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多年来,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始终为上海县婴儿死亡和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素质,探求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因素,于1987年3月对上海县1986年出生的全部低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2.
对101例随机抽样1990年出生婴儿采用WZR-EA型儿童保健电脑,分别在满月、6、12个月进行追踪监测.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婴儿6个月前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均高于混合和人工喂养婴儿.且"四病"发病率较低,故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三种喂养方式都应以科学喂养为基础,如此才能发挥母乳喂养的优势,弥补混合和人工喂养的不足;低出生体重儿对其今后发育影响重大,应加强母亲孕期保健,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率,进行重点监测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年来自治区42个项目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动趋势,为决策机关调整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在项目县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1996年的39.8‰、49.8‰与60.3‰下降至2001年的25.6‰、31.6‰与35.0‰;死因顺位变化不大,仍以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为主。结论:今后应加强乡卫生院产科建设,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率,早期识别和治疗小儿肺炎;加强围产保健,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产前保健是预防低体重儿出生和避免危险妊娠的重要措施。无产前保健的妇女出生低体重儿(<2500g)几乎比接受产前保健的妇女高一倍。低体重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有2/3死亡,剩余的在一年内也有一半死亡。所以,产前保健不仅增加了婴儿的存活率,而且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大大减少医疗保健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夏山区婴儿死亡的现状及特点。方法对宁夏山区5个县(区)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地区的婴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山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而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死亡率2002-2004年明显高于2000-2001年,婴儿死亡中年龄越小死亡所占比例越高。结论降低宁夏婴儿死亡率重点是山区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推广适宜技术,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64-164
目的:根据甘肃省1996~2005年婴儿死亡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婴儿死亡率的变化及其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为确定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与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利用全省16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1996~2005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中婴儿死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来全省婴儿死亡率下降明显,但农村婴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婴儿前3位死因顺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中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死亡率下降明显,而出生窒息死亡率没有明显下降。婴儿死亡构成中,新生儿占77.32%,其中早期新生儿占85.40%。神经管畸形、其他先天异常等出生缺陷死因构成有所增加。结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应加强围产期、新生儿期保健,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和能力的提高,减少和降低出生窒息的发生和死亡: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银川市婴幼儿的出生状况和钙营养状况,以便做到科学补钙早防早治.方法 抽取银川市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04-2007年出生并定期参与保健的2128名0-24月龄婴幼儿的保健资料.结果 银川市婴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平均为3.3kg和51.0cm.婴儿低出生体重与巨大儿出生比例分别为2.4%、5.1%.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的肋缘外翻的比例分别为34.3%、26.9%、38.9%.婴幼儿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出现肋缘外翻的发生率分别为25.7%、35.1%、31.0%.肋缘外翻在出生1个月内开始补钙的发生率为13.4%,1-6个月为27.3%,6个月以上为41.3%.结论 补钙越早,钙缺乏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门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43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统计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543例低出生体重儿中,有396例母乳喂养成功,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9.
宁夏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期对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和调整全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中的要求,采取自上而下、广泛收集线索、追踪、查询,逐个填报死亡卡。结果 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死亡率:川区为13.80‰、19.55‰、27.79‰,山区为18.93‰、24.31‰、28.39‰,山区均高于川区。5岁以下儿童前3位死因:山区为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川区为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婴儿前3位死因:川区为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山区为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结论 与199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相比,山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川区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唐孝兰 《海南医学》2008,19(11):102-103
目的 掌握元江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动态变化,提出干预措施与对策.方法 对2000-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元江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2000年为51.26‰,2007年为19.55‰,降低2.62倍.婴儿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炎、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腹泻、畸形.1-4岁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意外死亡、腹泻、脑炎、白血病、死因不明、先心病.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要降低肺炎、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永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儿童生存、保护性战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我县76例0-4岁儿童死亡情况、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出生活产儿5047例,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76例,死亡率为15.05‰,婴儿死亡率为13.27‰,新生儿死亡率为10.30‰,1-4岁儿童死亡率为1.98‰.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顺位前3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结论 应将农村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本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低体重儿出院后母乳喂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产科出生,24小时内转到NICU治疗的早产低体重儿110例,对其母亲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出生42天早产低体重儿纯母乳喂养30例占27.3%,混合喂养48例占43.6%,人工喂养32例占29%.影响因素为:NICU管理模式、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奶技巧不掌握、母亲缺乏喂奶自信心、母婴分离、母亲对婴儿本能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3.
母乳喂养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水平,幼儿早期反复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儿童8岁时的躯体因素研究,中国低出生体重儿发育状况研究:16年纵向调查,糖尿病患儿血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酮症酸中毒期间和之后的变化.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的骨组织重吸收反应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母乳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 2 8天体重增长的影响 ,本文利用海宁市 2 6个区乡 1993年~ 1996年围产保健监测资料 ,对 2 0 16 9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及 2 8天体重情况统计 ,从中筛选出低出生体重 5 46例 ,根据其不同喂养方式 2 8天体重增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儿中母乳喂养的 2 8天平均体重增长明显高于人工喂养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市从 1993年 1月 1日起使用由北京医科大学中药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组统一制定的《围产保健册》 ,并根据围产保健监测方案对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人员进行培训。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广州市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艳霞 《中国病案》2006,7(8):42-43
本文对2004年度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79‰;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人数的73%;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异常、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婴儿死亡报告卡、年报及补漏调查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34例,平均死亡率10.84‰,2004年与2012年相比,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达到了《十堰市2004年-2012年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目标。死亡原因排前2位的是新生儿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低体重,先天异常有上升趋势,其他死因顺位变化不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新生儿、婴儿监护,提高三级保健网络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搞好儿童保健工作,了解分析我县婴儿死亡率较高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有效地降低婴儿死亡率。最近我们对本县1987年婴儿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共调查本县万隆、仇楼、杏花营、土山岗、范村5个乡192个自然村。方法:按照国家制定的婴儿死亡调查方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2.调查结果 1987年5个乡共出生3471人,死亡婴儿124例,婴儿死亡率为35.72‰,其中新生儿死亡84例,死亡率为24.2‰。为婴儿死亡的67.7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广州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生存水平,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保健工作重点,提高保健服务质量。方法对2006年度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了监测。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13‰;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人数的79%;儿童死亡原因前五位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其它先天性畸形、肺炎。结论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 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它是新生儿保健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病因虽然至今仍有许多不明之处,但已知其与母体、胎儿和脐带胎盘等发病因素有关。我院于1980—1983年曾收治低出生体重儿300例,现就其发生情况、发病因素、死亡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加以分析探讨,希望能有助于围生期保健工作的开展。临床资料分析一、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1981—1983年我院共出生活产婴儿4,169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掌握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保健服务状况,为降低死亡率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出生、死亡漏报进行质量指标控制和审查,按指标要求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2007年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早产低体重儿、出生窒息、肺炎、腹泻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应加强产科、儿科建设和基层医生适宜技术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搞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