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166-167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 58 例患者1 例死亡,其余治疗结束时,全部稳定.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的警惕,对于一些不典型又高度疑似肺结核患者,可考虑试验性抗痨治疗,早期诊断,规律抗痨,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8例住院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及辅助检查均不典型,且合并症、并发症多,漏诊、误诊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老年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亦逐年增多.对这类病人不但要接受有规律的抗痨治疗,同时也要针对COPD病人相对缓解期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COPD病人的夜间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180例住院老年肺结核合并COPD的病人,经抗感冒、抗痨、止咳、平喘等支持治疗后整体护理,与夜间具体特征效果作比较分析。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夜间护理交班,适量饮水,保持呼吸道护理后通畅、吸氧等护理,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诊治经验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09年3月收治的确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48例,先对其进行辅助检查后进行诊断,诊断后治疗并分析其预后.通过诊疗情况,在临床中进一步总结出相关经验.结果 诊断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12例,入院前5d内无心力衰竭发生,诱发因素可能包括感冒受凉、劳累以及静脉滴注速度过快等.结论 在诊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时,除了要及时诊断和治疗,还需要医师在治疗患者中注意临床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才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贺向红  曹洁  陈宝元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9):1463-146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老年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20例、单纯COPD11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COPD Assessment Test (CAT)、...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耀斌  王丽云 《山东医药》2011,51(36):104-106
目的进一步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探求更加有效的诊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年龄≥65岁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2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合并肺结核老年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细菌感染多,晨痰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PCR检查阳性率高,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检测阳性率低,胸片和CT病灶部位及形态多不典型,临床易漏诊误诊。经过个体化治疗后2,57例患者症状好转出院,有20例因重症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或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老年COPD患者合并肺结核时易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重视,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莫兰英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84-208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8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根据气胸类型不同及肺压缩程度不同给予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吸氧、止咳、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内科治疗,有57例患者气胸完全吸收治愈,患者原发病治疗好转出院,转外科治疗1例,无1例发生死亡,治疗总有效率98.28%(57/58)。结论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时患者多有病情急、重、发展快等特点,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采取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7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特点。方法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COPD合并肺结核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COPD合并肺结核症状,体征,影像学,辅助检查不典型,规则治疗后大部分好转。结论临床不少见,COPD合并肺结核,需引起重视,早期诊断,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0例,其中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A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发生率及治疗前后QOL-100量表评分。结果 B组患者肺结核发生率为67.50%,高于A组的4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100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发生风险较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0例,其中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A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发生率及治疗前后QOL-100量表评分。结果 B组患者肺结核发生率为67.50%,高于A组的4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100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发生风险较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气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老年患者中,治愈28例,其中完全肺复张者25例,肺复张达80%~90%者3例,因严重感染或呼吸衰竭而死亡2例。结论合并有慢性阻塞肺疾病病史的老年气胸患者发病较突然,病程进展较快,易误诊且病情凶险,尽早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等对症治疗有助于疾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32例慢性肾衰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了解治疗反应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肾衰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痨药物副反应大 ,药物应用受限 ,影响了疾病转归。结论 肾衰合并肺结核患者肾功能的稳定是肺结核有效治疗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     
95例活动性肺结核免疫检测结果分析;加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应用于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的临床观察;不典型肺结节的螺旋CT与临床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肺结核强化抗痨临床转归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依据常规进行康复治疗并加强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共治疗28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肺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曲霉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1100例,所有患者入组后采集清晨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依据细菌培养及涂片镜检结果将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分为曲霉菌感染组和非曲霉菌感染组,统计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长期吸烟史、有无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平均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有无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等,分析两组上述资料的差异性,指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1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中有150例发生曲霉菌感染,占13.64%;有950例未发生曲霉菌感染,占86.36%。单因素分析显示,曲霉菌感染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侵入性操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等方面与非曲霉菌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霉菌感染组在长期吸烟史、抗生素使用时间、血清白蛋白、平均住院天数、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等方面与非曲霉菌感染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长期吸烟史、抗生素使用时间≥10 d、血清白蛋白<30 g/L、平均住院天数≥10 d、激素使用时间≥14 d、抗生素使用种类数≥3种、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住院次数≥4次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约有13%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而长期吸烟史、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低蛋白血症、使用多种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操作、过去1年中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是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曲霉菌感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曲霉菌病的高危因素,并分析COPD罹患不同类型慢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COPD合并慢性肺曲霉菌病患者3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COPD合并肺部感染(非曲霉非肺结核)患者39例为对照组,采集基本信息、既往病...  相似文献   

18.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诊断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20例肺结核患者(COPD组与非COPD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非COPD组相比,COPD组在症状、客观检查方面存在差异,肺部影像学检查能提高COPD伴肺结核诊断率,伴COPD并不影响肺结核疗效.结论 COPD合并肺结核其诊断并无特异性方法,肺部影像学检查阳性率最高.如早期诊断,合理的综合治疗,则COPD并不影响肺结核预后.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且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相对于单一疾病,治疗难度更大。所以了解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病因,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气胸(sopntaneous pneumothorax,SP)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特别是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大多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肺部慢性疾病,病程较长、肺功能损害重、肺储备功能较低、集体应激调节能力差,合并气胸后若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发生危险;并且因肺质量下降,气胸复发率高,术后肺创面漏气发生率亦较高、治疗上较为困难.现将我科自1988年6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121例老年SP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