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具有活血散瘀通络,接骨消肿止痛之功效,但其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观察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促进兔胫骨干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右胫骨前部中断造成宽3mm深2mm的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接骨汤组,三七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分别灌胃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煎剂、三七粉液、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骨折当天开始给药,于给药1,7,14,21,28d时测定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X射线评分及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论:接骨汤组与三七对照组、接骨汤组与生理盐水组两两相比较,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并提前出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逐渐降低(P〈0.05)。X射线片评分半定量分析显示,九仙罗汉接骨汤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三七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九仙罗汉接骨汤组的骨痂形成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果可见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具有促进其骨痂生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跌创散促进兔实验性骨折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背景:跌创散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对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同属中医"筋伤"的范畴.目的:观察跌创散对实验性骨折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兔龄为6个月左右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造成双侧桡骨中段约3 mm骨缺损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跌创散组.模型组仅给予绷带包扎,跌创散组给予跌创散外敷,每2 d更换1次包扎物,分别于造模后2,4,6周观察新西兰大耳白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浓度变化,骨痂病理组织学改变及不同时期X射线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跌创散组骨缺损填充快,骨折愈合早,前4周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浓度较高(P<0.05,P<0.01),可以促进钙盐在骨折断端的沉积,对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血管较模型组数量多且内径大,骨化中心出现早.因此,推测跌创散可能通过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的浓度变化及促进骨折区域血液循环改善等方面而促进骨痂生长,进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国内关于环磷酰胺对骨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骨质疏松的研究。目的:验证环磷酰胺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1/03在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体质量3.0-3.2kg。环磷酰胺为江苏恒瑞医药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32020857。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右侧胫骨中段造成3mm缺损,随机分成环磷酰胺、生理盐水2组,每组24只。术后第2天对环磷酰胺组动物进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次20mg/kg,生理盐水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只。注射1次坩,连续2周。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8周,行X射线摄片骨密度测试,分别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两组各随机取8只兔处死,取双侧胫骨断段行组织学检查、机械力学测试。结果:环磷酰胺组2,4,8周后从X射线以及骨密度和骨密度比率可以看出环磷酰胺抑制骨痂的形成,组织形态学也能证实骨痂形成的缺乏,血钙血磷以及碱性磷酸酶也明显降低。8周后环磷酰胺组力学测试的4项参数平均化为对侧完整胫骨参数值的百分比后比生理盐水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环磷酰胺可延迟骨折的愈合,引起软组织水肿,导致骨缺失,减少骨折愈合后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雷洛昔芬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但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雷洛昔芬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制备双侧下颌角1.5mm×10.0mm骨缺损模型,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实验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予7.5mg/(kgd)雷洛昔芬至30d,对照组不作处理。结果与结论:X射线观察造模后1周两组骨缺损区骨痂形成不明显。3周实验组缺损区模糊,对照组缺损区仍可见;4周实验组骨痂多,髓腔再通;对照组骨痂较多,髓腔未通。造模后1,3,4周实验组骨密度和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均于第4周时达到高峰;造模后3,4周实验组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雷洛昔芬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矿物沉积,同时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续断接骨汤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2月接诊的73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续断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脱氧吡啶啉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断接骨汤治疗可改善四肢骨折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减轻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雷洛昔芬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但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雷洛昔芬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制备双侧下颌角1.5mm×10.0mm骨缺损模型,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实验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予7.5mg/(kgd)雷洛昔芬至30d,对照组不作处理。结果与结论:X射线观察造模后1周两组骨缺损区骨痂形成不明显。3周实验组缺损区模糊,对照组缺损区仍可见;4周实验组骨痂多,髓腔再通;对照组骨痂较多,髓腔未通。造模后1,3,4周实验组骨密度和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均于第4周时达到高峰;造模后3,4周实验组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雷洛昔芬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矿物沉积,同时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背景:理想的骨折固定系统,在骨折早期应能达到坚强固定,后期要能防止应力遮挡作用诱发的固定骨段的骨质疏松。可降解骨科内固定材料无疑为此种骨折固定系统提供了理论可能。目的:旨在评估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由可降解聚-DL-乳酸泡沫衬垫材料和钛合金接骨板组成)对兔胫骨干中段骨折的固定效果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线锯造成兔右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的自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材料膜垫(厚1mm)和4孔钛合金Tc4接骨板制作成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固定实验组兔胫骨中段骨折,以单纯Tc4钛合金接骨板固定对照组。于第2,4,8,12周处死动物,从大体观察、X射线平片、组织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观察和评定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X射线及大体标本示术后两组对位效果佳,无移位。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同期实验组标本较对照组标本骨痂内骨小梁排列紧密、髓腔开通完全、新生骨组织改塑重建完整。生物力学结果显示8周时两组愈合骨最大抗弯曲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周时实验组愈合骨抗弯曲刚度优于对照组。