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徐晓梅  储钢  张刚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17-2019
目的评价高原旅客列车运行初期,客运乘务员在高原作业状态下某些高原适应性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第4趟进入高原作业的乘务员在高原作业状态下进行高原适应性生理指标的监测。监测指标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结果高原作业状态下客运乘务员的心率均加快,心率、血压、心电图高原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42%、45.83%、35.42%,与平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肺活量普遍降低。结论在高原旅客列车运行初期,客运乘务员在高原作业状态下高原适应性生理指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代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原风电场运行维护作业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高原风电场运行维护作业存在高原缺氧、强紫外线照射、干燥、低温等高原特殊气侯及强制体位、噪声、自然疫源性疾病、职业性心理紧张、电磁辐射等职业性危害因素。结论高原风电场运行维护作业人员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针对高原风电场运行维护作业的特殊性制定适宜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综合性干预措施,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高原震后卫生学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为突发自然灾害后卫勤保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灾区和指挥部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环境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等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结果通过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对驻地环境、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确保了指挥部各级各类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针对高原震后卫生学问题,采取综合卫生监督措施,可以确保高原抗震救灾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高度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解高原部队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促进高原部队消毒灭菌工作不断发展,为官兵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灭菌物品. 方法采用化学监测(包外指示胶带、包内指示卡)、生物监测(指示剂和细菌培养)、工艺监测的方法,设定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温度时间灭菌效果观察. 结果海拔高度不同,灭菌温度、时间不同,消毒灭菌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化学指示胶带和指示卡显示,在海拔高度>3 200 m、灭菌温度<127℃、时间20 min时,化学反应变色无一例达到标准黑色;生物监测有细菌生长. 结论高原地区压力蒸汽灭菌时,其温度、时间以及操作程序都可能是影响高原地区消毒灭菌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高原震区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经验,为突发自然灾害后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高原地震灾区食品卫生安全的主要特点,对食品卫生实施全过程监督监测,采取针对性、综合性保障措施.结果 总结出主要做法:(1)提高认识,周密筹划,制定预案;(2)重视食品卫生安全教育;(3)搞好帐篷食堂和餐厅内外环境卫生;(4)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跟踪监测高原列车乘务人员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分析乘务人员高原适应性及影响因素,为高原乘务人员的健康监护及指定作业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对一列京藏线列车98名乘务人员全程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眼压、眼底情况及Lake Louise急性高原病(AMS)自评评分. [结果]车厢内氧分压及乘务员血氧饱和度与海拔高程呈负相关性,94人发生不同程度AMS,在岗时间短及劳动强度大的人群AMS较明显(P<0.05),83人出现视网膜静脉扩张,21人出现视乳头充血水肿. [结论]现行列车富氧措施不能完全防止AMS的发生;在岗时间及劳动强度均对乘务员高原适应性有影响;视网膜血管改变可作为AMS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适应高原部队应急医疗救治对灭菌工作的需求,促进高原部队灭菌工作不断发展,为官兵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灭菌物品. 方法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灭菌器两台,对灭菌效果进行对比试验;并进行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生物(指示剂)、物理(留点温度)监测;设定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灭菌温度、时间观察效果. 结果双台灭菌器进行的标准试验反应海拔高度不同,灭菌温度时间不同,灭菌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化学指示剂显示海拔高度≤5 380m、仪表灭菌温度示值≥136℃、时间16min时化学变色反应均达到标准黑色,生物指示剂监测全部阴性结果. 结论高原地区压力蒸汽灭菌时,其温度示值、时间应根据高原地域特点进行调整是提高灭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武警高原训练医学课程设置需求,为制订一套针对性较强的课程设置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了解武警高原卫生士官对高原训练医学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需求,以及对影响学员参与课程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内容应将高原环境因素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高原体能训练负荷监控、高原低氧习服训练、高原训练营养与食品卫生、高原训练伤病的防治与高原训练心理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宜采用案例讨论和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结论通过分析学院高原营区医学专科学员对武警高原训练医学课程设置的需求,为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地导官兵高原驻训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地导官兵高原驻训卫勤保障措施。方法连续20d对高原驻训地导官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对卫勤保障措施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地导官兵高原驻训途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呈现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到达海拔3570m驻地后,前1~2 d驻训官兵的血压、心率较进驻高原前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原反应;3~7d后随着官兵对高原环境的逐渐适应,血压、心率开始逐渐下降趋于稳定,血氧饱和度逐渐开始上升,急性高原反应症状逐渐消失。提出了地导部队高原驻训卫勤保障措施,进驻前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卫勤保障力量、严格进行身体筛查、科学开展耐缺氧训练、加强药品器材配备;进驻途中做好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进行常见疾病防治、预防和处理急性高原反应、加强环境和饮食饮水卫生监督、做好医疗后送协调和准备;进驻后指导官兵科学用氧、做好高原疾病防护、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饮食饮水监管、加强心理调适和干预。结论提出的保障措施有效针对地导官兵高原驻训身体变化特点,确保了卫勤保障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高原病分急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包括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慢性高原病包括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高原心脏病。本文重点对高原心脏病、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研究结果提出心理因素对高原心脏病(HAHD)的影响,引起人们对心理治疗与护理的重视。高原肺水肿(HAPE)可能是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所致。