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免疫复合物(IC)和补体(C)成分含量变化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手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gG、IgA、IgM、IC和补体C1q 、C4 、C3 、B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1q、C4 、C3 、B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MPP重症组血清IgG、IgA、IC、C1q 、C4 、C3 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 P< 0-01 或< 0-05)。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判定病情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采用APAAP法和ELISA法对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测定。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D3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MPP的急性期和恢复期,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急性期CD8、CD4与sIL-2R水平呈高度正、负相关。提示T淋巴细胞功能的紊乱及sIL-2R水平的改变与MPP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3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30例分析中国民航沈阳医院(110043)高彩莲现将我院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肺外并发症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MPP患儿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14岁。诊断依据:血冷...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肾脏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尿微量蛋白包括尿IgG,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尿微量蛋白的变化,并对其中36例患儿恢复期进行复查,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急性期尿IgG,Alb,β2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病情轻重成正比。恢复期尿IgG首先恢复(P>0.05),尿Alb,β2M虽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时肾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治疗肺炎同时应注意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测定了28例患儿血甭NO2/NO3含量,结果表明:肺炎急性期患儿血甭NO水平较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重症型较普通型更明显(P〈0.05),并且血清NO的变化与丙二醛(MDA)的变化趋向相同。无论普通型肺炎还是重症肺炎,患儿血清NO、MDA水平在恢复期均降至对照组水平,本文提示在小儿支气管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对NO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肺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各6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CRP。结果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组CRP阳性率为88.33%,肺炎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率为13.3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CRP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早期鉴别及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升高时,可考虑为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混合感染,或提示有较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1990—1991年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1990~1991年北京地区支原体肺炎(MP)感染流行,我院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84例,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上升4倍以上,或急性期抗体滴度>1:32者有80例,占95.2%,婴幼儿占15%。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与儿童比较发热高者多,呼吸困难及肺部体征多,肺外表现少,X线改变间质型占优势,并对MP合并神经根炎和心肌心包炎等肺外表现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外周血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6例MPP急性期和其中恢复期9例患儿及12例健康儿童血清IL-10、TGFβ-1水平。比较MPP急性期与恢复期IL-10、TGFβ-1的差异。结果MPP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急性期及恢复期MPP患儿血清TGFβ-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0.01)。MPP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IL-10、TGFβ-1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IL-10低水平表达与MPP发病可能有关,存在炎症反应失控,同时存在以TGFβ-1高水平表达的抗感染反应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pneumoniaepneumonia,MPP)肺部体征轻 ,在无实验室诊断依据时 ,临床难以与其它病原进行鉴别。本文应用PCR法检测肺炎患儿的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lpneumoniae,MP)感染 ,对部分患儿结合支原体培养和间接血凝试验 (indirecthaemagglutinationas say,IHA)予以诊断 ,以探讨检测MP感染的较好方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705例肺炎患儿均为住院患儿 ,男428例 ,女277例 ;年龄1月~14岁。…  相似文献   

10.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北京友谊医院儿科(100050)赵慧芳刘晓红范慕蕾李贵方慧秋高慧英为探讨支原体肺炎(MP)与免疫的关系,本文对诊断明确的MP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NK细胞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检测,并与心肌酶...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IFN-γIL-4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IFN-γ和IL-4是抗原刺激的CD4+T细胞产生的有代表性的细胞因子,病理状态下血清中二者的水平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及炎症发展趋势。该研究探讨IFN-γ和IL-4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中的变化情况,据此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40名正常儿童和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的外周血IFN-γ和IL-4进行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IFN-γ浓度为86.23±6.31pg/mL,IL-4为25.97±9.40pg/mL,肺炎支原体肺炎组IFN-γ为99.43±13.18pg/mL,IL-4为44.61±17.46pg/mL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因子失衡现象,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可辅以免疫调节疗法,可能会收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状态,该研究检测了MPP和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变化,探讨其对MPP和非MPP患儿病情的影响,并为选择合理的MPP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MPP患儿(n=41)及非MPP患儿(n=20)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6及sIL-6R含量。