位病因占61.9%,在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最多见,占69.0%,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较好,出血量在2-5ml者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较低,出血量〉5ml者预后差,病死率很高。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干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0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麝香注射液组(A组)与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组(B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4d及2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HISS),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时barthel(BI)指数。结果 B组NHISS及BI评分幅度变化大于A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干出血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爬行训练对于脑干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柳州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0例脑干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手段,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爬行训练。采用10米步行试验(10WMT)、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BS、FIM、10WM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各项测试评分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结论:爬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干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通过使用爬行设备可以使患者很好参与康复各个阶段,从而提高患者稳定性、活动性,改善患者当前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年龄、体温、格拉斯哥评分(GCS)、有无呼吸衰竭及眼征、有无脑干出血和脑池闭塞、有无颅内其他损伤等因素对其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结合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CT检查可以判断其预后,早期气管切开并辅以人工辅助呼吸、亚低温治疗和及时处理颅内其他损伤等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脑干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容易漏诊、误诊,以至造成严重后果.2004-2007年本院收治25例脑干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锦金森病脑干诱发电位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莉莉 《江苏中医》2000,21(5):42-43
脑干诱发电位(ABR)主要分析听神经至脑干部分的神经传导通路功能,而脑干诱发电位对帕金森病(PD)针刺观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文对43例PD患者在针刺前后观察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ABR检查,结果:32例(74.4%)ABR异常,主要表现为Ⅲ波、Ⅴ波波峰伏期(PL)及Ⅲ~Ⅴ、Ⅰ~Ⅴ波峰间期(IPL)的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干下段(桥脑、延髓)病变多表现为Ⅲ波P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者的临床特点及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ICU收治的37例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均在早期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余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实施脑保护、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观察呼吸机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并比较分析脑干梗死组和脑干出血组的预后。结果37例急性脑干血管病变患者,脑干梗死21例,脑干出血16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与机械通后24h、48h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干梗死组病死率38.1%,脑干出血组死亡率75.0%(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脑干血管病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优于脑干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对脑干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神经科收治的治疗的脑干出血患者5例,予以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结果5例患者中3例好转;1例术后1d脑干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7d仍处于深昏迷状态,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干出血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干出血复杂多样、病情变化多、并发症多、病情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治疗过程中护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脑干出血患者的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判断生命体征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阖降阳明法选穴针刺干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基础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31例接受阖降阳明法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周,疗程3周。治疗前后运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和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分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才藤氏吞咽障碍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咽喉期、误咽程度VFSS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及口腔期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脑卒中基础治疗与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阖降阳明选穴针刺可明显改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干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32例脑干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适时强化护理内容和方法,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愈好转6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2例,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16例(包括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加强脑干损伤患者的护理,可减少相关性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正>脑干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梗死类型,常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使动脉血管管腔闭塞,引起急性脑供血不足,导致急性中脑、桥脑或延髓缺血性坏死。脑干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9%~21.9%。传统观点认为,脑干梗死具有"交叉性"特点,临床表现具备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等特征,易于诊断。随着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显著提高,很多表现酷似为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被明确为脑干梗死。笔者通过对我院近期收治的36例脑干梗死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分析,表明MRI对脑干梗死,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脑干梗死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椎穿刺术对脑干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神经科收治的32例经早期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椎穿刺术加内科保守治疗的脑干出血患者(A组),与同期神经内科34例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脑干出血患者f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组:预后良好(ADLI-Ⅲ级)10例,不良(ADLIV—V)10例,死亡12例。B组:良好2例,不良11例,死亡21例。良好率比较两组疗效良好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7.131,P=0.008),两组死亡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882,P=0.042)。结论早期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椎穿刺术治疗脑干出血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拈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和阿片肽类的2~3倍,能竞争性地拮抗应急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所致的病理生理效应,此外,盐酸纳洛酮还具有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抑制钙离子内流以及保护受损神经元等作用。因此盐酸纳洛酮在颅脑损伤早期使用,能有效地提高灌注压,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我院2003年3月-2006年8月对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早期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并与同期常规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用水蛭抢救小儿肺炎合并脑干脑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用水蛭抢救小儿肺炎合并脑干脑炎体会沈玉鹏甘肃省中医院(730050)脑干脑炎,多因病毒感染引起,一旦侵犯呼吸中枢,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预后凶险。我科应用中药水蛭辅佐抢救小儿肺炎合并脑干脑炎,效果满意,现就典型病例介绍如下:李某,女,8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脑干梗死患者并无典型脑干局灶体征和症状,及时复查头颅CT或进行头颅MRI检查可确诊责任病灶。结论早期行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但若无条件行MRI检查时,可于发病72h后行脑干薄层CT扫描,亦可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绞股蓝皂苷脑干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对脑干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犬脑干缺血模型。在缺血前3h,经十二指肠灌注给予绞股蓝皂苷0.15g·kg-1。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病理(光镜及电镜)恢复率、磷脂酶A2(PLA2)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基底动脉夹闭后1,3,6及12h,绞股蓝皂苷组BAEP及病理恢复率逐渐升高,PLA2活性逐渐降低(晚期突出),SOD活性逐渐升高(早期明显),与缺血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绞股蓝皂苷对犬脑干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SOD活性及降低PLA2活性有关,早期以升高SOD活性为主,晚期以降低PLA2活性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