这种结果,为HAPE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实验动物和高原脑水肿(HACE)患者均证实,缺氧引起组氨、花生四烯酸、缓激肽等多种介质释放,VEGF生成/释放增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尤其VEGF增多,使血脑屏障发生渗漏,是形成高原脑水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卫生装备高原适应性训练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做好高原地区卫勤保障准备,通过实地适应性训练,对编配卫生车辆动力、操控、通过性及高原轻便折叠加压舱、便携式制氧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肺复苏仪等医疗设备各项性能进行检验,为进一步改进卫生装备技术性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对驻高原部队医院挂钩帮带的质量,本文对驻高原部队医院的医疗卫生现状及帮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建立“顶层监督机制”“双向考评机制”“学科导师指导机制”“多样化进修机制”“医学加科研联合机制”“持续改进机制”六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In 1978, NIOSH recommended new exposure standards for all diisocyanates. They are 5 ppb TWA for a 10-hour work shift and 20 ppb ceiling for a 10-minute period (or the equivalent microgram/m3). Recently, a new continuous reading monitor, which responds immediately to both aliphatic and aromatic diisocyanates, has beco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his instrument factory calibrated for measur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has different responses for different diisocyanates. The monitor was dynamically calibrated to measure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HDI) against the recommended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The standard atmospheres of HDI were generated using permeation and an evaporation method. The monitor reading is 50% of the true concentration up to 50 ppb. Beyond that, the monitor reading reaches a plateau and the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could be unreliable.  相似文献   

14.
A diet containing naturally 13C-enriched carbohydrate combined with a 13CO2 breath-test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monitor liver glycogen oxidation in persons used to a diet low in 13C, e.g., the Western European diet.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is test principle further by changing the way we label the glycogen pool. The 13C enrichment of exhaled CO2 was studied in two groups, one in Europe and one in Africa. The European group (n = 12) was accustomed to a diet low in 13C, and they went on a 13C-enriched study diet to identify liver glycogen. The African group (n = 6) was accustomed to a diet naturally high in 13C, and they went on a diet low in 13C. The basal 13C abundance in exhaled CO2 was higher in the African group (1.0879 At%; atmospheric 1.1 atom percent) than in the European group (1.0821 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parameters for liver glycogen oxidation--the 13CO2 enrichment plateau, the plateau duration, and the return to baseline time--did not differ between groups. The abundance of 13CO2 in exhaled CO2 over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milar but inverse.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use of a 13CO2 breath test to monitor liver glycogen oxidation and demonstrates how to use such a test in persons accustomed to a diet high in 13C.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原驻训官兵作业疲劳状态及下高原脱习服对疲劳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赴海拔4000 m高原驻训部队3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返回平原后进行脱习服训练。在上高原前10天,驻高原第10天、第30天、第90天、第150天及返回平原后第3天、第15天分别对两组进行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分析。结果驻高原第30天与驻高原第10天相比较疲劳症状各因子得分均有降低(P0.05),尤其表现在困倦感、不快感、视觉疲劳感和总分上有显著降低(P0.01);驻高原第90天、第150天与驻高原第30天相比,各因子得分均有明显降低(P0.001);驻高原第30天与上高原前10天的量表总分接近。高原驻训部队返回平原脱习服干预实验组在返回平原后第15天较第3天疲劳状况均有改善,尤其在不快感、怠倦感和视觉疲劳感上表现明显(P0.01)。结论随着高原驻训时间延长,机体对高原逐渐适应,下高原后脱习服措施能够改善高原驻训官兵疲劳情况,对于促进高原驻训官兵恢复军事作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外科疾病,造成该病的原因众多,如外界撞击、外力挤压以及坠落等,都会造成胫骨平台骨折。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而借助膝关节镜辅助治疗则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极大地满足了患者手术治疗需求。本文对膝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进展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膝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适应证,就手术技术、临床疗效和治疗优势及局限性做出分析,以期能够为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膝关节镜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CT平扫及三维重建图像,与X线图像对比,分析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68例中X线发现骨折63例,CT及三维重建显示全部胫骨平台骨折,且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分型方面优于X线。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全方位的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平台塌陷的程度,有助于骨折分型及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16层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部位及细节,平台塌陷范围、程度,以及隐匿骨折,依据16层螺旋CT及重建图像的资料,平片漏诊6例,更正骨折分型4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杨富才 《现代保健》2010,(2):155-156
目的分析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解剖钢板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解剖钢板手术治疗的优良率86.8%。结论解剖钢板具有很多优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对高原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不同海拔的部分守防官兵和后勤保障单位的450人进行睡眠质量检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不同海拔人群的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海拔越高,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0.01)。后勤部队的主观睡眠质量较边防部队差。结论高原部队需改善睡眠条件、调整情绪,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达到促进官兵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