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T1b期无淋巴结转移声门型喉癌属于早期喉癌,病变累及双侧声带,可包括前联合或后联合.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疗、内镜下治疗及手术等.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资料,对T1b期声门型喉癌各种治疗方法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声门型喉癌楔状喉中段水平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门型喉癌的原发部位大多数都在声带的前2/3处,临床上常采用垂直前侧位喉切除。我们自1993年8月开始对6例此类喉癌施行楔状喉中段水平切除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64~70岁。均为声门型鳞癌,其中高分化鳞癌2例。原发部位在右侧3例,左侧3例,声门下良好。按1987年UICC分期标准,T2N0M04例,T3N0M02例。6例喉室、假声带均有肿瘤侵犯,其中前联合、对侧声室带前1/3受侵犯。声带固定2例,其中构状软骨受侵犯而部分破坏1例,构状软骨完好1例。前联合处软骨破坏2例。1.2手术方法局麻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2例喉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的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传统的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式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探索:将双侧甲状软骨外膜内翻覆盖同侧喉内创面,将其切缘与声带、喉室面黏膜缝合,咽黏膜原位间断缝合,折叠缝合双侧带状肌充做咽喉腔前壁而关闭咽喉腔。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了发音功能及吞咽功能,拔管率为92.3%。术中无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68.3%。结论该术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部分喉癌患者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喉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早期喉癌多采用微创手术,早期喉癌患者术后由于最大可能保留了喉功能,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中晚期患者,因此早期喉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5月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48例Tis、T1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进行6个月~3年10个月的随访观察,本组复发率2.1%,2例失访,余患者均无复发,随访超过2年者22例,尚无死亡病例,整体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外科治疗声门型喉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6月—2013年4月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22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病理分级可能与喉癌预后相关的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病理分级、术后放疗、术后局部复发、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与声门型喉癌预后相关(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术后咽喉部/造瘘口复发、术后颈淋巴结复发是影响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声门型喉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75.2%。结论合理的颈部淋巴结清扫和术后放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III、IV期患者术后局部/颈淋巴结复发风险高,需要密切随访,积极的挽救性手术仍是患者复发后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支撑喉镜下钬激光手术治疗的16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16例患者钬激光术后局部复发3例,通过再次手术或钬激光治疗达到局部控制,1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拒绝手术行放射治疗,局部未控并出现肺转移,后失访。结论钬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安全,损伤少,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对于T2及累及前联合病变存在一定风险及局限性,需要配合术中取切缘行快速切片病理检查,及操作者对钬激光切割深度的掌握来减少肿瘤局部复发,术后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9.
10.
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2 laser in treatment of glottic carcin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17 cases of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laser surgery were carried out. Among these cases, Tis were 22 cases, T1a 108 cases, T1b 38 cases, T2 46 cases, T3 3 cases. 1 case being applied vocal cord excision due to failure of tumor exposure.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3 to 9 years. RESULTS: Relapse were detected in 21 out of 217 cases of 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CO2 laser surgery under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The recurrent rate was 9.7% (21/217). Recurrent ratio of T1a, T1b, T2, T3 were 5.6% (6/108), 21% (8/38), 13.0% (6/46), 1/3 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chi 2 = 6.102, P < 0.01). The recurrent rate was 21.6% of tumors offended the anterior commissure, versus 5.1%(8/157) with no involvement of anterior commissure (chi 2 = 13.64, P < 0.01). 217 cases received laser surgery as the only treatment, 201 cases were still alive. 4 failed to be followed-up(taken into dead number), 12 cases were dead. 3 year survival rate was 97.2%(211/217), 5 year survival rate was 89.4%(118/132). CONCLUSION: It was reliable to use laser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early glottic laryngeal cancer. The advantages of it included lower complication rate and vocal function was well retained.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1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问题,检索当前最佳临床证据,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1期)、美国国家指南交换中心NGC(2000-2009)、PubMed(1966-2009.12)、Embase(1980-2009.12)和CBM(1989-2009.12)数据库,收集相关证据,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医生的经验及患者的愿望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本文共纳入2篇临床指南,5篇RCT和1篇队列研究.