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综合治疗(附164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蓝氧治疗与药物综合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164例下生殖道感染中细菌性阴道病(BV)90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50例,老年性阴道炎(老阴炎 )24例.在同型阴道炎组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研究组使用蓝氧治疗结合局部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细菌性阴道病97.8%,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96%,老年性阴道炎91.7%.结论 蓝氧治疗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治疗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道炎的微生物学类型及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对909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清洁度及不同类型阴道炎发病季节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妇女阴道清洁度Ⅰ~Ⅱ和Ⅲ~Ⅳ度分别为45.9%和54.1%;该区常见的阴道炎分别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构成比分别为35.4%、15.7%和48.9%.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发病季节是春季,而假丝酵母菌好发于秋冬季节,细菌性阴道炎除春季稍微低外,其他各个季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区妇女阴道清洁度异常情况发生率较高,不同季节应加强对重点类型的阴道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257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阴道细菌检出率最高,清洁度I~Ⅱ级明显低于Ⅲ、Ⅳ级;20~49岁组及〈20岁组总的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在四季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秋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而最低的是滴虫阴道炎。结论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感染病菌较重,与季节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杨慧梅  薛爱芳 《吉林医学》2013,34(16):3155-3156
目的:对妇科患者阴道炎发病相关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妇科高危疾病患者800例,根据年龄段分布将患者分为≤20岁、20~50岁、≥50岁三组,比较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结果:800例患者中检出208例阴道炎患者,检出率为26.08%,其中滴虫性阴道炎检出16例,检出率为2%,细菌性阴道炎检出38例,检出率为4.7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154例,检出率为19.33%,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50岁患者检出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为临床发病率最高的阴道炎,要做好预防,及早确诊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炎临床发病情况,来更好地对其进行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000人次妇科常见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检查假丝酵母菌孢子及菌丝、pH值,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道炎的总检出率达到26%,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占到了19.4%;细菌性阴道病占到了4.5%;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是最高的,这个病呈逐年下降趋势;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2.0%,该病呈逐年下降趋势,春季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季,秋季、夏季、冬季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阴道炎比较容易发生于生育期年龄的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比较常见的;阴道炎的发病一般与季节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我院计划生育门诊从2007年3~9月对所就诊100例妇科内诊检查者全部进行了阴道分泌物常规涂片及病原体培养.分别检测出假丝酵母菌(CA)、阴道毛滴虫(TV)、细菌性阴道病(BV)致病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人型支原体(MH)、解脲脲原体(UU)以及清洁度和pH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钭妙莺  周素文 《当代医学》2009,15(28):40-41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在我院的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0月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523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在我院门诊有异常分泌物患者中的发病率为498%,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为28.3%,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为20.2%。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和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约占微生物所致阴道炎的25.0%~30.0%[1],以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增多和易于复发为特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是在1年内VVC症状复发达到或者超过4次者.近年来由于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临床抗真菌药品种有限,而假丝酵母菌获得性耐药发展快,常出现交叉耐药,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现笔者就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清萍 《吉林医学》2011,(5):993-994
目的:观察使用臭氧仪进行阴道冲洗及护理干预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478例和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92例,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观察组242例和对照组236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采用臭氧仪进行阴道冲洗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冲洗并塞药,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观察组痊愈率为79.8%,总有效率为95.1%。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观察组痊愈率为80.6%,总有效率为97.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臭氧仪行阴道冲洗及护理干预,提高了阴道炎治疗的有效率,疗效显著,是治疗阴道炎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女性阴道炎发病情况与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中外医疗》2010,29(14):24-25