提示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用于兔胫骨骨折固定效果可靠,有利于骨折段骨痂改塑重建,利于骨折愈合,用于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钢板,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在软骨内成骨及骨折愈合血管增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对比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动物为观察对象,双因素设计的验证性实验,于2005—08/2006—05在华北煤炭医学院病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共取兔双前肢桡骨48侧,制作双侧桡骨中段骨折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每组24侧。方法: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分别在骨折局部注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0.2u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0ng,术后不用外固定。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后2,4和6周取材,测定骨痂矢状径、横径及截面积;通过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测定外骨痂总面积:观察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并测定骨痂中小梁骨、软骨、纤维组织所占百分比。结果:①骨折后2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的骨痂横径及矢状径大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P〈0.05);4周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骨痂矢状径及截面积大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P〈0.01):6周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骨痂截面积大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P〈0.01)。②骨折后2周,在X射线片上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可见较多外骨痂,骨折线较模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骨折间隙较小。4周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骨折基本愈合。6周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骨折愈合。③骨折后2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组织切片小梁骨痂所占百分比大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P〈0.01);6周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小梁骨痂所占百分比大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P〈0.01)。结论:骨折时局部应用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早期骨折愈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中晚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干扰电流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干扰电流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新西兰家兔 3 2只 ,人工骨折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家兔用频率为 40 0 0Hz和 40 80Hz~ 412 0Hz两组干扰电流进行治疗 ,每天 1次 ,每次 5 0min ,术后每 10d进行常规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 ,术后 10d、40d检测血清K+ 、Na+ 、Cl-、Ca2 + 、无机磷及碱性磷酸酶 (ALP) ;对照组除不做电刺激实验外 ,其他处理均同实验组。结果 经组织学和X射线检查 ,实验组骨痂形成及成熟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15~ 2 0d。对血清生化指标检查 ,发现实验组Ca2 + 和碱性磷酸酶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干扰电流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背景:实验证实,低强度脉冲超声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早期骨质再生成熟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创新性提出低强度脉冲超声能够在兔胫骨骨延长动物模型牵拉成骨早期骨再生成熟中发挥正效效应的理论假设,并期望以超声干预与不干预进行对照比较予以验证. 方法:36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所有动物均行胫骨中段截骨,以Orthofix M103型迷你外固定架延长器固定,术后7 d以0.5 mm/12 h延长10 d,总延长长度为10 mm,超声治疗组在延长完成后以低强度脉冲超声骨折治疗仪治疗,20 min/d,1次/d,对照组不给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治疗4,8,12周后,X射线评定胫骨骨折断端愈合程度,采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计算骨痂生成率;延长区新骨作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VG染色后光镜下组织学分析,并在显微镜下测新骨占总骨痂的面积.结果与结论:3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4周后对照组仅见外骨痂连接形成骨桥,骨痂区密度低,还可见部分骨痂缺如:超声治疗组骨早期再生成熟优于对照组,表现在两断端骨痂影密度增高,数量增多,骨痂影由两端向中央生长,被密度高的骨痂取代,外骨痂已开始被吸收,骨痂充满延长区,密度增高增粗,骨折处皮质骨密度接近正常皮质骨,骨痂生成率明显提高(P<0.05),与8,12周无差异.组织学分析显示,超声治疗组治疗4,8,12周时新骨形成早于对照组,治疗4周新骨占总骨痂面积的百分比大于对照组,治疗8,12周后两组新骨占总骨痂面积的百分比无差别.提示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促进新骨形成,增加骨痂面积,在兔胫骨骨延长动物模型牵拉成骨后的骨再生成熟中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理想的骨折固定系统,在骨折早期应能达到坚强固定,后期要能防止应力遮挡作用诱发的固定骨段的骨质疏松.可降解骨科内固定材料无疑为此种骨折固定系统提供了理论可能.目的:旨在评估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由可降解聚-DL-乳酸泡沫衬垫材料和钛合金接骨板组成)对兔胫骨干中段骨折的固定效果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线锯造成兔右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用相对分子质量为 200 000的自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材料膜垫(厚1 mm)和4孔钛合金Tc4接骨板制作成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固定实验组兔胫骨中段骨折,以单纯Tc4钛合金接骨板固定对照组.于第2,4,8,12周处死动物,从大体观察、X射线平片、组织学和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观察和评定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X射线及大体标本示术后两组对位效果佳,无移位.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同期实验组标本较对照组标本骨痂内骨小梁排列紧密、髓腔开通完全、新生骨组织改塑重建完整.生物力学结果显示8周时两组愈合骨最大抗弯曲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周时实验组愈合骨抗弯曲刚度优于对照组.提示自制可变刚度接骨板系统用于兔胫骨骨折固定效果可靠,有利于骨折段骨痂改塑重建,利于骨折愈合,用于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钢板,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背景:生长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外周组织如软骨、骨及脂肪组织等,对骨折应有促愈合作用。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兔桡骨小段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1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前臂骨缺损模型,所有模型兔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造模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连续14d;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治疗组骨痂生长及细胞形态分化与钙质沉着均比对照组快;血糖治疗期间略升高,治疗结束后迅速恢复正常。说明重组人生长激素有促进骨痂生长、加快骨折愈合作用,表明该药可用于骨折及小范围骨缺损的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些观点认为捆绑带的使用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运甚至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与骨折不愈合。