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近年来临床上非药物治疗呃逆的几种常用方法。1 .简易法:如以交谈、疼痛或其他不适刺激以分散注意力。也可用喝冰水、喝大口水分次咽下、用纸袋或塑料袋罩于口鼻外做重复呼吸,尽可能配合好时间,当欲打嗝时屏住呼吸或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等,以阻断呃逆反射弧。2 .吞食烟雾法:取一较长的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把用火点燃之纸屑放入盒中,使其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开口一端紧压口周,留出鼻孔,嘱患者张口做进食动作(不要抽吸) ,把烟雾吞咽下去,呃逆可在吞咽1~2 min后停止。3.指压法:治疗者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眼眶上,相…  相似文献   

2.
呃逆俗称打嗝或呃气,家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1.吞饮热茶水:分散患者注意力,让其深吸气、屏气,喝热水,分次咽下,以阻断呃逆的反射环。2.指压舌根法:用食指与中指按压舌根部,使之产生恶心感而终止呃逆感。3.按压双眼球法:患者闭目,家人或患者本人将双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眶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呃逆严重者可适当加大指力,直到呃逆停止。但应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慎用,青光眼及高度近视者忌用。4.吞食“烟雾法”:取一长的圆形硬纸盒,一端开口,用火点燃纸屑,放进纸盒内,然后使其熄灭,产生烟雾,立即将纸盒…  相似文献   

3.
1药物组成白芷3g·草纸适量。2主治病证顽固性呃逆。3制用方法取20cm×20cm大小草纸铺平.再用白芷3g研成粉末放于纸上.卷成灯芯烊;松紧适度。用手握住一端,另一端用火点燃后去火苗,烟雾对准双鼻孔稍作吸气,约0.5min左右呃逆停止。顽固性呃逆治验@苟中华$四川省平昌县响滩区医院!635412  相似文献   

4.
施园 《江西中医药》2009,40(6):66-66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病症。消化道恶性肿瘤后期出现呃逆症状重且易反复,加重了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负担,且临床西医疗效不理想。笔者运用耳穴贴压配合吞咽烟雾法治疗该类型呃逆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呃逆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共76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针灸经络配穴,并加以补泻手法;对照组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通过辨证施治,针灸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解除病因,停止呃逆,且未复发.结论: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呃逆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共76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针灸经络配穴,并加以补泻手法;对照组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通过辨证施治,针灸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解除病因,停止呃逆,且未复发.结论: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呃逆,古称哕,现代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自1981年以来,我们对19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用爪甲吸烟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方法:患者双手洗净,然后取中指指甲数块装烟卷中(纸烟也可),点燃吸吮。疗效:在19例中(男性11例,女性8例),12例吸吮后呃逆即刻停止,6例15分钟内停止,一例30分钟消失。  相似文献   

8.
张舒雁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0):453-453
灯心草临床上常用于利尿通淋 ,也用于治疗咽痛喉痹等疾患。近年来笔者用其治疗呃逆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3 6例呃逆患者中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6~ 82岁 ;病程 2小时~ 6个月 ;因饮食不慎、受凉等原因诱发者 1 6例 ,药物过敏引起者 8例 ,手术后发生者 6例 ,肿瘤患者 6例。2 治疗方法用一张白纸将一撮灯心草 (约 1~ 2 g)卷成“雪茄烟”样柱状物 ,点燃一端后凑近患者鼻孔(切勿太近以免灼伤皮肤 ) ,瞩病人尽量吸入灯心草燃烧产生的烟雾 ,然后屏气片刻 ,呼气后再次吸入。屏气及呼气时可移开“烟卷”,吸气时再凑近。重…  相似文献   

9.
林先毅  李晶  缐永跃 《光明中医》2012,(9):1828-1829
目的观察指压翳风穴配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以拇指用力按压患者翳风穴,力度以患者感觉局部酸胀为度,持续按压不超过10分钟。待呃逆停止后,再根据患者虚实辨证给予对证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全缓解,短期内(一月)未有复发,有效率达100%。结论指压翳风穴配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95年2月~1998年2月,采用放血后指压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8天,最短1天。2 治疗方法  取攒竹穴,患者仰卧位,穴区常规消毒后,用三棱细针沿皮向外侧速刺出血后,用右手食中指分别按压穴位上,并施一定的压力,持续3分钟后,呃逆逐渐减少,继续按压数分钟后,呃逆完全停止。治疗期间停用他法。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针刺出血后指压1次,呃逆停止为痊愈;针刺出血后指压1…  相似文献   

