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分娩巨大儿产妇150例,设为观察组,以同期分娩正常胎儿产妇2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分娩情况、并发症及胎儿妊娠结局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次、孕周、孕期增重及孕期增加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产伤、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低血糖、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及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应当控制饮食及孕期体质量,以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将50例有剖宫产史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将58例无子宫手术史的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胎盘早剥、胎盘前置、DIC、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HEI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妊娠期及母婴结局均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对该特殊群体产妇应加强围产期监护,积极采取医学干预手段,尽可能改善预后,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组)每组各16例,后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妊娠结局及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妊娠结局均好于对照组,产妇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护理效果更好,也更受产妇欢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原少数民族地区高危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高危妊娠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科分娩的非高危妊娠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体质量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少数民族地区高危妊娠可影响妊娠结局。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优为重要,可预防妊娠期疾病,促进母婴健康,对产妇及胎儿所出现的异常状况可及早发现、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5.
李玲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4):270-27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1年3月收治的19例胆汁淤积症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收治的20例正常妊娠产妇的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对母婴的危害大,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高,应加强产前监护及管理,尽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血糖控制的效果及其与母婴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134例,依据患者的实际血糖控制效果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56例,观察组孕产妇血糖控制情况较差,对照组孕产妇血糖控制较好。针对两组样本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46.4%,对照组为7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期产妇的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9.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25.0%,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0.4%,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7.9%,新生儿中早产儿发生率32.1%,胎儿窘迫发生率21.4%,巨大儿发生率32.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6.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可显著提高围产期母婴安全程度,应充分重视早期检测血糖,采取治疗干预措施,促进血糖水平稳定,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7.
许爱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17-518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和研究组(运动疗法组)每组各47例,将两组新生儿及产妇的围生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及产妇围生期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较佳,可显著改善母婴围生期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空腹血糖水平(FBG)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1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其中78例FBG正常者设为对照组,43例FBG升高者设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8例(18.6%)接受胰岛素治疗明显多于对照组5例(6.4%)(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总计44.2%明显高于对照组16.3%(P〈0.05),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会增加围生儿危险性,加强监测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7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必要时加用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若无法控制血糖水平时加用胰岛素。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孕期增重情况、妊娠期高血压情况、早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孕期增重(13.64±2.06)kg低于对照组的(15.14±3.0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71%、2.86%,均低于对照组的25.71%、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22.86%高于对照组的2.86%,低血糖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盐酸二甲双胍在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的同时不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孕期增重。  相似文献   

10.
刘轩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347-348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针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妊娠前按照孕妇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中母婴情况及妊娠期间相关资料。结果研究组孕妇出现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产前孕检次数(16.64±6.38)次多于对照组(11.02±4.13)次,体质量增加(12.48±5.23)kg少于对照组(19.67±8.39)kg,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且控制孕妇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PPROM)和新生儿结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对PPROM 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PPROM产妇82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足月胎膜未早破患者82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胎膜早破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包括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臀位)、腹压增加(咳嗽、性交、外伤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畸形、人工终止妊娠术史、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盆腔炎)、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胎盘前置及原因不明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记录2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2组胎位异常(臀位、头盆不称)、腹压增加(咳嗽、性交、外伤史)、人工终止妊娠史、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盆腔炎)等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盆腔炎)、胎位异常(臀位、头盆不称)、人工终止妊娠史均为导致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腹压增加(咳嗽、性交、外伤史)则不是导致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抢救后新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位异常(臀位、头盆不称)、人工终止妊娠史、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盆腔炎)均为PPROM高危因素,均可增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NRDS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达到预产期时仍未自然临产的妊娠期糖尿病A1级孕妇终止妊娠时机。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A1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选取分别于孕40周终止妊娠者及孕41周终止妊娠者共68例,每组34例。分析其产妇及新生儿的围生期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平均年龄分别为(28.9±5.1)岁及(28.6±4.3)岁,孕前BMI分别为(21.76±3.50)kg/m~2,及(21.63±2.99)kg/m~2,孕期增重(12.50±4.20)kg及(12.57±5.09)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妇引产成功率分别为52.94%及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分别为(3.38±0.34)kg及(3.49±0.41)kg,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分别为8.82%及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分别为47.06%及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达预产期未自然临产的妊娠期糖尿病A1级孕妇,在监测孕妇及胎儿各方面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可酌情延期至妊娠41周再终止妊娠,宫颈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引产成功率高,剖宫产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司倩 《中国药业》2015,(3):86-87
目的 研究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胰岛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0.00%(Uc=3.49,P<0.01)。观察组患者所分娩新生儿(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NBNA)评分(38.66±1.75)分,优于对照组的(36.49±2.04)分(t=6.25,P<0.01)。观察组血糖已控制产妇与血糖未控制产妇相比,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P<0.01);观察组血糖已控制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对照组血糖已控制产妇与血糖未控制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6,P<0.01);观察组血糖未控制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提高孕产妇血糖控制率,改善新生儿NBNA评分,降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生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122例双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管婴儿双胎产妇72例,自然受孕双胎产妇50例,分别设置为试管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其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缺陷、围生期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产妇孕次、分娩方式、贫血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相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试管组分娩孕周低于对照组(P <0.05),且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②试管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新生儿头围、身长、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多指畸形发生率及颅内出血、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试管婴儿双胎妊娠产妇具有年龄较大、分娩时孕周较小的特点,且未增加新生儿围生期疾病及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但较自然受孕双胎妊娠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体质量儿发生率高,需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高龄初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64%;产妇妊娠期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巨大儿及胎盘早剥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早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妇,因此应加强高龄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合理控制剖宫产率,以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GDM组,与同期168例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GDM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应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与自然受孕两种不同方式受孕双胎妊娠的妊娠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分娩的82例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ART组)和110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对照组)的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结果 (1)ART组的平均年龄(34.15±4.1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9.11±4.01)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3)ART组与对照组均以剖宫产为主,但ART组择期剖宫产率为78.05%,高于对照组(6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分娩孕周(35.12±2.12),对照组分娩孕周(34.87±2.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围产儿死亡率、NICU入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T组双胎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与自然受孕双胎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7月分娩的高龄(>35岁)以及同期非高龄(<35岁)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241例,分为观察组(>35岁,n=64)和对照组(<35岁,n=177),比较两组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和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17.19%,显著高于对照组2.82%(P<0.01)。观察组早产、羊水过多、子宫肌瘤、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死宫内、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9.7%,高于对照组的44.1%(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并发妊娠期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对母儿危害显著重于适龄孕妇,提倡适龄婚育。高龄初产妇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着不利的影响,有必要进行有效的预防保健和临床处理,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本组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55)进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n=55)进行阴道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分娩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不良、严重粘连、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能有效促进临床结局改善,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观察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取保胎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无早期先兆流产正常妊娠的产妇100例作为随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中初产妇与曾有流产史产妇的保胎成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保胎成功率为81.7%,1产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观察组产妇发生胎盘粘连以及前置胎盘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胎盘早破以及产后出血等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新生儿不良结局:两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足月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保胎后继续妊娠不会对母婴结局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若早期先兆流产妇产阴道出血较少,胚胎发育状况良好,应积极进行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