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在舌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2/3舌缘和舌尖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舌器官功能康复指导方案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进行指导,对照组以患者完成简单的舌器官运动功能恢复练习为主。采用VS-9700语音工作站1.0系统对两组患者语音清晰度优良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语音清晰度优良率为90%,对照组语音清晰度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器官功能康复指导能有效提升舌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优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臂桡侧逆行皮瓣在舌癌根治术中Ⅰ期舌再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合适舌癌病者21例,在舌癌根治术中Ⅰ期行前臂桡侧逆行皮瓣舌重建,观察术后皮瓣生长,舌的外形与功能和语音清晰度。结果:21例舌再造成功,皮瓣功能好,舌的外形与功能满意,患者语音清晰。结论:前臂桡侧逆行皮瓣游离移植舌再造是可行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舌癌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而术后常造成舌体大部分缺损或全舌缺损,致使患者出现进食困难、语言发生障碍、生存质量降低。因此舌癌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是舌癌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于2004年1月至2010年3月应用吻合血管的前臂游离皮瓣即时修复并功能性重建舌癌根治术后缺损21例,使舌功能及外形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切除后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尤其是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及早发现血管危象。结果 33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有2例是在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血管危象后成功。结论通过对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口底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组织缺损涉及下颌骨和舌体,直接拉拢缝合会限制舌体活动、发音、张口等,需要转移组织瓣进行修复。游离皮瓣耗时长,技术复杂,需作第二手术野,创伤大且皮瓣不易成活;胸大肌皮瓣组织量大,修复后显得臃肿,且胸部创伤大,尤其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根据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原则,能简单修复就不用复杂组织瓣,作者采用颏下反流面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口腔科26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行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本组患者术后无呼吸道及肺部并发症,无血管危象、无院内感染,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前臂游离皮瓣成活,康复出院。结论:舌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与高超的手术技巧有关,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舌癌术后缺损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舌癌根治术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施行一期舌缺损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分析近二年来,8例舌鳞状细胞癌联合根治术后,应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进行舌重建的结果,总结经验。结果:术后8例口腔及颈部创面等一期愈合,皮瓣移植成活率100%,重建后舌体解剖形态满意,活动灵活,语言及食物的搅拌生理功能良好。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是舌癌术后缺损重建的良好材料,成活率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舌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60例舌癌患者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以恢复舌功能为主的康复指导及训练方法 ,包括咀嚼、吞咽、发音等功能的康复训练.术后2周开始指导和实施舌的咀嚼及进食功能训练,1个月后进行舌体全方位活动及正确构音和发音训练,循序渐进进行.本组患者经过1个月的训练,咀嚼、进食等功能大幅度提高,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进食软食,能进行简单的词句、短句的发音,语音清晰度提高.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能进行会话交流,对生活质量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切除后的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方法:通过对23例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重视心理护理及术中熟练配合、严密观察病情,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结果:手术均顺利,患者安返病房。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王彩芹  邢育珍 《中国康复》2011,26(5):359-360
目的:探讨系统语音康复训练对舌癌联合根治术行同期皮瓣修复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舌癌联合根治术行同期皮瓣修复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语言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并进行常规语音训练。语言组于手术后第2周增加专门制定的语音康复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唇、舌、颌及发音训练。训练前后2组均采用主观评价法评定患者的语音清楚度。结果:训练6个月后2组患者与训练前比较,语音清晰度明显提高(P〈0.05),语言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癌联合根治术后进行系统语音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8例舌癌患者于术后进行舌功能训练和语音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18例舌癌患者术后经语音康复训练,训练前患者语音清晰度为(53±10)%,训练后的语音清晰度达(90±5)%,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语音恢复总有效率为83.33%(15/18).结论 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提高及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密切相关.正确的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并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8例舌癌患者于术后进行舌功能训练和语音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18例舌癌患者术后经语音康复训练,训练前患者语音清晰度为(53±10)%,训练后的语音清晰度达(90±5)%,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语音恢复总有效率为83.33%(15/18).结论 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提高及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密切相关.正确的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并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前3d皮辩温度与皮辨成活的关系.方法 运用半导体皮温计测量51例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前3d皮瓣及残余舌组织的温度,计算其差值(△T),观察皮辨温度的变化与其成活的关系,通过不同的干预手段提高皮瓣温度,提高皮瓣成活率.结果 本组51例中.有41例成活皮瓣与残余舌组织温度差△T<2℃,皮瓣均成活;8例△T为2-3℃,经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皮辩均成活;2例△T>3℃,采取干预措施后,1例成活,1例坏死.结论 术后前3d皮瓣及残余舌组织的温度差与皮瓣成活之间存在联系,温度差越高存活率越低.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郑娅启 《全科护理》2013,(25):2359-2360
[目的]总结应用同期桡侧前臂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缺损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同期桡侧前臂皮瓣修复在舌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手术配合过程,包括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清创后二期愈合;术后随访,病人术后均开口度正常,舌活动度良好,语言、咀嚼及吞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加强前臂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缺损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10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游离前臂皮瓣,观察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解痉、支持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以及外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100%与对照组患者的96.08%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指标中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外形总满意率84.31%与对照组患者的74.5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和游离前臂皮瓣,皮瓣存活率均较高,患者对外形满意度较好,但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相对于游离前臂皮瓣更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瑛 《上海护理》2006,6(6):36-37
近年来,前臂游离皮瓣因其优良的质地和可靠的血供,成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1]。我院2002年6月~2005年11月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移植,对6例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恢复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6月~2005年11月我院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2岁~60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舌癌3例,口底癌1例,颊黏膜癌2例。术后病理报告,舌高分化鳞癌3例,口底高分化鳞癌1例,颊黏膜细胞高分化鳞癌1例,颊黏膜细胞低分化鳞癌1例。皮瓣面积最…  相似文献   

17.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舌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舌癌术后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修复舌组织缺损,能够维持舌体的形态,恢复生理功能。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我科运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所致的舌组织缺损9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舌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舌癌术后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修复舌组织缺损,能够维持舌体的形态,恢复生理功能.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我科运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所致的舌组织缺损9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舌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口腔科肿瘤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目前,临床对舌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舌癌根治术,舌癌根治术后所遗留的组织缺损和贯穿切口面积较大。随着游离皮瓣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解决了舌癌根治术后缺损问题。目前可选取多部位的皮瓣用于舌缺损修复,包括股前外侧肌皮瓣、前臂游离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和胸锁乳突肌皮瓣等[2-5]。Ariyan于1979年首次将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整复。舌癌根治+胸大肌皮瓣修复手术难度大、切口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多,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8例舌癌患者于术后进行舌功能训练和语音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8例舌癌患者术后经语音康复训练,训练前患者语音清晰度为(53±10)%,训练后的语音清晰度达(90±5)%,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语音恢复总有效率为83.33%(15/18)。结论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提高及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密切相关。正确的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并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