11.
指压鸠尾穴治疗呃逆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鸠尾穴指针疗法治疗呃逆35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1.方法:患者坐、仰卧、站立均可,全身放松,作缓慢的深呼吸.术者用拇指用力按压鸠尾穴,同时轻轻摇动手指,时间为每次3~5分钟,患者感酸重.多数患者只需按压一次,呃逆立止.为巩固疗效,呃逆止后可持续按压一到两分钟.如呃逆不止,过五分钟可再施术一次,复发者亦可重复使用本法.若在呃逆之前的瞬间,快速用力点  相似文献   

12.
呃逆频繁或持续48h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笔者采用烟雾法治疗顽固性呃逆6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和胃降逆中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联合和胃降逆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呃逆缓解时间、呃逆停止时间、起效时间及疗效维持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和胃降逆中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顽固性呃逆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病情缓解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透压针刀治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创伤骨折术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对因治疗,治疗组采用透压针刀筋膜点治疗,每日治疗1次,至呃逆停止,即扎即出,不留针,观察周期14 d;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学》教材中的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至呃逆停止,观察周期14 d。于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治疗次数。结果 治疗14 d后,透压针刀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Z=-3.268,P=0.018),透压针刀组的治疗次数少于常规针刺组(t=-1.023,P=0)。结论 透压针刀治疗创伤骨折术后呃逆,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且效果更快。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503-150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9例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分别用"疏肝健脾"针灸疗法和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观察起效时间、治疗次数、有效率等指标,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针灸治疗次数、起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81.4%,两者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肝健脾"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选穴精当,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独穴疗法治疗呃逆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独穴疗法治疗呃逆35例,疗效迅速,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2岁;呃逆发生时间最长3天,最短只有几分钟。排出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呃逆。治疗方法选穴:独取耳中穴。定位:位于耳轮脚处。方法:嘱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气,医者可以就地取材用按摩棒、笔杆、筷子、棉签或拇指指腹等点揉患者耳中穴,以感觉疼痛、患者能忍受为度。仅取一侧耳中穴,多数患者立即见效,在1min之内呃逆停止。小孩、老年人、体质虚弱及对疼痛敏感者手法宜轻,孕妇忌用。治疗结果经过上述方法治疗,本组1min内32例痊…  相似文献   

17.
以简易埋针法治疗呃逆.取膈俞穴耳穴耳中(膈)和胃埋针,治疗呃逆症患者24例.结果症状消失21例,缓解1例,无效2例.部分患者的呃逆症状可即刻停止发作.该法收效快速,维持疗效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24 h以上仍不能停止,它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等。癌症患者术后易发生顽固性呃逆,常用治疗方法难以起效,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且影响进一步治疗。笔者运用针刺强刺激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指压廉泉治疗呃逆1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组17例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年。治疗时持续呃逆时间最长者45天。其中并发于腹部手术后6例,并发于胃疾患4例,因食物刺激而诱发4例,原因不明3例。方法:令患者端坐,头向后仰,医者以食指按在患者廉泉穴上,指尖朝向内下方。以患者略有窒息感为宜,持续5~10秒钟,并令患者作吞咽动作1~2次。如1次按压未奏效,10分钟后可做第2次按压。结果:以呃逆停止,观察1周未复发为痊愈;呃逆强度和频率明显减缓为好转;呃逆强度和频率均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本组患者均获痊愈,其中1次按压痊愈13例,2次按压痊愈4例。体…  相似文献   

20.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因顽固性呃逆18h来诊.患者自来诊前日下午3时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呃逆,不能自制,曾自吞咽食物、热水及按压眼球等方法处理无效,并口服药物解痉治疗无效(具体用药不详),不能入眠,直至今日上午,感全身疲乏无力、酸痛.查体:神志清楚,自动体位,呃逆次数约6~10次/min,余体检无阳性体征.即给予传统针刺穴位:足三里、中脘、内关、膻中、太冲,连续波刺激,治疗15min,呃逆间隔时间稍延长,但仍在4~6次/min左右,即停止传统针刺疗法,采用平衡针刺穴位--胃痛穴进行治疗,针刺到位呃逆即止,患者顿感轻松,观察无复发,痊愈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