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6例的Ⅰ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东  高泉根 《中国癌症杂志》2003,13(6):598-598,600
近年来 ,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 ,术中肠道灌洗、高效抗生素及深静脉高营养的使用 ,使I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完全梗阻已成为现实[1] 。我院 1990年 8月~ 2 0 0 2年 8月共收治 32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 ,其中 2 6例 (81 2 % )符合条件 ,行Ⅰ期切除吻合 ,效果满意。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本组Ⅰ期切除吻合术 2 6例中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86岁 ,平均 6 2 3岁。肿瘤位于结肠脾曲 2例 ,降结肠 6例 ,乙状结肠 14例 ,直肠上段 4例。完全性梗阻 2 0例 ,不完全梗阻 6例。发病前均有腹胀 ,腹部隐痛 ,时轻时重 ,全部以急性腹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08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Ⅰ期切除吻合59例,切除肿瘤、双结肠造口6例,Hartmann手术20例,单纯结肠造口18例,肠捷径手术5例.全组切口感染8例(7.4%),肺部感染6例(5.5%),术后死亡2例(1.9%).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方式应首选Ⅰ期切除吻合,对不宜Ⅰ期吻合者可采用双结肠造口或Hartmann手术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引导下肠梗阻导管减压术治疗急性左半结直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06-2010-08我院57例肠梗阻患者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电子结肠镜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4~5d,再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2例置管失败,32例获得肿瘤切除,肠管Ⅰ期吻合,1例单纯结肠造瘘。对照组20例行肿瘤切除,术中结肠灌洗Ⅰ期吻合,术后刀口感染6例,感染发生率为25%(6/24);4例行肿瘤切除,近段结肠造瘘,3个月后行Ⅱ期吻合。结论:结肠镜引导下肠梗阻导管减压术治疗急性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结肠梗阻的Ⅰ期手术处理措施。方法 对1997—2002年间46例结肠癌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Ⅰ期手术35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9例,横结肠癌切除6例,左半结肠切除20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切除、近端结肠造瘘,Ⅱ期闭瘘9例;Ⅰ期造瘘或回结肠吻合捷径手术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围手术期病死率4.3%。结论 结肠癌性梗阻I期肠切除吻合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以来有选择地对29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15例 ,女性14例 ;年龄26~80岁 ,平均年龄58岁。全部患者均有急性低位肠梗阻表现 ,梗阻时间2~5天 ,均为急诊术前无肠道准备情况下行左半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肿瘤位于结肠脾曲1例 ,降结肠6例 ,乙状结肠22例。术后病理 :腺癌27例 ,粘液癌2例。Dukes分期 ,B期22例 ,C期7例 ,远处转移2例。1 2治疗方法全部采用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 ,采用术中灌洗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外科治疗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43例中,30例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10例采用分期手术;3例行一期造瘘,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术后并发吻合口瘘2例,口感染3例.结论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条件者应选用一期切除吻合术,必须注意术中肠道灌洗和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9例结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9例结肠癌并发性结肠梗阻肿瘤Ⅰ期切除 81例 ( 68% ) ,其中Ⅰ期吻合 5 0例 ( 61 7% ) ,近期痊愈 78例 ( 96 3% ) ,死亡 3例 ( 3 7% ) ,吻合口瘘 3例 ( 6% ) ;Ⅰ期造瘘 12例 ,其中Ⅱ期切除肿瘤 5例 ( 41 8% ) ,死亡 2例 ( 16 8% ) ;永久性造瘘 16例 ,捷径术 6例 ,好转 16例 ( 72 7% ) ,死亡 6例 ( 2 7 3% )。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理想的可行的手术方式。术中肠道减压和清洁灌洗能够提高肿瘤Ⅰ期切除吻合率。围手术期的合理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 ,减少并发症 ,提高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痛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2004年10月126例65岁以上高龄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处理.[结果]12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43例,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52例,Hartmann术14例,次全结肠切除术2例.吻合口瘘2例,死亡8例.[结论]高龄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9.
