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不同瓣膜钙化后血清胱抑素(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及血清指标与患者瓣膜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诊治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55例,患者确诊后随访36个月,随访结束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瓣膜钙化发生情况,并分为无钙化组、主动脉瓣钙化组、二尖瓣钙化组、合并钙化组,分别在入院时、随访结束时比较各组血清Cys-C、Hcy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瓣膜钙化的关系。结果不同瓣膜钙化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血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随访结束时,各钙化组较无钙化组血清Cys-C、Hcy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合并钙化组显著高于其他两单纯钙化组(P<0.05),两单纯钙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Hcy水平变化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钙化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后血清Cys-C、Hcy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会增加瓣膜钙化风险,老年人群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确诊后,可动态监测血清Cys-C、Hcy水平变化情况,以预测瓣膜钙化风险,及早做出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纤维蛋白原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方法经胸超声检测25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病人的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纤维蛋白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瓣膜钙化的关系.结果瓣膜钙化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高.瓣膜钙化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0.05),老年前期尤为明显(P<0.01).纤维蛋白原、年龄、吸烟史是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心脏瓣膜退行性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住院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CAVD)患者343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相匹配,同时心脏超声提示无主动脉瓣膜钙化的患者34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血钙(Ca)、血磷(P)、血浆脂蛋白a[Lp(a)],将病例组分为硬化组和狭窄组,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同CAVD的关系。结果①病例组血浆脂蛋白a、高血压病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饮酒史、HDL-L、TC、TG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蛋白与CAV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高血压病史存在相关性(P0.05),其他血脂TC、TG、LDL-C等未发现相关性;③硬化组与狭窄组脂蛋白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组与狭窄组TC、TG、HDL-C、LDL-C等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脂蛋白a、高血压是CA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对 5 5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并与 3 0例年龄匹配的非瓣膜钙化者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颈动脉IMT与粥样斑块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瓣膜钙化组 (P <0 0 1)。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与心脏瓣膜钙化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结论  心脏瓣膜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易患因素相似。提示心脏瓣膜钙化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具有相似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关系。方法:收集364例纳入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标本,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瓣膜钙化组及正常对照组,并根据钙化病变所累及瓣膜情况分为不同的亚组:单纯主动脉瓣钙化(AVC)、单纯二尖瓣钙化(MVC)、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联合病变(AVC+MVC)。检测所有患者血清Lp-PLA2、LP(a)水平,研究两种炎性因子与SDHVD的相关性。结果:心脏瓣膜钙化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瓣(68.8%),明显高于单纯二尖瓣和联合瓣膜病变(P0.05),且瓣膜钙化组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瓣膜钙化组患者血清Lp-PLA2、LP(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症反应参与SDHVD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Lp-PLA2、LP(a)水平检测为SDHVD的早期诊断和药物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258例老年(年龄≥60岁)住院患者超声心动图松果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观察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 258例老年患者中有122例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检出率47.3%。发生部位以主动脉瓣最为多见(90例,73.8%),65例发生关闭不全。60~69岁组检出32例(29.9%),70~79岁组检出44例(51.2%),80岁以上组检出46例(70.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瓣膜钙化组合并高血压(45.9%)、高胆固醇血症(34.4%)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瓣膜无钙化组(18.4%和11.8%,均为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与增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相关的瓣膜退行性变,超声心动图是检出该病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翠英  李敏  李虹伟 《心脏杂志》2011,23(5):655-657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SDHVD和68例无心脏瓣膜钙化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超声心电图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因素组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存在组间差异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在两组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HVD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结论: 年龄、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是SDHV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显像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于滨州市中医医院接受心超声心动图检查的500例老年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20例(65~70岁26例、71~80岁50例、81~90岁44例),非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体检者380例。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显像特征及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65~70岁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71~80岁组与81~90岁组(P<0.05)。81~90岁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单纯主动脉瓣发病人数占比明显高于65~70岁组、71~80岁组,而主动脉瓣+二尖瓣发病人数占比明显低于65~70岁组、71~80岁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及高脂血症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酗酒、患有高血压、脑卒中及高脂血症均为影响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多见主动脉瓣病变,且年龄,吸烟,酗酒,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及高脂血症均可能导致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生,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老年MHD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根据有无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分为钙化组(27例)和无钙化组(48例)。记录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肾功能、钙磷代谢指标、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营养指标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75例患者中27例存在心脏瓣膜钙化。钙化组的平均年龄、透析龄、血磷(P)、钙磷乘积(Ca×P)、i PTH、NT-pro BNP、hs 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钙化组(P0.01)。但血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无钙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透析龄、血P、i PTH、NT-pro BNP、hs CRP是老年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P0.05),血ALB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在MHD患者,特别是老年、长透析龄患者群中,血P、i PTH、NT-pro BNP、hs CRP是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ALB是保护性因素。