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体重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3年01月至2009年12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803例体检者的体重指数与相关疾病进行分析,并探讨肥胖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体重指数(BMI)与高血压、高血脂症、胆结石和糖尿病发病率密切相关,肥胖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和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的体重与各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以及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的100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体重指数和相关疾病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受检者体重指数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胆结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体重过重的肥胖患者其护理的重点应放在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心理护理环节。结论体重超标是多种疾病的诱因,通过各种护理方式让受检者认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并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方式实现该目的,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体重指数人群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40名体重指数(BMI)≥25的人群为其实施护理干预,量身定做运动处方,同时给予膳食指导,观察前后体重指数变化。结果实施对策5个月后,监测各项指标,体重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体重指数人群实施护理干预既经济又安全,可帮助社区人树立新的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增进社区人的健康,防治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抽取114名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 mmol/L),存在两种以上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体检者.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明显提高,血糖、体重、血脂下降明显,疾病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和体重,并能随新的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而减少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旨在强化体检者意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逐步提高其健康意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6、12个月患者在饮食不合理、体重指数〉25kg/m^2、运动〈30min/d、吸烟、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觉心理压力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后、12个月后饮食不合理、体重指数〉25kg/m^2、运动〈30min/d、吸烟、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觉心理压力方面的比率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青年高脂血症者健康促进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为高脂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0例中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饮食结构及治疗性生活方式指导.结果:健康促进护理干预1年后,患者的饮食、运动、疾病知识、三酰甘油较干预前明显好转,干预前后比较,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促进护理干预,高脂血症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和疾病防治知识,降低了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病前期人群实施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 调查建立高血压前期人群中50例血压档案,并给予健康教育、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体重干预、不良生活干预等.结果 开展社区护理对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的50例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前有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9年1-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96人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mmol/L)、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46人),对干预组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定期观察,随访1年。结果: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实施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血脂、体重,是预防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并对体检结果异常人群进行健康干预,增强社区居民体质.方法分批次对老年人进行常规体检,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人群进行健康干预.结果干预前后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情况均有显著性改变.结论对社区老年人体检异常人群进行健康干预可以改善其异常指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体检中心神经内科体检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此次进行体检的800例健康人群,按照多中心、平行、随机等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0例。对照组:对体检人员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体检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干预组体检人员的满意度为98.5%(394/4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356/400)P0.05。结论:在对神经内科体检中心人群进行体检时实施相关的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体检人员对工作人员服务等满意度,进而使得体检顺利进行,同时为医院开展体检项目提供的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患者系统管理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德爱  吴楚燕  陈勇 《海南医学》2010,21(15):137-139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对代谢综合征(MS)人群的系统管理,探索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健康对策,使患者积极的参与健康维护,降低代谢综合征对人体的危害,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发现代谢综合征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治疗、有氧运动、药物应用指导、定时检测、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护理干预,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两年后统计分析两组危险因素、血糖、血脂、体重指数、血压等指标。结果干预后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分别比干预前提高34.45%、39.10%、47.20%,空腹血糖、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体重指数,收缩压与舒张压等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管理对控制MS是一种极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青年高脂血症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为高脂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例中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饮食结构及治疗性生活方式指导。结果:健康促进护理干预1年后,患者的饮食、运动、疾病知识、血脂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好转,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对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参与健康体检并伴有血脂异常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并给予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半年后观察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疾病认知度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相比于护理前,160例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护理前后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疾病认知度明显提升(P0.05);160例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达93.8%。结论:对血脂异常患者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稳定患者血脂指标,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胡勇军 《农垦医学》2013,(4):347-348
目的:了解干部超重、肥胖发病率及其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新疆博州干部569人健康体检,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及腹部B超检查,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探讨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及其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结果:超重与肥胖组各项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干部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并导致相关代谢性疾病患病危险性增加.开展肥胖干预,控制体重,是预防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血糖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干预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3年3-5月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后来院健康体检的客户为观察组,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前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客户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客户200人,对照组客户300人.观察组加强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加强护理干预前后,在客户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护理人员技能方面产生的差异,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后,护士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并且就诊氛围明显改善,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显著增强了客户对健康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2009-2010年度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健康体检人群中血脂异常人群的流行病学状况,探讨行政管理人员中血脂异常人群中西医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与实践应用。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度我院体检的行政管理人员人群5706例,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血脂异常的发病情况以及与体重指数、血压、血糖的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行政管理人员体检人群中共检出血脂异常者1633人,患病率为28.62%,女性患病率为17.58%,男性患病率为33.14%。年龄分布以50-69岁为主。男性组30岁起、女性组50岁起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除70岁以上年龄组外均高于女性,除60岁以上年龄组外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人群多同时伴有高血糖、高体重指数、高血压。结论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人群中血脂异常发病率较高,中青年男性是血脂异常发生的主要人群,并多伴有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对血脂异常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对体重的控制外,还应同时对高血压、高血糖等综合干预以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干预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年6月1日到2009年5月30日的体检人群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和乙肝病毒携带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乙肝相关知识教育干预前后2006年和2009年的体检者作乙肝相关知识及其来源和乙肝携带者行为方式等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形式逐步多样化,覆盖面逐年加大;乙肝病毒携带率从2002年的3.96%到2009年的2.15%整体呈下降趋势,新参加工作、年龄在2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男性体检人群以及外地进入威海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体检人员等接受健康教育机会少,乙肝病毒携带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看出,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有正向影响;问卷调查发现健康教育干预后2009年体检人员答题正确率62.85%高于2006年的54.05%,P<0.01;健康教育干预后2009年问卷调查人员健康素养明显提高;新参加工作、年龄在2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乙肝相关知识答题合格率较低,应该重点干预;查体培训指导和网上学习成为获取常识性乙肝知识的主要来源;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干预成为提高人群乙肝相关知识和素养的主要作用因素.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乙肝病毒携带控制有积极促进作用,是提高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新参加工作、年龄在2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应作为教育干预重点人群重点教育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19.
尹培颖 《大家健康》2016,(1):258-258
目的:对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体重指数将1200名体检者分为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然后对其血压、血脂、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护理建议。结果:超重组的血压、FPG、TG、TC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的各项指标检测率均高于超重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与肥胖有着较大的关系。正常人群要定期体检,以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检出异常的患者要及时的给予护理,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社区人群中开展健康体检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体检中心2011年参与体检的人员300例,组织该人员在2014年参与体检,在体检前后采取针对性的健康体检护理措施,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对300例参与社区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跟踪回访后,采取相应健康体检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体检人员的满意度。结论:在社区人群中开展健康体检护理,使得体检人员积极的参与到体检当中,能够对人们潜在的疾病进行及时的发现,使得患者能够尽早接受相应的治疗,有助于提高相关疾病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