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急诊组行急诊PCI治疗,择期组于病情稳定后进行择期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急诊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明显小于择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择期组(P 0.05);急诊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峰值、肌钙蛋白Ⅰ峰值均明显低于择期组(P 0.05)。结论与择期PCI比较,急诊PCI可更显著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左心室重构,患者预后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洛阳东方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成择期组(接受择期PCI治疗)与急诊组(接受急诊PCI治疗),每组60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急诊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低于择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急诊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 67%,7/60)低于择期组(23. 33%,14/6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 574,P 0. 05)。急诊组患者血管血流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流量增加率、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高于择期组(P 0. 05),内径小于择期组(P 0. 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方面较择期PCI更有价值,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心功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科住院A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心脏运动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个月的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6个月LVEF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6 min步行试验(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6MWD的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内6个月6MWD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够改善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的心功能,而且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因AMI入院并接受PCI治疗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根据其发病至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急诊直接PCI组(<24 h)及择期PCI组(7~30 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CI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直接PCI组及择期PCI组的病变成功率和病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7.9% vs 97.3%.98.5% vs98.3%,均P>0.05),择期PCI组植入的药物洗脱支架比例较高(83.6% vs 71.0%,P<0.05).两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急诊直接PCI组中50例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术后住院期间17例死亡;择期PCI组无死亡病例.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急诊直接PCI组和择期PCI组分别随访(12.3±9.9)个月和(12.5±10.3)个月,两组心袁发生率及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75岁以上AMI患者行择期PCI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急诊组42例和择期组53例,分别行急诊PCI及择期PCI,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急诊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择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治愈率高于择期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择期组,住院时间短于择期组(P0.05);随访死亡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较择期PCI具有一定优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与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STEMI患者被纳入回顾性分析,分为延迟急诊PCI组(31例):急诊PCI开始距发病时间12~24 h,入院后立即给予PCI治疗;溶栓PCI组(71例):溶栓距发病时间≤6 h,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和择期PCI.结果 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TIMI分级延迟急诊PCI组TIMI 0~1级3.23%、TIMI 2~3级96.77%与溶栓PCI组TIMI 0~1级2.82%、TIMI 2~3级9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42,P=0.101);发病3个月时,两组LVEDVI、LVESVI、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延迟急诊PCI组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溶栓PCI组高,轻度出血则较溶栓PCI组低(P<0.05);梗死后心绞痛、发病3个月时心源性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急诊PCI及时开通IRA前向血流,在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和3个月时心功能改善方面与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择期PCI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0.25±1.32)d,左心射血分数为(66.14±2.32)%,心脏事件发生率为4%,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节律的影响。方法对7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其中38例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介入术(急诊介入组),41例行择期PCI介入术(择期介入组);观察2组术后2周及1a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及1a择期介入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急诊介入组(χ2=12.012,P<0.05;χ2=11.737,P<0.05)。结论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安全、有效,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心肌灌注、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急诊PCI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两组均持续随访至术后7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肌灌注、心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7<0.05)。观察组血流灌注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1,P=0.030<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急诊PCI术的45例为观察组,行择期PCI术的4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检测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 BNP)、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于术后1周完善超声心动图,对比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个月,对比2组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2组术前NT-proBNP、NE、E、PRA、AngⅡ、AL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 NT-proBNP、NE、E、PRA、AngⅡ、ALD水平均较术前和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LVDEd、LVSEd、LA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LVDEd、LVSEd、LAd低于术前和对照组,LVEF高于术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6个月内心梗后心力衰竭发病率分别为11.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时机的选择可影响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与择期PCI相比,急诊PCI可抑制RAAS系统和交感激活,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和左室功能,降低继发性心力衰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行PCI术治疗的156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不同入路分为A组(桡动脉入路)90例和B组(股动脉入路)66例。收集两组临床指标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心功能,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穿刺时间、置管时间长于B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低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VESD、LVEF、LVED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B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行桡动脉入路或股动脉入路均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其中桡动脉入路穿刺时间较长,但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的应用价值。方法共109例STEMI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分为A组:急诊PCI开始距发病时间12~24h,入院后立即给予PCI治疗;B组:溶栓距发病时间≤6h,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和择期PCI。结果 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时A组与B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射血分数(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B组高,轻度出血则较B组低(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迟急诊PCI通过避开延迟静脉溶栓失败风险,及时开通IRA,可能使得延迟急诊PCI和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具有相似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溶栓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9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直接PCI治疗,观察组采用择期PCI联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再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N-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联合溶栓治疗效果显著,还可降低MACE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不同时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STEMI,将采用直接行PCI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溶栓后行PCI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心功能。结果术后,观察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VEF指数均较术前上升,EDV、ESV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后行PCI可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分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比较急诊PCI与延迟PCI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为“罪犯血管”的AMI患者22例,急诊PCI组13例,延迟PCI组9例。应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腔内径的改变。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术后7d明显改善(P〈0.05),而左室内径较术后7d缩小(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后延迟PCI与急诊PCI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有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7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介入组4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药物组36例常规药物治疗,对比治疗1后年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年之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介入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与药物组相比,介入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PCI可明显缓解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分为择期手术组和急诊手术组35例。择期手术组行择期介入手术治疗,急诊手术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差异。结果急诊手术组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干预效果显著高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急诊手术组心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高血糖、非急性高血糖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探讨急性高血糖与AMI急诊PCI术后CI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在该院行急诊PCI术治疗AM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比较急性高血糖组和非急性高血糖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CIN发生率。结果急性高血糖组CIN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急性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急性高血糖是急诊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323,95%CI:2.134~12.418,P0.05)。结论入院急性高血糖是AMI急诊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优化临床AMI急诊PCI术前、术后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77-3878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于本院行急诊PCI与择期PCI的AMI患者120例,将其中行急诊PCI的63例患者为观察组,行择期PCI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治愈率以及不良心脏事件情况。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PCI相较于择期PCI治疗AMI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29-2331
78例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按照是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介入手术术前常规治疗,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维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介入手术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80mg强化治疗。记录患者PCI术前、后实验室各项生化指标及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两组患者介入手术术后24h CK-MB、肌钙蛋白-I(TNI)和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脂水平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但两组血脂水平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无死亡病例和非致死性心源性休克病例,治疗组有1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患者,对照组有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例靶血管血运重建患者;治疗组MACE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他汀类进行强化治疗的保护作用明显,可以抑制PCI术后的炎性反应,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