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钦树 《浙江肿瘤》1996,2(3):161-163
本文对272例胃癌切除手术病人,分别就其年龄、TNM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是否接受化疗及组织病理类型与1、3、5年复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早期胃癌术后的复发率为0;而Ⅳ期胃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则高达92%;第Ⅲ期胃癌的130例病人中,20例行根治术后的5年复发率为65%,而110例姑息性切除术后的5年复发率为78.7%;57例接受了化疗,其术后5年复发率为57%,而7例未接受化疗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72例胃癌切除手术病人.分别就其年龄、TNM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是否接受化疗及组织病理类型与1、3、5年复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早期胃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为0;而Ⅳ期胃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则高达92%;第Ⅲ期胃癌的130例病人中,20例行根治术后的5年复发率为65%,而110例姑息性切除术后的5年复发率为78.7%;57例接受了化疗,其术后5年复发率为5796,而7例未接受化疗的复发转移率为85.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所以,积极进行胃癌的根治性手术和辅助化疗,是预防或降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报告近年外科治疗老年胃癌合并出血53例,占同期老年组167例胃癌的31.7%。对比同期外科治疗非老年组胃癌合并出血49例,占同期非老年组224例胃癌的21.8%,其特点为:老年胃癌合并出血病程长;临床症状不典型;男性老年出血率高;多见中、晚期,胃窦部,胃小弯的胃癌;病理为高分化溃疡型腺癌多见;并存病多,根治率低;围手术期并发症高。作者认为胃癌合并出血可发生胃癌的各期,老年胃癌早期有合并出血,本组显示早期胃癌占13.2%,警惕老年消化道显性出血有胃癌的可能。老年胃癌合并出血和并存病不是手术的禁忌,注重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控制出血,维护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积极治疗并存病和并发症的同时择期手术。作者主张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争取对老年中,晚期胃癌进行根治术或姑息切除术,结合综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217例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间对217例胃癌病人行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对资料完整的胃癌术后病人作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按国际INM分期,5年生存率Ⅰ期100%、Ⅱ期66.1%、Ⅲa期52.6%、Ⅲb期29.5%、Ⅳ期为0。结论:生存率随分期趋晚而逐渐降低,同时,其预后与胃癌的病理类型和术后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5.
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死因中占首位,其世界调整死亡率为23.86/10万。胃癌的生存率低,上海市(1972~1979年)5年生存率女性为10%,男性为12%。瑞金医院统计1958~1980年的手术病人1881例,5年生存率为17.86%,10年生存率为11.67%。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胃癌的比例太低,瑞金医院胃癌手术病人中早期胃癌仅占2.2%,上海市肿瘤防办调查三个区1984年7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52例30岁以下的青年人胃癌。为探讨其临床与病理特征,与6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作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1)病程短,进展快,有的病人短期内表现出恶病质。(2)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54%)而严重;(3)一部分病人(13.5%)临床症状和体征隐蔽,这些病人临床上特别容易漏误诊,他们生前均未明确诊断而死后尸检证实为胃癌;随访已死亡的22例中无一例生存五年。病理形态特征:(1)癌肿76.5%位于幽门窦部;(2)85.4%属于溃疡型;(3)未分化癌、粘液癌和印戒细胞癌占优势(76.9%);(4)癌组织浸润胃壁全层或至浆膜外高达97.7%;(5)91.7%病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上述病理特征与老年人胃癌比较有明显不同,因此病情亦较老年人胃癌严重。52例中,11例作了尸检均显示癌广泛转移,结合文献对3例肾上腺转移癌临床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影响胃癌预后因素2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17例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间对217例胃癌病人行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对资料完整的胃癌术后病人作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按国际TNM分期,5年生存率I期100%、Ⅱ期66.1%、Ⅲa期52.6%、Ⅲb期29.5%、Ⅳ期为0。结论:生存率随分期趋晚而逐渐降低,同时,其预后与胃癌的病理类型和术后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胃癌伴上消化道出血112例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了不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1988年~1997年收治的112例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胃癌的胃镜及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胃癌男女之比为2.9:1,以胃窦部最多见(54.5%),病理类型以分化较好的乳头状和管状腺癌为主(63.4%)。78例手术患者中,合并有心(26例)、肺(10例)、肝(1例)、肾(1例)脏器疾病以及糖尿病(12例)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局限性胃癌病人的生存期是10个月。切除原发瘤和区域淋巴结、使切缘无肿瘤存在(姑息性切除),已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施行姑息性切除的胃癌病人生存期为24个月,其5年生存率约20%,一项试验性研究证明,施行手术前2个疗程及术后3个疗程的化疗是可行的。另有研究报告,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病人应用鬼臼乙叉甙、阿霉素和顺铂联合化疗,临床病理上证实有良好效应的占15%。  相似文献   

10.
