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康复积极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干预前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康复的需求程度、依从程度、配合程度等康复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康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脑卒中偏瘫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脑卒中偏瘫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中的肢体锻炼依从性、锻炼监测依从性、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临床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脑卒中偏瘫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脑卒中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运动能力评分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MBI指数、SS-QOL评分、WHOQOL-BREF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干预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同时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根据病情变化特点展开分期康复护理干预。评价2组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预防偏瘫肢体的肌张力增高,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熨配合中医推拿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偏瘫肢体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药熨配合中医推拿康复护理。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总有效率为70.4%,干预组为94.4%,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熨配合中医推拿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肖彬新  兰碧玉  卢爱华 《全科护理》2011,9(31):2841-284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法(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0.05),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BI评分明显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I评分;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肌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和肌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和肌力评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改善肌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和规范康复锻炼。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均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改善(P<0.001),但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科延续护理平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延续护理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延续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进行康复训练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洼田饮水法、才藤氏吞咽功能障碍7级评分法评定,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FMA评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康复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康复治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予以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宣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康复医学中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康复护理等。结果:经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偏瘫患者肢体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作用。方法 将101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51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肩痛的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程度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15.
陈梦欣 《当代护士》2021,28(6):114-117
目的 研究需求导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以需求导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需求导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脑卒中偏瘫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肢体活动能力(Fuel-Meyer)评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ADL及Fue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ADL及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缺损和肢体功能情况,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升了临床整体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接受三级康复护理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在入院时及病后第6个月末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情况,运动功能用FMA评测,ADL能力用MBI评测。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FMA和MBI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6个月末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级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对8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79例未予以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肩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偏瘫患者肩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社区脑卒中患者偏瘫及语言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偏瘫及语言功能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将6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观察组30例,采用社区护士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的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传统指导前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经Ridi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经Ridi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后提高患肢肌力及语言功能;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士遵循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患肢及语言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陈明月 《妇幼护理》2023,3(15):3720-3722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强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52 例脑卒中后 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强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肢体运 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率、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15%)高于对照组(69.23%)(P<0.05)。观察组 SAS 和 SDS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 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强化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护理满意率,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