防止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后吻合口瘘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瑾滢  王飞海  郑建林 《肿瘤》2001,21(5):393-393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上并不少见 ,近年其一期切除手术不断被外科医生所接受 ,但由于易出现吻合口瘘 ,故适应证仍较严格 ,我们从 1989~ 1999年一期切除此类患者13例 ,对于预防吻合口瘘的手术体会如下 :材料与分析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3例 ,年龄 6 5~ 83岁 ,均并发结肠急性梗阻。单纯性肠梗阻 12例 ,伴乙状结肠穿孔 1例 ,11例伴有内科慢性疾病。肿瘤位于脾曲 1例 ,降结肠 3例 ,乙状结肠 9例。二、临床病理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类 根据DukesB期3例 ,C期 8例 ,D期 2例。均为腺癌。结果本组病例均经保守治疗 12~ 18h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 38例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行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 2 2例 ,无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肿瘤切除近端结肠腹壁造口 12例 ,其中 4例 3个月后行造口还纳闭瘘 ;4例单纯剖腹探查的患者 ,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于围手术期。结论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癌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间66例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患者中,30例右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术,24例左半结肠伴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10例患者行Ⅰ期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关闭术,2例患者行单纯横结肠造瘘。术后有62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患者自动出院,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再次手术痊愈。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继发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明显,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伴梗阻是可行的,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左半结肠癌伴梗阻则需要根据术中的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对38例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行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22例,无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肿瘤切除近端结肠腹壁造口12例,其中4例3个月后行造口还纳闭瘘;4例单纯剖腹探查的患者,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于围手术期。结论: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结肠癌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探讨(附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肠部并发完全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以67例结肠癌并安全性脾性梗阻手术的结果为依据,从左、右半结肠的手术方式和生存率和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讨。结果:左、右半结肠癌中行I期切除吻合术,术后死亡率分别为31.25%和20%,行造瘘或捷径术的11例,出院后1~2年内相继死亡,I期切除吻合的病例生存率明显高于Ⅱ期吻合术的病例,结论:在结肠癌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时,如果有应尽可能施行Ⅰ期切除吻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学全 《肿瘤》2008,28(10)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收治且实施一期切除肠吻合的88例结肠癌致急性梗阻患者的完整的病历资料.结果:全组88例患者均行急症一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手术后切口感染7例 ,无吻合口漏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右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中,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中,结肠次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6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1998~2002年间6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62例病人中,10例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2例Ⅰ期行右半结肠及横结肠切除;4例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18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半闭远端结肠;24例Ⅰ期行左半结肠切除并结肠吻合术。围手术期死亡率1.6%(1/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3%(7/62)。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和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急性癌性结肠梗阻41例病例资料.结果 行Ⅰ期切除吻合26例,Harlmann手术4例,姑息性结肠造口5例,先行结肠造口Ⅱ期手术6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结论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左侧结肠癌伴急性梗阻 (LOCC)Ⅰ期手术处理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1994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对 2 7例LOCC病人行Ⅰ期肿瘤切除 ,术中行结肠灌洗和Ⅰ期肠吻合。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 0 0 0 % (0 /2 7) ,吻合口漏为 3 7% (1/2 7) ,伤口感染率为11% (3 /2 7) ,平均住院 15天。结论 LOCCⅠ期手术吻合方法临床可行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讨论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 15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资料。结果  15例病人 ,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 6例 ;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 2例 ;左半结肠Ⅰ期切除或横结肠Ⅰ期切除 ,近端造口 ,远端关闭 ,备Ⅱ期吻合 5例 ;直肠癌晚期仅行乙状结肠双口造瘘 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3 % ( 2 /15 )。结论 根据病人情况谨慎、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施行急诊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51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施行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在入院2 ~ 24 h内手术。术后并发吻合口瘘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CSF)2例,腹腔脓肿4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6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7.22 %,死亡11例,手术死亡率7.28 %,术后顺利出院的140例全部得到随访,统计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3 %(128/140)、34.29 %(48/140)和2.14 %(3/140)。其中根治性手术114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1 %(109/114)、40.35 %(46/114)、2.63 %(3/114)。姑息性手术37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51.35 %(19/37)、5.40 %(2/37),无一例生存5年。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手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再辅以正规的化疗及放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性梗阻6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66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治疗经验,采用I期切除吻合术42例,其中根治术30例,姑息切除12例。另有HartmannⅠ期切除结肠造口术8例,Ⅱ期闭瘘;Ⅰ期造瘘,Ⅱ期切除吻合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