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两组均给予中医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哮喘发作的次数及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采用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4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咳喘散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给予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血清白介素(IL)-5、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4%,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5低于治疗前(P0.05),IL-10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5、IL-10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能改善患儿炎症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例,A组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疗程1年,观察比较4组各时间点的ACT评分及氟替卡松的用量。结果: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月后,A组激素用量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固本膏方治疗对儿童哮喘吸入型激素的疗效影响。方法:把124例符合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4组:A组为单纯使用吸入型激素;B组为加用夏季穴位贴敷;C组为加用冬季益气固本膏方;D组为加用夏季穴位贴敷联合冬季益气固本膏方。观察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急性发作时需要雾化吸入的疗程及一年后吸入激素停药比例,并检测治疗前后IgE、IgA、IgG、CD4、CD8浓度。结果:治疗一年后,加用中医治疗三组临床疗效、血IgE及CD8下降、IgG及CD4升高均优于A组,尤以D组为显著(P0.05),其中D组总有效率为94.29%、吸入激素停药比例为34.29%而A组总有效率为76.67%、吸入激素停药比例为16.67%。结论在吸入型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贴敷及益气固本膏方治疗能提高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过敏状态,从而减少吸入激素使用疗程,尤以两者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哮平方配合中药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痰热内蕴型)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0例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及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药物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哮平免煎剂口服;贴敷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药物加贴敷组30例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哮平免煎剂口服加穴位贴敷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等指标。结果:各个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疗效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药物加贴敷组比单纯药物组或单纯贴敷组疗效更佳。结论:热哮平方配合中药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痰热内蕴型)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病情,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本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温肺胶囊联合小剂量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感冒样症状发作次数、β2-受体激动荆用量等方面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及盐酸西替利嗪滴剂防治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治疗后处于缓解期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及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匹多莫德颗粒口服0.4g1次/日;对照组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应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多莫德颗粒在预防儿童哮喘发作方面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9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97例,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102例,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97例,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95例,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疗程均为1年,每月ACT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ACT评分均高于A、B、C组(P0.05);B、C组均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各个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有效率均优于A、B、C组(P0.05);B、C组有效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4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能进一步提高ACT评分,较单用贴敷或单用膏方效果更好,更有利于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缓解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76.7%。贴敷时间长短与疗效没有明显关系。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伏九天穴位贴敷联合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三伏三九天给予治疗组中药穴位贴敷及口服孟鲁斯特咀嚼片,对照组则予模拟药膏穴位贴敷及口服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1个疗程,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九天穴位贴敷可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提高哮喘的治愈率,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吸入联合中药穴位敷贴(中药采用苏子、白芥子、甘遂、射干等),敷贴肾俞、肺俞、脾俞、大椎、定喘等穴;对照组17例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吸入加无药贴,穴位和治疗组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34...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夏季三伏天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观察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次数、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证候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ACT评分明显升高,并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随访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组随访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控制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小儿积滞(饮食内积)患儿,随机分为贴敷组(A组)、推拿组(B组)和推拿联合贴敷组(C组),各30例。A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B组采用推拿治疗,C组采用推拿联合贴敷治疗,5 d为1疗程。观察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1个月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86.67%,B组总有效率90.00%为,C组总有效率96.67%,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积滞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4节气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防治效果。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月采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针灸推拿门诊、中医科及呼吸科门诊、病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采用布地奈德吸入结合24节气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布地奈德吸入结合24节气空白贴敷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更理想(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咳嗽、喘息以及喘鸣音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喘息以及喘鸣音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进行防治时,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相比,应用24节气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影响,防治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中药穴位贴敷为主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消喘灵膏配合口服玉屏风颗粒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于伏天穴位贴敷消喘灵膏配合内服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在哮喘缓解期不予治疗,只参加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发作频次、程度,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E、嗜酸性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吴氏发泡膏穴位贴敷联合舒利迭吸入防治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正规吸入舒利迭50μg/100μg,视病情每日1~2次,共6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三伏期给予吴氏发泡膏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为8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FN-γ升高水平及总IgE、IL-4、症状评分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吴氏发泡膏穴位贴敷联合舒利迭吸入能改善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有效防治儿童哮喘。  相似文献   

17.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5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急性发作期,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缓解期治疗组在三伏天予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对AQL...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伏九天穴位贴敷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2组各60例,在三伏三九天治疗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则予模拟药膏穴位贴敷,治疗1疗程,随访1年,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IgE、EOS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_1、FEV_1%、PEF、MEF25、MEF50、MEF75均改善,IgE、EOS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九天穴位贴敷可以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提高哮喘的有效率,改善肺功能,同时可明显降低IgE、EOS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自制冬病夏治膏剂穴位贴敷及固本咳喘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观察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冬病夏治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治疗能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P0.05),并能降低异常升高的EOS。结论:冬病夏治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50例纳入研究,给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于次年进行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后患儿哮喘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贴敷时间的长短将患儿分为无差异的两组,探究贴敷时间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治疗,患儿各项哮喘指标均显著改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上,A组为77.33%,B组为76.00%,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预防性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