目的对常见阴道炎发病情况与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对就诊于本院的172748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检测阴道分泌物检查出3种常见阴道炎共44541例次,阴道炎的检出率为25.8%。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明高于滴虫性阴道炎。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阴道炎均好发于生育期年龄女性,发病可能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反复发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原称为霉菌性阴道炎)的原因,探讨对反复发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方法 对58例反复发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进行定期复诊,选择2种药物进行规律有效的半年巩固治疗,治疗第3月结束、治疗第6月结束时停药3-7天后复查白带10项.结果 反复发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30例(51.7%)因为发生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后用药不认真,不能彻底治疗;15例(25.9%)因为经常或长期使用抗生素;10例(17.2%)因为用各种洗剂反复阴道灌洗;3例(5.2%)因为患糖尿病.复查白带10项结果 显示,在58例反复发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81%对制霉菌素片敏感,70.7%对克霉唑栓敏感.治疗3个月、6个月结束症状体征评分都比初诊时有明显好转.治疗3个月结束时假丝酵母菌转阴率为75.9%(44/58),治疗6个月结束时假丝酵母菌转阴率为67.2%(39/58).结论 ①反复发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用药不认真,不能彻底治疗;另外经常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反复阴道灌洗和患糖尿病也是反复发作的原因.②在治疗反复发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要选择单一药物进行规律有效的半年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对我院产前检查的孕妇做白带常规筛查,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325例孕妇分为两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单次感染25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次或以上感染74例),随访并记录2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结果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孕妇较单次感染者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明显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故对妊娠期进行白带常规筛查和系统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妇产科门诊高危患者常见阴道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方法 分析了172748人次妇产科门诊高危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检查假丝酵母菌抱子及茵丝、滴虫、线索细胞、PH值、氨试验,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阴道炎的总检出率为25.8%,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最高,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为4.48%,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1.93%.结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痛是最常见的阴道炎,阴道炎均好发于生育期年龄女性,阴道炎的发病可能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已婚妇女中的分布特点,探讨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妇科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已婚妇女为对象,对其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结果 1896例标本中假丝酵母菌检出98例,占检测人数的5.17%;98例患者中13例由于慢性盆腔炎等病史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6例妊娠期、3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免疫缺陷综合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患者年龄关系为年龄越轻,患病率越低。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身体抵抗力低下,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年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状况及各年龄组阴道炎发病率分布情况.方法 将2 859例育龄妇女按年龄分为4组,即:20~岁、30~岁、40~岁和≥50岁组.对4组育龄妇女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利用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液染色阴道分泌物后显微镜镜检,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 859例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阳性率49.81%,细菌性阴道炎22.59%,以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为主,混合感染为5.95%;不同年龄组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83.99%、86.13%、76.19%及43.39%,其中20~岁组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最高,与≥5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阴道病,且20~2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据报道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近年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发展成为严重或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该病是妇科比较棘手的问题,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我院门诊采用中药复方芙蓉泡藤栓联合西药氟康唑治疗严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45例阴道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者及945例真菌培养阴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常见,占80.42%,25-35岁发病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月经期使用护垫(OR=3.457,95%CI:1.379-5.865)、抗生素应用(OR=3.279,95%CI:1.222-4.753)、1年内性伴侣数≥2个(OR=2.865,95%CI:1.467-3.456)、人工流产≥2次(OR=1.645,95%CI:0.964-3.563)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发生于性活跃期育龄妇女,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常见,非月经期使用护垫、抗生素应用、1年内性伴侣数≥2个、人工流产≥2次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假丝酵母菌阴道病(vaginal carididiasis)曾被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妇女阴道炎症之一,常合并外阴炎同时存在,也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女最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多由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此菌寄生,但菌量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当全身或阴道内菌群失调、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阴道局部组织细胞免疫力降低时,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呈菌丝相时才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9.
深圳女性生殖道HR-HPV感染与常见阴道病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深圳城区育龄妇女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与生殖道常见阴道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对深圳市城区育龄妇女1 943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问卷调查、妇科检查,收集阴道及宫颈分泌物。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检测阴道病原体。结果:深圳城区妇女HR-HPV DNA阳性381例,阳性率19.6%。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HR-HPV的感染率分别为29.4%、31.4%、15.3%,患不同阴道炎的患者感染HR-HPV的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感染HR-HPV的OR值及OR值的95%CI分别是1.697(1.330~2.164)、1.589(0.892~2.568)、0.827(0.507~1.159)。结论:深圳城区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与生殖道HR-HPV感染具有正相关性,而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HR-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阴道感染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阴道混合感染的微生态环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30例阴道炎患者的症状、体征、阴道分泌物pH值、菌群分析及评分.结果 阴道单一感染138例(60.0%),阴道混合感染92例(40.0%),其中常见的有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阴道炎54例(58.7%),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需氧菌阴道炎22例(2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