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离休干部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晨  朱秀芳  许秋萍  杨苓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59-3960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使离休干部得到更好的诊治和早日康复,现将我院离休干部的心理特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护理管理中应用系统整体护理,强调人文,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现代化护理管理中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渐上升,研究心理护理在住院老年人护理  相似文献   

3.
舒适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焕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44-504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转变。舒适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院自2005年10月至今,将舒适护理应用到临床中,使患儿获得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心理护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相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37-2138
<正>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  相似文献   

5.
<正> 心身疾病与心理护理的原则、随着医学模式转化,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及要求也发生变化。“健康已不是人的躯体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而应是躯体上、心理上、精神上的充满状态”。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是对现代医学模式的心身分离和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一个挑战,促使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去认识疾病、健康及生命的本质。新的护理观念的形成使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进步,健康理念的更新,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从理论阶段向实用阶段转化,护理模式已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即由局部的疾病护理模式转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责任制护理的广泛开展,现代护理模式已明显体现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护理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特殊护  相似文献   

8.
张秀洁 《吉林医学》2011,32(25):5350-5351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单纯的医学、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护理模式,护理职能也不再只是单纯的护理躯体疾病,而逐渐拓展到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领域及对患者的心理、环境、社会等全方位的护理。护士的角色也从单一变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为了赶上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作好待产妇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自身的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胎儿今后一生的健康,这就是做好待产妇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所在。一、待产妇的心理特征 1、精神紧张。绝大部分产妇缺乏分娩知识,对何谓有规律宫缩及其产程时间不了解,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和急切盼望分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杨华 《实用医技杂志》1997,4(3):218-219
<正>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的概念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为以护理“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而责任制护理正是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 ,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模式已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对病人实施多元化、多层次的护理 [1]。这样心理护理就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也就是说 ,整体护理离不开心理护理 ,没有心理护理则构不成整体护理。目前 ,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已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 ,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 ,提高护理质量 ,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如何运用护理心理学把心理护…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已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理护理模式。其中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能,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探索,以促进护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金妹 《医学文选》1995,16(3):242-243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不良的心理刺激,不仅是疾病发生的诱因,而且也是导致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的原因。因此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之后,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一个护士在护理服务中努力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处于诊查和治疗的最佳境界,对病人的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均玲 《吉林医学》2008,29(22):2080-2081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有关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在内科护理工作中,我们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患病期间心理改变加以观察,积极采取疏导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型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即整体护理模式已在我国广泛开展。以前分娩室护士、助产士传统的工作方法是机械的完成待产、接产工作,而忽视了孕产妇的整体护理。分娩虽说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讲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反应过于强烈,势必对孕妇的神经、循环及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综合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病人的护理需要。当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病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施加的心理影响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有心理护理先行的说法。实际上,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中,如调查心理资料、用护理诊断描述心理问题、制订并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等。如果不能很好地把心理护理运用到护理程序当中,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住院对于病人是一个很强的心理—社会应激,会…  相似文献   

19.
金爱军  李宗花  张冰雪 《吉林医学》2013,34(13):2617-2619
<正>随着现代医学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急剧转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由于身心疾病和身心疾病产生的复杂因素,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患者的护理要求,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必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生、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 ,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 ,已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 ,使护患心理达到相互配合的效果 ,提高护理质量 ,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护理人员从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以来 ,认真做好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 ,对病人的妊振、分娩、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 5 6 3例 ,年龄 2 4~ 31岁 ;平均 2 7.6 3岁。其中孕1产12 74例 ,孕2 产173例 ,孕2 产2 189例 ,孕3 产137例 ;经阴道分娩 387例 ,其中正常分娩 2 4 6例 ,会阴侧切 94例 ,臀位助产 4 7例 ,剖宫产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