结果:①MPP 患儿血清IL-6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2.01±0.41,1.12±0.67 ng/L;sIL-6R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1.87±0.25,1.92±0.27 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37±0.52 ng/L,1.71±0.15 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MPP患儿恢复期血清IL-6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sIL-6R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非MPP患儿血清IL-6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为1.56±0.26,0.84±0.63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血清sIL-6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6高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sIL-6R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6、sIL-6R含量较非MPP患儿急性期升高(P<0.01或P<0.05);MPP患儿恢复期血清IL-6含量与非MPP患儿恢复期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MPP患儿恢复期血清sIL-6R含量明显高于非MPP患儿恢复期(P<0.01)。结论:MPP患儿血清IL-6及sIL-6R改变较非MPP患儿明显,提示MPP患儿免疫功能改变较非MPP患儿显著,IL-6及sIL-6R参与了MPP的发生和发展,有必要对MPP患儿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及sIL—6R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MPP患儿血清IL-6及sIL-6含量变化,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41例MP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IL-6及sIL-6R进行测定。结果:(1)MPP患儿血清IL-6及sIL-6R含量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6含量恢复期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而sIL-6R在恢复期则持续保持高水平;(2)血清IL-6含量在病情重的MPP患儿明显高于病情轻组(P<0.01),血清sIL-6R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及sIL-6R参与MPP患儿的免疫状态改变,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咽拭子、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DNA (MP-DNA)复制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44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S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咽拭子MP-DNA复制倍数,并检测急性期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及MP-DNA复制倍数。并按照病程中是否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分为机械通气组(n=19)与非机械通气组(n=25),比较两组患儿肺泡灌洗液中MP-DNA复制倍数。结果 与恢复期相比,SMPP患儿在急性期时,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IL-1、IL-6、IL-8、IL-18水平显著增高(P < 0.05)。急性期咽拭子与BALF的MP-DNA复制倍数呈显著正相关(r=0.613,P < 0.05);BALF中MP-DNA复制倍数与外周血及BALF的IL-18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613、0.41,均P < 0.05)。机械通气组BALF中MP-DNA复制倍数高于非机械通气组,且全身激素治疗时间明显长于非机械通气组,血清乳酸脱氢酶、IL-18及BALF中WBC总数、IL-18水平也更高(P < 0.05)。结论 SMPP患儿急性期咽拭子与BALF MP-DNA复制水平可作为病情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昆明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昆明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昆明市儿童医院(650034)马越明仉林仙吴澄清杨淑媛杜代袖樊茂我们对653例肺炎患儿采用鼻导管负压吸引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应用PCR方法进行MPDNA检测,并同时应用IHA法检测血清抗MP-IgM,对本地区一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儿362例,肺炎患儿288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哮喘患儿血清总IgE。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49.45%,显著高于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39.24%,上述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67%;(2)在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最高;(3)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与慢性咳嗽的发病关系,本对128例慢性咳嗽病儿进行了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及肺炎衣原体抗体(CP—Ab)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疾病过程中及各型肺炎间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74例肺炎分为三型,轻症型(n=38),重症型(n=14),喘憋型(n=22),正常健康儿童15例为对照组,应用Griess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炎急性期及恢复期NO的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型肺炎急性期NO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重症型及喘憋型两者降低明显,P〈0.01,两者分别与轻症肺炎  相似文献   

19.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92例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测定咽分泌物中MP-DNA,用于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43.3%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与血清冷凝集试验结果比较,该法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反应周短等优点,适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5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MPP患儿(重症组25例,轻症组40例)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NGF和IL-15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检测血清NGF、IL-15水平,MPP组急性期分别为(157.62±33.45)pg/ml和(242.51±60.04)pg/ml,恢复期分别为(99.58±21.29)pg/ml和(145.90±50.25)pg/m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9.86±11.74)pg/ml,(108.86±21.14)pg/ml],且急性期NGF、IL-15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PP急性期,重症组血清NGF、IL-15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204.38±27.52)pg/mlvs(128.39±22.07)pg/ml,(288.58±55.33)pg/mlvs(213.71±42.6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PP恢复期,重症组血清NGF、IL-15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血清中NGF、IL-15水平明显升高,随着病情的缓解而降低,提示NGF、IL-15参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