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承德市七县三区52个抽样点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死亡漏报率为26.82%,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死亡昼记报告管理,减少、杜绝漏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固原县四所医院传染病报告及死亡漏报调查闫世明为掌握我县城区医院和疾病监测点居民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死亡报告漏报情况,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我们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内容与方法按照卫生部《1990年全国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和漏报调查方案...  相似文献   

3.
2004-2007年深圳市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原因,提出防止漏报对策。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和门、急诊部传染病病人进行查漏和分析。结果2004~2007年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4.41%、2.48%和2.04%,自2007年HIS系统启动后,门诊日志电子信息化管理,改进传染病疫情报告措施,传染病的漏报率明显下降,从原来的4.41%降至0.98%。结论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落实报告责任和法制观和报病意识,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实行信息化管理,是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新发慢性病登记报告可动态地反映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并及时发现和管理病人.由于慢性病具有隐匿性、反复性和病程长、反复就诊等特点,发病报告难度大,技术性较强,因而如何做好新发慢性病报告管理,防止漏报、重报,学术界一直在争议和探索.我院自2001年1月开始进行了新发慢性病报告工作,也存在有漏报和重报现象,笔者针对漏报、重报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食品卫生纳入法制化管理以来,我国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是,食物中毒事故的实际发生与报告数之间有一定差距。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食物中毒事故漏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我市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管理,保障妇幼卫生信息数据质量,充分发挥妇幼卫生信息在妇幼卫生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促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步人科学化、规范化,以降低妇幼卫生信息资料的漏报率,2006年10~11月,由市、县、乡18名妇幼信息人员,48名村医,按照漏报调查质量要求,随机抽样全市39个乡(镇)卫生院,119个行政村,对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妇幼卫生信息漏报情况调查。参照全国妇幼卫生“国统五张报表”对全市妇幼卫生信息资料漏报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婴儿死亡报告工作中,出现漏报率为17.87%,婴儿死亡漏报率为25.61%,农村出生漏报率和婴儿死亡漏报率均高于城市。婴儿死亡漏报中年龄越小,漏报越多;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城乡婴儿死亡漏报的主要死因是肺炎、意外死亡、新生儿窒息和先天畸形。本文还分析了造成漏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止漏报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两年我院传染病漏报原因,探讨防止漏报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工作记录和传染病报告登记本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共查出应报传染病1828例,漏报32例,漏报率1.75%.结论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的管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的相关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管理的能力,同时,开展前瞻性监测,是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传染病的报告工作质量,进一步全面了解我县传染病漏报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31家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市级医院漏报率最低,为2.18%;企业医院漏报率最高,为6.70%。漏报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传染病报告意识淡薄;企业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梅毒、肺结核、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漏报现象,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的迟报、漏报。方法:分析现有传统的传染病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填卡报告方法存在着中间环节多,信息失真、滞后。结论:提高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自觉性,加强医院传染病质控人员的管理力度,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管理,建立HIS与LIS、PACS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序,使医生从手工操作转为信息自动化,准确、及时报告疫情,从技术上消灭疾病报告的迟报、漏报或错报现象,将疾病漏报检查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3类,共35种。“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但是,疫情漏报却是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现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一、疫情漏报的类型:疫情漏报的类型可分为临床漏报和非临床漏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传染病漏报情况及其原因,评价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质量,掌握疫情动态,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并为制订传染病防治规划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每年每季度检查各级医院本季度中3个月的全部法定传染病病例,将查出的传染病病例与该院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以及"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核对。结果区级医院未发现漏报,乡镇医院漏报率最高,为0.53%;漏报较多的病种是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非淋。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均为区级医院最高,乡镇医院较差。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漏报现象,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泰安市孕产妇死亡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幼卫生信息数据统计工作中的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卫生工作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因此,为了更准确掌握我市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真实情况,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妇幼保健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市根据山东省妇幼信息统计报告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漏报调查工作。现将漏报有关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门诊及病房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共查出14例漏报病例,漏报率3.65%,门诊漏报较为多见,漏报较为严重的病种是淋病、梅毒。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严重问题,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传染病疫情的漏报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4个县(区)65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47.11%,村卫生所及个体诊所漏报情况最为严重,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有猩红热、百日咳、痢疾。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仍存在严直的漏报现象,应不断加强管理,从而提高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嘉峪关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和导致漏报的主要原因,为加强传染病控制、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嘉峪关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嘉峪关市各级医疗机构共上报传染病3186例,漏报47例,年平均漏报率为1.48%。漏报率最高的前3位传染病依次为:风疹(23.08%),水痘(11.48%),流行性腮腺炎(9.89%)。村卫生所和私人诊所漏报率最高。村卫生所和私人诊所疫情报告管理较差、报告及时率较低;市级医院和厂矿医院较好。结论抓好村卫生所和私人诊所传染病报告工作,是降低嘉峪关市传染病漏报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李颖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3):283-283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管理,减少漏报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流行。方法自2004年1月~10月,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日到病案室提取当日病历进行检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详细记录,每月5号与各科上报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汇总核对,确定漏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1月~10月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为20,23%,总计漏报病种9种。结论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在所难免,可以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强化管理,加大病历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院感质控员的作用.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漏报率。  相似文献   

19.
陕县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爱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21-622
目的 :为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 ,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抽样方法对医疗机构和居民进行传染病疫情调查。 结果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 3 8.81% ,居民漏报率为 60 .67% ,个体诊所最为严重 ,既不填写传染病登记本 ,也不报告疫情。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伤寒、痢疾、林病、肝炎。 结论 :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严重的漏报 ,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 ,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0.
石燕  李永盛 《医学动物防制》2011,(8):779-780,782
目的了解青海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一步提高全省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方法按照《青海省2010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的要求,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内科、儿科、住院部等登记本进行检查,并采用率或构成比的方法对样本特征及调查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4.0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个体诊所漏报率较高为40.28%,漏报较多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漏报率37.63%。结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仍存在漏报,基层医疗机构漏报尤为严重,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监督管理,提高传染病报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