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05-1706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运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呼吸机相关参数、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潮气量、PEEP、气道平台压等呼吸机相关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参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呼吸机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早期PS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PS联合呼吸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p H值、Pa O2、Pa CO2均较治疗前逐渐改善,而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用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重复使用PS人数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PS联合呼吸机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的血气水平,缩短用氧时间,减少PS使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采用早期呼吸机进行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将患者根据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传统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早期呼吸机进行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PAO2、PACO2、PH以及SAO2指标水平较之对照组均与显著差异,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95.74%)方面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21%),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早期呼吸机进行临床诊疗,其治疗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临床疗效高,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矽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选取张掖市甘州区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康复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氧分压(Pa O)、二氧化碳分压2(Pa CO)、呼吸频率和心2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 O2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康复组Pa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 CO2、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康复组Pa CO2、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压疮及总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矽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活动,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ICU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医院ICU收治的5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文观察组病例,同期选取50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ICU急救治疗,将最终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最终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ICU急救、机械通气、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最终病死率较低,两组指标数据之间的差异值较大(P<0.05)。结论: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由于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患者的肺损伤程度相对于更加严重,因此在相同治疗方案下外源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发病类型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从而更好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彭芬  吴华莉  田鹏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530-5532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机械通气(SIMV+PC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情况。方法:将6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IPPV)和对照组(SIMV+PC模式),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OI)、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过24 h、48 h的监测,两组Pa O2、Sa O2、Pa CO2、Fi O2、O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比较,上述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治愈率为84.85%,两组治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IPPV与机械通气均能改善患儿的通气和氧合状态,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比,可以降低VAP和气漏发生率,降低氧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科2015年9月—2018年9月诊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均应用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0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20例)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将2组患儿脱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呼吸机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是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4.329,P=0.037);研究组患儿平均脱机时间是(2.03±0.34)d,短于对照组患儿的(5.12±0.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05,P=0.000)。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早日脱机,保障患儿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高频通气与常规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随机选取98例NRDS致VALI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两组患儿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实验组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进行高频通气。观察治疗24 h后患儿的p H值、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 H值、Pa CO2及Pa 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儿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致VALI患儿通过高频振荡呼吸机行高频通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CU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ICU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ICU中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心理,社会,环境,生理方面的舒适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质量控制,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技能娴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且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舒适度更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更加娴熟有效,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与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 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MV组(34例)和n CPAP组(34例)。两组均应用PS治疗,MV组给予机械通气,n CPAP组给予n CPAP,观察两组方法治疗NRDS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6 h、24 h与治疗前的动脉血p H值、Pa O2和Pa CO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同时期动脉血p H值、Pa O2和Pa 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儿住院费用和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 CPAP组患儿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n CPAP与机械通气治疗NRDS均有效,且n CPAP治疗患儿的住院费用和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NDRS患儿需辅助通气时可优先选择n CPA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起止时间2017年2月份-2018年3月份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7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原因素分成两组均接受积极的治疗,对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内源性组患者ICU入住时间(13.29±1.86)d,机械通气时间(12.19±1.47)d;VS外源性组患者ICU入住时间(10.52±1.08)d,机械通气时间(6.59±1.05)d;两组不同指标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临床给予积极的治疗,但是患者病原因素不同,病情情况也有差异,内源性肺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更长,临床应针对患者病原性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6%;研究组的死亡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及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通气(Bi 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CPAP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Bi 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临床效果及预后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a O2水平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 01),而观察组治疗后的Pa CO2水平降低程度也大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脱机成功率为88. 64%,高于对照组的68. 18%(P <0. 05);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 09%,低于对照组的27. 27%(P<0. 05)。结论 NRDS患儿通过Bi PAP治疗后,可有效增加肺泡气体交换,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71-117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儿单纯采用CPAP进行治疗,而联合组患儿实施CPAP联合小剂量的固尔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4小时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 H、Pa CO2、Pa O2等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的新生儿实施CPAP联合固尔苏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两组均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作为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家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理量表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通过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使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呼吸重度衰竭疗效。方法选取140例新生儿呼吸重度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吸入NO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Pa O2、Sa O2及Pa CO2、临床效果、并发症、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a O2、Sa O2及Pa CO2比治疗前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明显少于对照组(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O治疗新生儿呼吸重度衰竭可以很好改善患儿的呼吸,减少治疗时间,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72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SPSS20.0软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和常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1.11%(4例)和27.78%(10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插管发生率分别为5.56%(2例)和8.33%(3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4.94±3.44)h和(10.42±3.0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7±3.78)h和(16.90±3.60)h(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72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SPSS20.0软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和常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1.11%(4例)和27.78%(10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插管发生率分别为5.56%(2例)和8.33%(3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4.94±3.44)h和(10.42±3.0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7±3.78)h和(16.90±3.60)h(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患者实施抢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治疗的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资料64例,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常规中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发生口腔感染、呼吸机麻痹、抽搐的几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继发中间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6,(3):284-285
目的探讨急诊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间急诊ICU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 O_2、p H以及Sa 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 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