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侧瞳孔散大严重危及伤者的生命,其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因此,提高救治水平以及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现将本科2005—2009年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救治与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科室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预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标准评价。结果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痊愈8例,致残6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手术指征明确的病例,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就预后存活和死亡进行分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存活44例,死亡1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双侧瞳孔散大、入院时GCS评分是独立的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患者在并发重型颅脑损伤时合并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可加重病情,针对独立影响预后的因素制定措施进行预防,可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开颅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处理要点.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标准,死亡6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7例,中残14例,良好18例.双侧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结论 双侧开颅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注重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去骨瓣减压20例,双侧去骨瓣减压术25例,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适应证、预后等情况。结果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预后良好率明显上升。结论大骨瓣开颅显著降低颅内压,根据术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侧或双侧大骨瓣开颅,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急诊抢救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结果 53例患者安全送入手术室或ICU病房。3例患者抢救过程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死亡。平均抢救时间28.7min,2例用时超过30min;1例脱水降颅压后出现血压下降,经积极抗休克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用时48min;1例因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用时42min。抢救成功率为91.07%。结论迅速采取措施延缓颅内高压对脑干的压迫,简化、缩短术前各项准备,为开颅手术争取条件是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60例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传统单侧颅内减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的预后效果,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预后恢复良好的发生率50.00%高于对照组23.33%(P<0.05);研究组重度残疾的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6.67%(P<0.05);两组植物生存、死亡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大骨瓣减压治疗一侧脑损伤为主继发双侧瞳孔散大的重型颅脑损伤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78例双侧瞳孔散大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9例均采用双侧大骨瓣减压;B组29例均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结果 A组49例,死亡24例,病死率49%;B组29例,死亡21例,病死率72%。结论双额去骨板减压术治疗一侧脑损伤为主继发双侧瞳孔散大的重型颅脑损伤,是可行的、积极有效措施,减压更充分,颅内压降低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瞳孔散大患者抢救及预后判断。方法对32例颅脑损伤合并瞳孔散大患者的病理分类、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双侧瞳孔散大7例。其中手术治疗3例,存活2例,死亡1例;无手术指征保守治疗4例,存活2例、死亡2例。单侧瞳孔散大25例。其中来院后迅速发展为双瞳孔散大4例,均手术治疗,存活3例,死亡1例;另外21例中手术治疗17例,存活15例,死亡2例。无手术指征保守治疗4例,存活1例,死亡3例。结论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依次为:①原发伤的程度。②手术的及时与否。③年龄及并发症。认为所有手术适应症患者都应果断进行手术,手术愈早,预后愈好;静脉滴注甘露醇后散大瞳孔回缩者比无变化者预后好;瞳孔散大合并单纯硬膜外血肿者比合并脑挫裂伤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术患者为观察组,42例重型颅脑损伤采用传统单侧开颅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硬膜外血肿合并单瞳孔散大31例,占同型颅内血肿的31%左右。现将影响其预后因素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客观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致双侧瞳孔散大的治疗效果. 方法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时减压组(治疗组)30例,常规减压对照组30例.同时减压组手术人员分为2组,同时行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骨瓣大小≥12 cm×15 cm).常规减压组,即行常规的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同时减压组存活20例(66.7%),死亡10例(33.3%);常规减压组存活8例(2 6.7%),死亡22例(73.3%).结论 双额、颞、顶同时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冠状开颅双侧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冠状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的6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5例:3例死于并发症,2例死于原发伤,根据GCS分级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恢复良好45例(67.2%),好转11例(16.4%),致残6例(9.0%),死亡5例(7.5%).结论 冠状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是抢救伤员,减少患者致残、致死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徐万所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33-233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临床资料,通过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后格拉斯格预后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双侧开颅手术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和实验组(4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双侧开颅手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10.87%vs 30.23%),临床疗效良好率明显高于参照组(52.17%vs 23.26%),病死率明显低于参照组(2.17%vs 9.3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开颅手术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瞳孔散大与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宜  陈军  陈覃  吴海滨  江伟 《河北医药》2003,25(11):865-865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是颅脑损伤的高危群体 ,形成双侧瞳孔散大后病死率极高 ,且时间愈长预后愈差。作者将 1995年至 2 0 0 2年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患者 110例 ,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患者 110例 ,男 85例 ,女 2 5例 ;年龄 6~ 63岁 ;坠落伤 3 5例 ,车祸伤 62例 ,锐器伤13例。临床表现 :GCS评分均在 8分以下。单侧肢体病理征阳性 63例 ,双侧肢体病理征阳性 9例 ,未引出病理征 3 8例。头颅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 ,硬膜外血肿 61例 ,硬膜下血肿 3 5例 ,脑挫伤 14例 ,其中继发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6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治疗前后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汪志刚  游晓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61-2762
我科自1998~2006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71例,约占同期颅脑损伤患者的12.1%,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男54例,女17例。年龄5~81岁,平均年龄44.8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鼻饲肠内营养液,并做好专科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利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