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识与防治措施。方法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的归属、病因、病机,以及防治原则、临床组方方法。结果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位在肺,病因病机为"湿、毒、热",目前临床的防治组方多以"扶正固表"为基础,在疾病不同阶段辨证论治,综合制订治疗方案。结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具有理论优势、经验优势和药物优势,不足之处是中药传统剂型起效慢和中药注射剂存在安全性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论治思想、因地制宜、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因素对该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为新冠肺炎治疗中药的配伍机制研究和复方中药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20年2月19日前国家及上海、浙江、广州、四川、吉林等地发布的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共52张处方,采用Aprior关联规则算法,以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为指标,分析方剂中的高频药物、配伍规律和关联规则;采用PCA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治疗时期处方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果 藿香出现频率最高(超过30%),甘草、连翘、陈皮、金银花、苍术、黄芩、茯苓、生石膏、厚朴、草果、苦杏仁、生麻黄等也超过15%。这些高频中药的相互配伍,如金银花-连翘、苦杏仁-生石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苍术-生麻黄-草果、苍术-厚朴-草果-藿香的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均很高,在新冠肺炎方防治剂中应用广泛。在新冠肺炎中医证型的不同时期,处方差异较大,PCA建模后划分成了6类,对应了6个不同的临床防治阶段,即预防/医学观察期、轻症期、中期、重症期、危重症期、恢复期,各期的组方呈现一定规律性。结论 以数据驱动方式对新冠肺炎的防治中药方剂进行对比研究,能有效反映用药配伍规律和各期处方的组方特点,可为中药配伍研究和复方中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次疫情,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中医药辨证论治以及抗病毒中药、抗炎中药、免疫调节中药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一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的应用,以期为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获取不同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基础上,提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阶段和不同人群的治疗方案,并对参考方药和参考制剂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方剂的中药进行网络分析,希望研究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迄今发表的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广中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用“COVID-19” “新冠病毒肺炎” “TCM” “中医药”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 “Lianhua Qingwen” “连花清瘟” “Huoxiang Zhengqi” “藿香正气” “Jinhua Qinggan” “金花清感”等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得所有有关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比实验方法、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率、体征消失率等指标,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得到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相关论文463篇,剔除441篇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网络药理学理论研究文献。在纳入质量分析的22篇中药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中,有随机对照研究3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1篇,病例报告2篇,无对照单臂研究5篇,对照试验4篇,回顾性研究7篇。疫情发生至今,虽然已经陆续发表了不少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文献,但多数工作不够规范,存在着部分试验没有设计对照组、样本量过低、没有设盲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结论 中药治疗新冠肺炎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设计规范的临床试验验证,产生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例如,增设对照组、增加样本量、采用盲法等,以此增加临床试验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其既保留了中医药特色,又具有西药注射剂起效快等特点,从我国第一支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剂诞生至今,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已显现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当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依法再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是从传统中药制剂中脱胎换骨演变而来的新制剂.问世60多年来克服了种种困难.总算艰辛地度过了临床试验期。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中药或其他天然药物中提取高效物质制成,功能主治用中医药术语或同时用中医药术语和相关的西医药术语联合表述的注入体内的各种无菌制剂。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颇具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是国内外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关联规则、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用药规律,为了达到早日完成抗疫战争胜利的目的,以及之后防止疫情再次反复,为中医药临床预防、治疗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2020年1月下旬,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起,搜集全国各个地区、各个中医院所提供的中医治疗方案,排除食疗方、香囊方,仅收集预防方和治疗方,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并且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所纳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及归经分类。使用Excel 2016、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本次统计总共纳入101首方剂,共计中药163味,出现频数974次。在纳入数据库的101首方剂中:出现频次≥10的中药有28种、≥15的中药有14种,频次最高的前三味药为甘草、金银花和连翘;总体来看,药物功效及分类以清热药、补虚药和解表药最为常见;性味及归经中,药性占寒性、温性和平性三种,药味以苦味、甘味及辛味最多,占总药味的96.9%,归经以归肺经、胃经和脾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9种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出5个因子,聚类分析则提取出3个聚类。结论 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常用的中药以清热药为主,且与补虚及解表药合用可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裴蕾  韩杰霞  彭红英  谭燕 《首都医药》2009,16(16):25-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年轻化.治疗本病应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加强有效方药的筛选,研制不同剂型的中药降脂制剂,证实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具有广阔的科学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把握中医药高校医学生及家属对新冠肺炎防控及中医药治疗认知情况,为防控策略的制定及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2月11-16日通过填写线上问卷方式展开调查,对成都市某中医药高校学生发放,并邀请其家属填写。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842份。调查对象对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掌握较好,平均分25.673±3.389分;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同中医药(98.0%),但对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了解情况较差,仅50.05%有所了解。得分在性别和民族的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新冠肺炎防控、中医药治疗方面知识的宣传,提升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1.
