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35例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方法和技巧。结果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05.0±33.1)min,术中出血量(69.7±39.3)ml,留置导尿(14.5±1.0)d,术后住院时间(16.5±1.3)d,术后1例吻合口漏,1例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5.71%。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精细解剖前列腺尖部、注重保护尿控神经和阴茎背深静脉丛、良好吻合尿道膀胱对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泌尿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在科室进行晚期前列腺癌救治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次调查选取时间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7例。对比组采用了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去势联合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残余尿量、IPSS评分和PSA评分与试验组相比均较高,最大尿流量和QOL评分与试验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可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去势治疗方案,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实施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我院收治的56例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并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每日排尿次数、憋尿困难、尿不尽感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与临床指标数据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痛苦和进一步提高手术切除效果,对比和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对患者的意义。方法: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将86例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43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方法(开放性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的43例患者采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在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不同。结果:经过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耗时、术中输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麻醉时间、引流管去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度,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风险率低,患者痛苦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大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输尿管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尿道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结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2月接受治疗的1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全麻处理,并实施经膀胱途径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膀胱途径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最短手术时间为78 min,最长手术时间为176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27 min。最少手术出血量为88 ml,最高手术出血量为443 ml,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44 ml。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通过病理检查,确定患者分期情况,PT2a期患者3例、PT2b期患者6例、PT2c期患者1例。根据Gleason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类,其中2+2分患者4例、3+2分患者6例、3+3分患者0例。手术切缘均呈阴性。术后拔除尿管最短时间为8 d,最长时间为17 d。平均时间为12 d。住院最短时间为12 d,最长时间为26 d,平均时间为16 d。术后1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国际勃起功能指数在21分以上的8例患者中有5例恢复了性功能,恢复率约62.5%。无尿道狭窄及生化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膀胱途径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该种手术主要临床特点为手术过程中不易伤及阴茎勃起神经与控尿神经,较传统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中选取2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22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通过病理检查证实,6例为脊膜瘤,7例为神经纤维瘤,9例为神经鞘瘤。1例患者不全瘫,1例患者T12~L3椎管内巨大神经鞘瘤,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和MRI检查方法效果显著,为手术治疗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随机分组研究。试验组42例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参照组42例进行传统开放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2.86%,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3.81%(χ~2=5.49,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手术耗时短、术后康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例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MRI检查均显示均匀强化,肿瘤直径(1.27±0.31)cm,10例边界清晰,11例血流信号丰富,5例T1WI长信号和8例T2WI短信号;3例行次切手术,10例行全切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辅助治疗,随访结束时3例病情稳定,6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结论 MRI可以对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准确诊断,外科全肿瘤切除术和放化疗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预后仍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硬镜碎石术与软镜碎石术治疗,评价术后尿道狭窄发生及治疗情况。方法:2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输尿管硬镜碎石术(A组)148例和软镜碎石术(B组)108例手术,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A组25例,B组8例),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患者尿道狭窄段更长(P0.05)。患者采用了尿道扩张或内镜下冷刀切开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而B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方面,输尿管软镜组患者发生率更低,且在改善尿道狭窄病情及获得良好疗效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尿道肉阜患者使用尿道肉阜环切术联合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尿道肉阜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50例患者使用尿道外口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使用尿道肉阜环切术联合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4%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和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肉阜环切术与尿道-阴道间距延长术联合使用治疗尿道肉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镜大力钳碎石术治疗尿道膀胱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尿道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尿道膀胱结石患者接受膀胱镜大力钳碎石术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尿道膀胱结石患者在经过膀胱镜大力钳碎石术治疗后,都获得了成功,其术后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尿道膀胱结石患者在接受经膀胱镜大力钳碎石术治疗,其尿路碎石成功的击碎,由于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和安全性,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与前列腺症状改善等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前列腺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显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视频盆底肌训练教学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收治的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根据随机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练教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练教组采用微视频盆底肌训练教学联合前列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S-100吸收性止血绫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泌尿外二科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术中在盆腔淋巴结清扫创面放置S-100吸收性止血绫,对照组术中不放置任何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近年收治住院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总计50例。结合护理辅助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期间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前列腺癌患者配合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期间配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观察组采用LRP;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生化复发率和完全控尿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化复发率与完全控尿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RRP治疗效果相近,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术后切缘阳性(PS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21年7月接受腹腔镜下RP(LRP)或机器人辅助下RP(RARP)的81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前列腺病理标本的切缘状态将患者分为切缘阴性组(443例)和切缘阳性组(3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镜下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镜下手术患者11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过程中配合展开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尿道断裂患者42例。术后诊断前尿道断裂患者22例,后尿道断裂患者20例,且患者均无膀胱破裂、无腹腔内脏损伤。仅有1例患者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6例患者伴有下肢骨折。结果 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4周拔管后36例患者排尿通畅,6例患者经16个月常规行尿道扩张术,排尿正常,无尿瘘及尿失禁患者。术后8周检测患者的尿流率,37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6 ml/s,其余5例患者的最大尿流率为106个月常规行尿道扩张术,排尿正常,无尿瘘及尿失禁患者。术后8周检测患者的尿流率,37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6 ml/s,其余5例患者的最大尿流率为1016 ml/s。随访316 ml/s。随访312个月均排尿正常,无残余尿及勃起功能障碍。结论应用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断裂优点:①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效果满意;②勃起功能障碍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少;③恢复快、住院时间短;④阴茎勃起神经与血管收缩压迫可迅速减轻。由此可见,输尿管镜下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断裂为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