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后大鼠腺垂体中瘦素长型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卵巢摘除大鼠模型,用半定量RT-PCR 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腺垂体中瘦素长型受体 mRNA 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17β-雌激素组和假手术组中瘦素长型受体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注射花生油组.结论:雌激素可调节腺垂体中瘦素长型受体的表达,提示雌激素对腺垂体的调节,可能与瘦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发生肝脂肪变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未治疗的成年CHC患者80例分为有肝脂肪变组(8例)与无肝脂肪变组(72例),以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瘦素等生化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CHC有肝脂肪变组ALT、AST水平高于NAFLD组(t=2.10,P<0.05;t=3.56,P<0.05),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和B水平低于NAFLD组(t=-2.78,P<0.05;t=-3.23,P<0.05;t=-3.81,P<0.05;t=-2.76,P<0.05),两组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05).两组CHC的ALT、AST、FPG、TG、TC、LDL-C、APO-A、APO-B、胰岛素抵抗指数、HCVRNA水平、血清瘦素水平和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5,0.29,0.16,-0.53,0.90,1.58,1.93、0.40、0.24,-0.84,-0.05、-0.91,P均大于0.05).血清瘦素水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t=2.22,P<0.05).结论 CHC发生肝脂肪变时炎症程度重于NAFLD,胆固醇代谢异常程度轻于NAFLD.血清瘦素水平女性高于男性.CHC发生肝脂肪变与血清瘦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3.
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1例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4例,大于胎龄儿(LGA)组28例和小于胎龄儿(SGA)组19例.结果91例新生儿脐血清瘦素范围为1.8-40.5ng/ml,平均为9.9±7.4.男性为1.8-35.5ng/ml,平均为5.3±5.6.女性为2-42.5ng/ml,平均为15.0±8.0.两性新生儿出生体重、体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脐血清瘦素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11).LGA组、SGA组脐血清瘦素水平、出生体重、体重指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与出生体重、体重指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r=0.37.结论瘦素是胎儿生长调节系统的重要因子,与胎儿出生大小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肥胖与瘦素     
肥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病因相当复杂,主要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而近7年来对瘦素在调节体脂方面作用的研究,为认识肥胖提供更多的依据.本文对瘦素、瘦素受体以及瘦素的节律性分泌与肥胖的关系进行简要的综述,同时对运用瘦素治疗肥胖的意义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检测乳腺癌合并肥胖症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s)mRNA的表达情况和血浆瘦素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对124例单纯肥胖者,或乳腺癌合并肥胖者,或乳腺良性病变合并肥胖者同时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留取血浆,测定其瘦素的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乳腺癌合并肥胖组血浆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合并肥胖组及单纯肥胖组(P<0.05).瘦素长型受体[Lep-R(L)]mRNA及瘦素短型受体[Lep-R(S)]mRNA在乳腺癌合并肥胖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合并肥胖组(P<0.05).血浆瘦素水平与乳腺组织中Lep-R(L)mRNA及Lep-R(S)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浆瘦素和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绝经、TNM分期及病理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瘦素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清瘦素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瘦素、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的相互关系 ,评价瘦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 1 31例不同类型ICVD患者和 36例正常人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空腹血清瘦素、血脂、胰岛素水平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CVD患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脂与胰岛素水平类似瘦素变化。相关实验显示 ,瘦素水平与CH及TG呈正相关 (r=0 .4 5 ,P <0 .0 5 ;r=0 .31 ,P <0 .0 5 ) ,与INS呈显著正相关 (r=0 .5 5 ,P<0 .0 1 ) ,与HDL -C呈显著负相关 (r=- 0 .38,P <0 .0 5 )。结论 :ICVD患者的瘦素水平与血脂代谢、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成分密切相关 ,提示高瘦素血症 /瘦素抵抗可能是ICVD的又一特征 ,并可能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是否增高?其体内瘦素水平与糖尿病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目前国际上尚有争论, 各位学者说法不一.本文于1999年6月至2000年3月,对本科住院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做了血清瘦素及真胰岛素水平测定, 以观察血清瘦素水平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类激素 ,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它由 16 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约为16 k D。瘦素分子中有 4个 α-螺旋 ,它们呈升 -升 -降 -降排列 ,折叠成独特的四螺旋束结构。瘦素分子的改变能引起其生理功能的显著改变。