李明  龙海燕 《云南医药》2005,26(2):175-176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植物。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辩证用药及调剂、制剂的需要 ,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特色 ,既是中医根据辩证论治原则直接用于临床的处方用药 ,又是制备中成药的原材料。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治病救人的载体 ,其质量保证既是传统中药剂型发挥作用的关键 ,又是开发中药新剂型、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环节。可以这样说中药饮片是中药材和中药临床运用、中成药生产、中药综合应用的中间桥梁。一、中药及中药饮…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中药注射剂用于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治疗。本文从传统中医药理论、现代药理学研究及既往临床应用经验等角度对中药注射剂进行梳理、总结,比较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的临床辨证、应用时机和使用注意要点的差异,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以期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改剂型新药研发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明军 《中国药业》2006,15(13):65-66
目的 促进完善目前研发中药改剂型新药的审评机制,进一步提高改剂型新药的开发含金量。方法 分析国内研发中药改剂型新药的动态,评述其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建立多项复核和监测机制等对策。结果与结论 牢牢把握“效”为中医药之魂,“新”乃中医药之魄的研发原则,使中药改剂型新药发挥最佳功效,将其毒性和副作用降至最低,更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1俄罗斯先于期Ⅲ临床研究批准新冠肺炎病毒疫苗上市。俄罗斯政府已批准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疫苗上市,使其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准上市的预防治疗新冠肺炎疫苗。尽管此批准进行了公告,但由于其如此早获批疗效如何受到其他国家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效果。方法COVID-19疫情暴发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迅速深入一线,在准确辨证论治基础上,制订了中医药防治方案,研发出临床预防、治疗用中药“扶正辟邪方(新冠0号)”“清肺排毒合剂(新冠1号)”,后者因治疗效果好,获批在四川省205家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直接调剂使用;同时研发出方便生活中预防COVID-19的“芳香防疫辟秽香囊”“防疫辟秽烟熏剂”。结果截至2020年2月28日,该院共开出“新冠0号”28647剂,受益11051人。截至2月24日,四川省共9个地市州、16家医院使用“新冠1号”合剂治疗确诊患者151例,30例治愈出院,36例症状消失,59例症状改善,11例症状平稳,有效率达90.07%。截至2月28日,该院共开出“新冠1号”散装147剂,“新冠1号”合剂3384瓶。结论中医药在COVID-19的疫情防治工作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文民 《药品评价》2009,6(2):41-44
在我国,中医药用于治疗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药发展的重要贡献。在世界医药发展的竞争中,中医药无疑是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具有功效独特、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第七版方案)中,推荐临床治疗期重型、危重型患者在使用中药饮片的同时可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本文针对第七版方案中推荐的部分中药注射剂,详细分析其相关作用特点及药学监护点,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以利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进临床一线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滴丸剂在中成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海成 《淮海医药》2006,24(5):429-430
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在我国中医药科研项目中,大多数中药复方制剂具有体大量多,粗粉制药难以吸收,成分复杂、剂型不配套、缺乏速效性等缺点[1].因此,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在保持原剂型特点的基础上,与现代制剂科学相结合,开发中药新剂型,使其符合"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副反、用量小)和"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携带、保管方便)的要求.中药滴丸正是向这些方面迈进了一步.目前已上市和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品种中,多数为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等方面的用药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清开灵滴丸等.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海峡药学》2007,19(5):97-99
中药注射剂是现代中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之一.中药注射剂作为独创的新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医药的特色,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应用原则和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验方或秘方,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配制加工成具有一定剂型的药品,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易于携带的优点而倍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中药研究与生产者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和配伍组方原则,采用炮制合格的中药原料,并结合临床验证,研制出很多的新品种、新剂型,在临床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