目的:观察3种不同束缚压力捆绑带对骨折动物模型骨痂形成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干非负重骨折动物模型,髓内固定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骨折部位加用200,150,100N束缚压力的捆绑带固定,术后2,4,6周观察骨痂形成及愈合。结果与结论:200N压力组骨折固定牢固,但骨折断端外骨痂形成受限,无骨愈合,影响断端远期稳定性。100N压力组早期骨折断端不稳定,虽不影响骨折愈合,但容易出现畸形愈合。150N压力组压力适中,骨折固定与愈合均良好。提示在保持适当束缚压力的情况下,捆绑带可以有效维持骨折部位稳定,避免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保障骨折正常愈合,对骨折部位骨膜血运无异常影响,有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新西兰白兔颧弓上制备不同的骨折骨缺损,以求得兔颧弓骨折骨缺损植骨临界值。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12在首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①新西兰大白兔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1mm骨缺损组、3mm骨缺损组、5mm骨缺损组和7mm骨缺损组4组,每组9只。在兔一侧颧弓分别制备1,3,5,7mm骨折骨缺损。②于4,8,12周通过大体解剖学、X射线片、病理学观察骨折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3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1mm骨缺损4周即骨愈合。3mm骨折骨缺损在术后8周大体观见骨折断端无动度,缺损界线模糊,X射线片显示缺损有较明显外骨痂,骨折局部骨桥连接,骨折线模糊,病理见骨折两断端间充满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出现少量淡红色骨基质,未见骨性桥接骨痂。12周大体观察见缺损完全愈合,骨密度完全一致,骨折线消失;X射线片显示骨折断端有骨痂连接;病理出现部分骨桥连接。5mm,7mm骨折骨缺损在术后4,12周内经大体观察、X射线片影像、病理检查均未见骨桥,呈现骨不连特征。结论:兔颧弓12周临界骨折骨缺损为5mm,即骨折骨缺损等于或大于5mm,则骨缺损必须植骨,否则骨不连。5mm亦可以作为颌骨临界骨折骨缺损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续筋接骨汤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85例,采取双盲法将其分成内固定组41例与联合组42例,内固定组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采取续筋接骨汤联合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实验室生化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内固定组Lysholn评分为(69. 58±6. 37)分,联合组为(69. 72±6. 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升高,其中联合组患者Lysholn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 0. 05)。联合组患者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内固定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升高,其中联合组患者BMP、IGF-1、VEGF水平高于内固定组(P 0. 05)。内固定组及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续筋接骨汤联合植骨术均可作为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其中续筋接骨汤联合植骨术在促进骨折愈合、骨密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上更有价值,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6.
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注射用骨肽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胫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B、C 3组,A组给予注射用骨肽及丹红注射液静滴,B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C组给予碳酸钙片口服.术后观察肢体肿胀程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愈合疗效.结果 术后7 d A、B组肿胀程度较C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2个月A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及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有效率(93.3%)高于B、C组(53.3%),骨不连率(3.3%)低于B、C组(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骨肽联合丹红注射液给药可减轻肢体肿胀,提高骨诱导能力,促进骨折愈合,有效预防骨不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手术造成3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中段3mm标准骨缺损,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对其骨折部位施以低强度超声治疗,对照组不加任何治疗。术后第2,4,6,8周进行X线摄片及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的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显示骨折修复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强度超声能够刺激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可望成为一种非手术治疗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口服液主要成分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BMP-2、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8个月龄长耳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60只制作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接骨续筋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余8只预留意外死亡。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动物灌等容量的蒸馏水;接骨续筋口服液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给药;对照组以云南白药灌胃给药。每组分批于术后1、2、4周各处死3只,以检测接骨续筋口服液对不同时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BMP-2、TGF-β1表达影响。结果:在家兔骨折造模后愈合中1W,2W,4W接骨续筋口服液高剂量组骨痂中BMP-2、TGF-β1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结论:接骨续筋口服液能通过提高骨折后骨痂内BMP-2、TGF-β1的表达,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背景:将各种凝胶系统作为支架材料进行骨缺损的修复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在骨修复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对准确又方便的检测方式,以明确体内成骨过程。目的:观察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在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修复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其作用进行初步探索。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10/2008-03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进行。材料:分离培养兔成骨细胞,并引入海藻酸钠-明胶凝胶中构建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方法:36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所有动物颅骨制备直径1.5cm的极限缺损。1周后实验组在缺损处植入自体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对照组植入单纯海藻酸钠-明胶凝胶,空白组不予材料修复。主要观察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llory三色染色观察观察骨组织的形成修复情况;于不同时间点抽取各组兔静脉血,统一条件下使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并做配对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高峰出现得比其他2组早,且其高峰值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修复的完成逐渐降低,到骨缺损后10周时接近正常值。术后2周,各组血钙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血磷有所降低,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8周,实验组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较其他2组钙、磷沉积高峰提前出现(P〈0.05)。组织学结果也证实了以上各时间段骨愈合情况。结论:在利用凝胶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颅骨极限骨缺损的过程中,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的阶段有所差异,可以反映体内成骨过程,并且可能在骨缺损的修复与成骨这一过程中参与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