Borrmann4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早期胃癌病例的增加,外科根治手术方法的改进,胃癌治疗效果不断的提高。早期胃癌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进行期胃癌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行的可达50%以上。而Borrmann 4型胃癌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点,在诊断治疗上尚存在着难点,与其他类型胃癌相比虽然经过手术及其他的治疗方法,总的效果不佳。本文通过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的一组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980年1月-1995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病理检验诊断的527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35岁青年人胃癌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年龄组胃癌进行比较。结果:本组青年人胃癌患者中妇性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0.77;5年生存率低于其他年龄组胃癌患者(P<0.05);本组最多见的大体形态为BorrmannⅢ型和Ⅳ型,占87%;其病理学类型主要是低分化腺癌(37%)、粘液细胞癌(26.1%)和未分化癌(19.6%)。结论:青年人胃癌发病率低、病程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2.
高龄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面对日益增多的高龄老年胃癌,探讨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984~1993年间212例70岁以上高龄老年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高龄老年胃癌起病隐匿,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疾病。手术证实绝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病理检查无明显特殊性。163例行胃癌切除术,切除率为76.9%,根治性切除达59.3%。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1.8个月。临床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13.
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但在青年人中并非少见。我院1973年至1987年收治的胃癌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2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占同期确诊胃癌的3.8%。现将其临床及X线表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多因素角度分析胃癌组织病理学改变对预后的影响,对确定临床分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访1982~1989年间手术的100例胃癌病人:进展期胃癌89例,5年生存率为18.2%;早期胃癌11例,5年生存率100.0%。对照病理因素分析: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组织学分类、生长方式、脉管侵犯和病灶部位等共同影响胃癌的预后。其中以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程度为影响预启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中晚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23例中晚期胃癌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以期指导治疗。结果 (1)胃癌的生长方式是决定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病理基础,浸润性生长的胃癌其R_3手术率明显高于非浸润性生长的胃癌;(2)术式的选择与病期有明显关系,其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同时对R_3手术来讲,Ⅲ期病人效果最佳。结论 合理选择根治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胃癌根治术的选择决定于胃癌的进展程度,生长形态和方式等生物学行为,不同病期的病理、生物学行为是根治术合理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胃癌出血可表现为慢性出血或急性大出血。前者多见。二者病理基础及临床处理有所不同。1 慢性出血约70%的胃癌合并慢性出血,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或间歇性成形黑便。癌肿表面糜烂、浅表溃疡形成、继发感染是胃癌慢性出血的病理基础。慢性失血,再加上“癌中毒”、食欲下降、长期消耗等因素,最终导致病人程度不等的贫血、低蛋白血症、消瘦、体重下降。因此,对于胃癌慢性失血者,不要仅着眼于术前矫正贫血,除间歇输注全血、血浆和白蛋白外,食欲差的病人.应强调尽早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要求每天输注:葡萄糖200克及20%intralipid 250ml,提供热卡约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3年4月至1987年2月,对2400例胃病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经病理检查和手术确诊为胃癌者120例,检出率为5%。其中贲门癌20例,占胃癌16%;早期胃癌4例,占胃癌3.3%。本文重点对贲门癌和早期胃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胃癌病人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回顾胃癌病人术前血清CEA和CA 19-9水平与术后病理、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探讨这两种肿瘤标记物对胃癌预 后的价值。 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63例胃癌病人。术前3~5天用标准方法检测其血清 CEA和 CA19-9含量,CE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胃癌检出率为1.4%(332/23545),男女之比为2.8:1。BorrmannⅢ型胃癌最常见,发病部位以胃窦为主,占46.7%。组织学类型以高分化腺癌占大多数。病理特点在各年龄组及不同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胃癌以中老年为主,年龄、性别与胃癌的内镜分型、组织学类型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对不同类型的病人应根据其内镜及病理特点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对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行全胃切除的病例逐渐增多。日本胃癌行全胃切除治疗者约在30%以上,国内近年文献报道,胃癌行全胃切除亦高达25%我院1984年10月至1988年10月共收治手术切除的胃癌病人154例,其中行全胃切除25例,占胃癌切除手术的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