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汉玲  王向农 《陕西中医》2014,(10):1369-137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产科足月产新生儿黄疸2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3次,疗程33次,疗程3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0.5g,每天2次,疗程3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0.5g,每天2次,疗程37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减退情况,转入新生儿科率,腹泻、呕吐的发生率之间差异。结果:治疗组黄疸的控制有明显作用,但腹泻的发生率高,大多不需要干预,极个别腹泻严重者给予减量、停药或加服思密达后改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减退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17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茵栀黄口服液组)、B组(蓝光照射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39例,观察1周后各组患儿的胆红素降低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自第2天至1周后其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总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及蓝光照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组的胆红素水平稍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两组间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联合蓝光照射及联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疽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我科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300例。随机分为2组,光照组为对照组只给予光疗治疗。联合治疗组为实验组除常规给予光照治疗外还给于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思密达治疗:茵栀黄口服液给予口服5m12次/天;思密达给予口服1.0g3次,天。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早产儿率及治疗前的总胆红素水平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2H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蓝光照射及联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尽早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从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将本院儿科住院60例生后4天至30天新生儿黄疸不退患儿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3mL,1日3次,治疗10天。结果:1~3天起效40例,3天以后起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病例均在10~15天内黄疸消退。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退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论: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都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同时以茵栀黄颗粒口服与蓝光照射治疗.茵栀黄颗粒,1g/次,3次/d.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率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65.0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5%,观察组为82.50%,2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治疗,观察组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正常新生儿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8例,研究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观察第1次胎便排出及第1次胎便转黄时间,观察黄疸高峰期峰值及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胎便早排例数和胎便早变黄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黄疸高峰期峰值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促进胎便早排,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辅助退黄,降低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吕红仙 《新中医》2015,47(6):183-184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疗法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均给予基础营养支持、抗感染及保温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黄疸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腹部按摩综合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第1-3天,每天光疗12 h,第4-7天,每天光疗8 h,治疗组加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检查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血总胆红素变化.结果: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光疗,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陈明福  张萍  赵守库 《光明中医》2014,(10):2138-2139
目的:探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有本院收治的136例新生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35%、94.12%,观察组相对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有少量轻度腹泻患儿,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黄栌口服液治疗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湿热瘀阻证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退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栌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身目黄染、恶心呕吐、胁肋疼痛、食欲下降、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5天、30天T-Bil、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退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栌口服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各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常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观察联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灌肠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处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保留灌肠,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黄疸消退天数为(3.15±1.23)天,对照组平均黄疸消退天数为(6.62±1.72)天。2组黄疸消退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天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 L)水平降为(185.8±21.6)μmol/L,未结合胆红素(I BI L)下降为(159.4±20.4)μmol/L,观察组分别为(110.4±21.8)μmol/L,(96.4±18.7)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7天后对照组TBI L水平降为(142.6±16.2)μmol/L,I BI L下降为(96.4±14.3)μmol/L,观察组分别为(64.2±19.6)μmol/L,(57.6±17.1)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明显缩短黄疸清退时间,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疗法,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比较2组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75%,对照组为80.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为5.62%,对照组为13.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有助于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茵栀黄白汤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入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培菲康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白汤。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排便次数、黄疸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每日排便次数为(4.52±2.01)次,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9±1.04)次,具有统计学差异(t=5.984,P0.05)。治疗组19例患儿无肉眼黄疸,对照组7例无肉眼黄疸,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疸持续时间为(4.78±2.89)d,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4.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白汤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未结合胆红素的排出及黄疸症状的消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24周以后测定的Ig G抗A(B)抗体效价结果中比值≥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研究组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有效率为5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8.0%,对照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14.0%,两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新生儿溶血。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预防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脾肾两虚证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N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健脾益肾汤,1剂/d,水煎早晚分服,连服21天。检测2组治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TC),并评价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KPS)。结果:CT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为8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可明显减少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CTC数量,提高肿瘤缓解率和获益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05),两组患儿治疗第5d,胆红素水平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明茵栀黄口服液与常规治疗配合应用,可加速胆红素排泄,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对总体有效率改善情况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何文娟 《西部中医药》2016,(10):113-115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评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失眠、皮疹、头痛、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有效率为72.7%,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BIL、I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退黄速度,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联合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依次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250 m L/d、茵栀黄注射液10 m L/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其中食欲减退2例,大便稀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中食欲减退3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与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