研究表明 ,构建的瘦素 2 2~ 5 6肽段、116~ 130肽段和 116~ 12 2肽段等瘦素类似物都具有独立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妊高征妇女胎盘组织中瘦素mRNA的表达及与一氧化氮含量的关系,探讨瘦素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测定38例正常妊娠妇女、62例妊高征妇女分娩时胎盘组织中瘦素mRNA表达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胎盘组织NO的含量.结果(1)正常晚孕及妊高征妇女胎盘瘦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39±0.12、0.603±0.287(其中轻、中、重度妊高征胎盘瘦素水平分别为:0.145±0.056、0.38±0.122、0.75±0.199).(2)妊高征组胎盘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妊高征患者胎盘瘦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重、中、轻度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3)妊高征胎盘组织中NO含量低于正常晚孕妇女,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NO含量明显低于中度、中度低于轻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4)妊高征胎盘瘦素mR-NA表达与NO含量呈负相关(r=-0.6294,P<0.01),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呈正相关(r=0.547,0.377,0.45,0.517;P=0.015,0.015,0.020,0.040),重度妊高征组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447,P=0.018).结论胎盘瘦素mRNA表达水平在妊高征组中明显升高,随着妊高征病情加重,胎盘瘦素mRNA表达逐渐增加;同时,胎盘组织中NO含量在妊高征妇女中明显降低,胎盘瘦素mRNA表达与胎盘组织中NO含量呈负相关.因此,瘦素可能与妊高征发病有关,可望成为妊高征病情发展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瘦素与生理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Zhang等成功克隆了肥胖基因及人类的同源系列,其编码蛋白产物称为瘦素[1].瘦素的发现为体内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机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瘦素具有更广泛的作用,在妇产科领域,瘦素与生理妊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 由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亲水性激素蛋白.本文用高纯的重组人瘦素抗原免疫家兔, 得到高效价的兔抗人瘦素多克隆抗体, 氯胺-T法制备125I-瘦素标记物, 建立人血清瘦素RIA.本方法特异性强, 灵敏度较高, 精密度较好, 其测定值与Linco公司的放免药盒有很好的一致性.用本法建立的正常参考值(BMI 18-25): 男性(34例)为2.15±1.46ng/mL,女性(36例)为7.86±3.60ng/mL.将112名健康者的检测结果分成男、女两组, 血清瘦素值与BMI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r=0.72,P<0.001).瘦素水平与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的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泌乳素、孕酮和雌二醇与瘦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对于男性, 睾酮与瘦素水平成明显的负相关(r=0.792,P<0.01).  相似文献   

12.
瘦素、胰岛素抵抗与体脂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瘦素是ob基因的产物,它除增加能量消耗、减少食物摄入和降低脂肪贮存外,还与生殖、血压调节、血细胞增殖等密切相关;此外,瘦素与胰岛素之间有双向作用,形成脂肪-胰岛内分泌轴,一旦此轴的反馈机制破坏,则可能导致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及2型糖尿病.瘦素与体脂含量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皮下脂肪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瘦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91例高血压患者及67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瘦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 ①同组内女性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P<0.01);高血压组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女性(P<0.01);高血压组男性瘦素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P<0.05).②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PRA、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AngⅡ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MI和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③直线相关统计分析显示,高血压组患者血清瘦素的升高与PRA、AngⅡ、BMI和SBP呈正相关(PRA:r =0.52,P<0.01;AngⅡ:r=0.43,P<0.01;BMI:r =0.55,P<0.01;SBP:r=0.33,P<0.05),而与ALD和DBP无相关性;对照组瘦素仅与BMI呈高度正相关(r=0.54,P<0.01),其它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对血压的影响与性别有关,高血压患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可通过影响RAAS的活性使血压升高,主要为收缩压(SBP)的增高.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被动吸烟对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母亲被动吸烟对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妊娠期母亲是否有被动吸烟史,将新生儿分成2组,被动吸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脐血瘦素(leptin)水平.