通过监测以上指标,可为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提供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性心脏瓣膜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钙化,从而使瓣膜和其支架功能异常。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595年12月三年间经心脏彩色多普勒检出本病的368例瓣膜钙化情况与临床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影响。方法对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与200例老年非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队列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瓣膜的结构与功能。结果骨质疏松组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比非骨质疏松组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可能是导致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原因之一,是加重心脏瓣膜结构损害与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与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性心脏瓣膜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结统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钙化,从而使瓣膜和其支架功能异常。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三年间经心脏彩色多普勒检出本病的368例瓣膜钙化情况与临床作一分析。1.材料来源对象选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的60岁以上患者1364例,均排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心病,梅毒性心脏病等其他引起瓣膜损害的疾病,共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68例,其中男性318例,女性50例,年龄60~98岁,平均年龄74.5岁。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钙化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关系。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患者分为主动脉瓣钙化组、二尖瓣钙化组、联合瓣膜钙化组(即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均有钙化)和无瓣膜钙化组(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主动脉瓣钙化组、二尖瓣钙化组、联合瓣膜钙化组IGF-1值分别为(281.72±71.35)pg/ml、(261.46±64.74)pg/ml、(267.84±65.1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37.20±43.2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钙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水平与患者血清TC、TG、LDL及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IGF-1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清中呈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分析影响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四川省15家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的老年MHD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腹部侧位X线片,骨盆X线片及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心血管钙化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腹主动脉、髂股动脉或心脏瓣膜钙化分为钙化与非钙化组,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9例老年MHD患者,男性41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8.61±6.72)岁,透析龄平均(61.95±44.83)个月,糖尿病肾病占老年MHD患者原发病因首位(25.3%);②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高达81.0%;钙化组(n=64)年龄、脉压差、矫正钙高于无钙化组(n=15)(P0.05), HGB、TC水平低于无钙化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HGB和TC是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磷是老年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的心血管钙化发生率高达81.0%;高钙、高磷、低HGB和低TC是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改善上述指标,可能会降低老年MHD患者心血管钙化发生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心脏瓣膜钙化情况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围绝经期女性患者106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心脏瓣膜情况,参照钙化性心脏瓣膜病(SCVD)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CVD组(n=52)和非SCVD组(n=54),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对股骨胫、腰椎及全髋关节的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心脏瓣膜钙化与骨密度(BMD)的关系。结果:SCVD组髋关节BMD、T值低于非SCVD组,最低T值高于非SC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股骨颈、腰椎BMD、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围绝经期女性SCVD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BMD、最低T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心脏瓣膜钙化与BMD有关,推测低BMD可能是围绝经期女性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改善,退行性瓣膜病已取代风湿性瓣膜病成为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病因。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是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之一。血脂异常导致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蛋白a[Lp(a)]水平异常与CAVD发病高度相关,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LDL和Lp(a)可通过引起瓣膜细胞发生异常骨化,在瓣膜受损部位发生脂质沉积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最终导致主动脉瓣发生钙化,引起疾病发生。然而,临床水平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并不能够延缓CAV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瓣膜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性瓣膜病主要是指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或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钙化等,从而导致瓣膜或支架的功能异常。本病是老年人常见心脏瓣膜病,也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和摔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发病率近年,随着心血管疾病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探寻提高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围术期冠状动脉(冠脉)造影选择性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7-06我院173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冠脉造影(CAG)检查。按是否同期诊断冠脉病变分为冠脉病变组和无冠脉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CAG结果显示,39例合并冠心病,发生率为22.5%,其中24例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统计分析表明冠脉病变发生与心脏瓣膜疾病类型之间无明显关联(χ~2=4.045,P=0.132);而年龄≥55岁(OR=4.779,P=0.001)、有典型胸痛症状(OR=102.218,P=0.001)、合并糖尿病(OR=7.436,P=0.016)则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年龄≥55岁、有典型胸痛和合并糖尿病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行CAG检查具有明确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calcified valvular heart disease,CVHD),通常称为老年性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人特有的退行性的心脏瓣膜病,应与风湿性瓣膜病伴发钙化相区分。该病的病理变化为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增厚及钙化,从而引起瓣膜及其支撑结构的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与骨质疏松及钙调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钙化与骨质疏松及钙调激素的关系 ,探讨心脏瓣膜钙化的病因。方法 老年期骨质疏松病人 1 1 0例 ,年龄 60~88岁。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瓣膜钙化情况 ,根据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分为瓣膜钙化组 (n=60 )和瓣膜正常组 (n=50 ) ,两组病人均做双能 X线(DEXA)骨密度测量 ,并观察两组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 (PTH)、降钙素 (CT)、骨钙素 (BGP)的水平。结果 年龄与骨 T值、年龄与瓣膜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检验 ,P值分别为 0 .0 4和 0 .0 2 6,有显著相关性。瓣膜正常组和瓣膜钙化组之间的骨 T值、骨密度 (BMP)、BGP和 PTH均有显著性差异 ,CT、钙、磷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与骨质疏松有明显的伴随关系 ,PTH在异位钙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