证据结果表明,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手术和放疗具有相似的5年生存率,目前缺少理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提供证据,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哪种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综合指南推荐、文献报道、临床经验及患者具体情况,对该例早期声带癌患者推荐方案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术后加行免疫治疗.结论 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方式的选择缺少统一意见,需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合喉切除术的病理T3(pT3)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声门上喉鳞状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五年生存率为60%,总生存率为60.1%。全喉切除的T3声门上型喉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51.8%。对于部分喉切除术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72.2%。术后放疗和化疗后,边缘阴性患者与边缘阳性患者的DFS率无差异。结论 T3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放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性声门上型喉癌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应用固相pH梯度胶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不同转移潜能的声门上型喉癌组织总蛋白质,行银染色,Image master 2D软件分析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确定其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结果获得25种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可能与声门上型喉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无淋巴结转移性喉癌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20种蛋白质表达上调,5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结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型喉癌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与声门上型喉癌的淋巴结转移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声门上型喉癌的经口CO2激光手术(TSL)是经口腔径路于显微镜辅助下使用CO2激光切除肿瘤,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该术式已逐渐成为T1、T2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就TSL的发展史及手术过程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赵舒薇  张尔强 《耳鼻咽喉》1996,3(2):104-107
本项研究采用美国SAS公司提供的SAS统计软件包中LIFEREG程序,在AST386微机电子计算机上对手术治疗的614例声门上型喉癌预后进行了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以23例观察指标为自变量,对各项指标给予数字分级,用dBASEⅢ数据库输入,整数据,结果筛选5项影响预后的显著性因素,即临床分明,颈淋巴结处理,肿瘤分化程度,颈淋巴结活动度,肿瘤扩延范围。用后的显著性参数值建立LIFEREG数据模型,估计  相似文献   

16.
声门上型喉癌患者有无颈部淋巴转移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探索颈淋巴转移与淋巴管形成的关系,我们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检测声门上型喉癌中微淋已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sel density,LMVD),以期对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隐匿性转移及其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隐匿性转移规律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术前未行放疗、化疗的声门上喉鳞状细胞癌,临床N0M0病例,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2岁,平均54.8岁;按UICC(1997年)标准分期1、28例,1318例,T44例。行主病变侧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supraomohyoid neck dissecton,SOHND),将获得淋巴结逐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其转移规律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首次颈清扫术30例中有6例颈淋巴结转移癌阳性,在2~3年随访中有3例发生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计有9例颈淋巴转移,隐匿性转移率同侧为20%(6/30),对侧为10%(3/30)。颈清扫术共获淋巴结527个,平均每侧17.6个。获转移阳性淋巴结10个,其中Ⅱ区9个,Ⅲ区1个,Ⅰ区无癌转移。喉及主病变侧颈部均无复发,2年无瘤生存率86.7%(26/30)。结论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达30%,采用Ⅱ、Ⅲ区的择区性颈清扫术处理其颈淋巴结(Ⅰ区可不必作为常规清扫区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探讨影响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83年1月—1999年5月年间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452例声门型喉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比例约为10:1,年龄42—79岁之间,平均59.3岁。结果 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54%(16/452例),其中早期(T1和T2期)声门型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0.29%(1/340例),晚期(T3和T4期)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3.39%(15/112例)。所有转移淋巴结均位于肿瘤病变侧Ⅱ、Ⅲ及Ⅳ区。结论 声门型喉癌肿瘤组织对声门下、室带等处侵及率相近,肿瘤累及上述不同部位其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对于临床诊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声门型喉癌患者,不需要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经确诊的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声门型喉部鳞状细胞癌患者13例,均在全麻下行经支撑喉镜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术后无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并发症。13例患者肿瘤均切除彻底,其中1例出现前联合粘连,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未出现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基层医院如何应用自制加长电刀在支撑喉镜下对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治疗。方法自1998年3月~2009年3月我科对20例声门型喉癌采用支撑喉镜下电切术,术后随访12~144个月。结果1例术后41个月复发,后行全喉切除随访63个月未见复发,其余病人切除的声带部位最终生成的瘢痕在形状及外观上均似声带形态,发音功能显著好于我们所作的喉裂开声带部分切除。结论支撑喉镜下自制电刀切除早期声门型喉癌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器械要求简单,适用于各个基层医院应用,可达到喉裂开声带部分切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