结果妊娠期母亲被动吸烟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平均为5.41±2.72ng/ml,对照组为6.45±2.4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被动吸烟组每日吸烟的数目与脐血瘦素水平成负相关(r=-0.429P<0.001)结论妊娠期母亲被吸烟可引起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下降,下降的程度与每日被动吸烟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蛋白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 G2细胞,不同瘦素浓度(10-8、10-7和10-6mol/L)作为刺激因子,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p G2细胞的AMPKa、BSEP蛋白表达及AMPKa磷酸化(pAMPKa)水平;筛选BSEP蛋白表达的最佳培养时间及瘦素浓度点,加入10μmol/L AMPK阻断剂compound C进行细胞培养,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SEP蛋白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瘦素干预Hep G2细胞72 h时,随瘦素浓度增高AMPKa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瘦素浓度为10-6mol/L时AMPKa蛋白表达最强(P0.01);(2)不同浓度瘦素干预Hep G2细胞24 h后,AMPKa磷酸化水平与瘦素浓度呈剂量依赖逐渐增强(P0.01),相同瘦素浓度组AMPKa磷酸化水平随时间逐渐增加(P0.01);(3)不同浓度瘦素干预Hep G2细胞24 h后,BSEP蛋白表达水平与瘦素浓度呈剂量依赖逐渐增强(P0.01),相同瘦素浓度组BSEP蛋白表达量随时间逐渐增加(P0.01);(4)72 h测得10-6mol/L瘦素组和10-6mol/L瘦素+10μmol/L compound C组BSEP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增加(P0.01),compound C可降低BSEP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瘦素可通过"leptin-AMPK-BSEP"途径促进Hep G2细胞BSEP蛋白表达;瘦素可促进Hep G2细胞AMPKa蛋白表达及AMPKa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瘦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46例正常产妇产前外周静脉血清、脐静脉血、胎盘瘦素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产前外周静脉血清、脐静脉血、胎盘瘦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正常妊娠组胎盘瘦素与孕母血清瘦素水平存在正相关;而在妊娠期糖尿病组,产前外周静脉血清、脐静脉血、胎盘瘦素水平、产前孕妇体重指数、胎儿出生体重间均无相关关系.结论在正常妊娠中,胎盘是孕期母体瘦素增加的重要来源;瘦素的胎儿循环独立于母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均存在高瘦素状态;胎盘瘦素可能非孕妇瘦素的主要来源.高瘦素状态对其发病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瘦素 (leptin)是人类重要的体重调节因子 ,同时与生殖和妊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为了解妊娠期间瘦素水平变化及其对妊娠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保留的影响 ,我们测定 80例孕产妇瘦素水平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选择 1998年 5月 - 1999年 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常规产前检查并住院正常分娩 ,产后定期访视 ,年龄 2 5± 2 .4岁 ,孕 17- 41周 ,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 (19.8- 2 6 )kg/m2 ,两次检查计算 2 4小时能量摄入平均为 (8992± 380 )KJ,无产科合并症的 80例孕产妇为观察组 ,另选择年龄、体重指数相近的正常非孕妇女 2 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碳酸锂治疗对体质量、瘦素的影响。方法 70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丙戊酸钠、碳酸锂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治疗2、4、6周时体质量、瘦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丙戊酸钠组体质量、瘦素分别于治疗4,6周时开始升高(t=-2.598、-2.353;P=0.017、0.037),碳酸锂组体质量于治疗6周时开始升高(t=-2.632,P=0.014),而瘦素变化不显著(均P0.05);治疗6周时,丙戊酸钠组体质量及瘦素的变化值均高于碳酸锂组(t=-1.983、-2.332,P=0.041、0.022),且体质量变化值与瘦素变化值正相关(r=0.397,P=0.018)。结论丙戊酸钠、碳酸锂治疗均可增加体质量。但前者为著,并伴有瘦素的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NSF-1、载脂蛋白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于同期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8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晨起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E、瘦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E、瘦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载脂蛋白A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E呈正相关(r =0.341,P<0.001;r=0.836,P<0.001;r =0.337,P<0.001),与摄食抑制因子-1呈负相关(r=-0.303,P<0.001).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E呈显著正相关(r =0.678,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瘦素呈明显负相关(r=-0.266,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1呈明显正相关(r=0.335,P<0.001),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E呈显著正相关(r=0.318,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情况,且与血清载脂蛋白、瘦素、摄食抑制因子-1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瘦素来源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和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脐血瘦素水平,根据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分为大于胎龄儿组28例,适于胎龄儿组36例,小于胎龄儿组16例;采用Rohrer's指数=出生体重(g)×10/身长(cm)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0.66±1.03ng/ml vs 3.59±2.16ng/ml,P<0.01=;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水平(3.06±0.96ng/ml明显低于大于胎龄儿(4.03±2.22ng/ml),而高于小于胎龄儿(1.13±1.98ng/ml);足月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与Rohrer's指数、新生儿体重、胎龄、血清IGF-Ⅰ、生长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新生儿体内瘦素主要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它反映新生儿的生长营养状态,推测瘦素可能通过IGF-Ⅰ、生长激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在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