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段尿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入我院就诊的717例尿路感染患者,取患者的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以及研究分析药敏实验结果。结果717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细菌培养得出致病菌23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7株,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占62.02%;革兰阳性球菌50株,其中以肠球菌较为多见,占21.09%;真菌39株,占16.46%。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均较低,对青霉素类及一代、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均较高,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也有增高趋势;革兰氏阳性球菌对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耐药性性均较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均较高。结论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说明,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肠球菌;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得知,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能很好地避免抗生素滥用现象,同时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欧阳彬  钟永根 《医学信息》2010,23(3):629-630
目的了解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为系统、规范地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8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致病细菌,并用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49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05株,占总分离株的70.40%,是最主要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38株,占总分离株的20.50%,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关键是在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1996年和2003年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帮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别对1996年和2003年我院细菌学证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和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 1996年共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136例,其中大肠埃希氏菌44.1%和铜绿假单胞菌18.4%最为常见.2003年共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201例,其中亦以大肠埃希氏菌37.8%和铜绿假单胞17.5%最为常见.而药敏结果则显示常用的7种抗生素中,2003年比1996年的敏感率均下降.结论近年来,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了病原菌耐药率上升.  相似文献   

4.
78例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院近4年重型肝炎患者胆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养分离的95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0%,其中以大肠埃希菌(26.3%)和肺炎克雷伯菌(23.7%)为主;革兰氏阳性菌占35.8%,以肠球菌(26.5%)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5%)为主;真菌占24.2%,以白色念珠菌(39.1%)和热带念珠菌(39.1%)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97.1%),其次为阿米卡星(86.1%);革兰氏阳性菌时替考拉宁敏感率最高(97.1%),其次为万古霉素(95.1%);真菌对二性霉素敏感率最高(100~6),其次为氟康唑(95.7%).结论 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病原体仍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但革兰氏阳性菌、真菌也占有较大比例.根据胆汁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素是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引起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谱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依据。方法: 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利用VITEK2 Compact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谱特征。结果: 121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患者93例(76.8%),革兰阴性细菌28例(23.2%),其中分离率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例,23.9%)、溶血性葡萄球菌(23例,19.0%)和表皮葡萄球菌(18例,14.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种主要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和环丙沙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7.1%~78.4%),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4.5% ~69.7%)。结论: 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6年和2003年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及药敏分析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我院 1996年和 2 0 0 3年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 ,帮助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分别对 1996年和 2 0 0 3年我院细菌学证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和 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进行了分析 .结果  1996年共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 136例 ,其中大肠埃希氏菌 4 4 .1%和铜绿假单胞菌 18.4 %最为常见 .2 0 0 3年共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 2 0 1例 ,其中亦以大肠埃希氏菌 37.8%和铜绿假单胞 17.5 %最为常见 .而药敏结果则显示常用的 7种抗生素中 ,2 0 0 3年比 1996年的敏感率均下降 .结论 近年来 ,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使用 ,造成了病原菌耐药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外科手术后创口分泌物及脓液送检标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92例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创口分泌物和脓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占59.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占33.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占7.1%,主要为白色念珠菌。药敏结果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以苯唑西林敏感性实验作为标准,耐药率为48.3%,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略高,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生素都较敏感。结论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细菌耐药情况仍然比较严峻,合理的术前准备工作和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尤为重要,应尽量减少或避免经验用药,同时应当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杜绝滥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心血培养阳性的死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致病菌的性质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死亡病例进行双份心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心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行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心血培养阳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最多见,其次为铜绿假单孢菌及克雷伯氏菌等,药敏结果显示氟哌酸最敏感,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类药物、对青霉素G及氨苄青霉素均耐药。结论 加强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加强支持疗法等,有利于避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的189例重症AECOPD患者合格痰标本及防污染毛刷刷取的气管内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47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达64.6%,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1.8%。真菌占13.6%,以白念珠菌检出率最高。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重症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现象明显,二重感染逐年增加,且占有较大比重。临床AECOPD患者选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减少不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与二重感染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了解RICU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我们收集了1993年8月~12月我所RICU患者的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149株, 测定其中10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的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49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0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3株,位于首位.药敏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氟哌酸、泰能、丁胺卡那的敏感率分别是91%、82%、82%.结论 R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对环丙氟哌酸的敏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广州,武汉,杭州三家条件相似医院,在同一时期内呼吸系统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状况。共收集菌株广州、武汉、杭州分别是47、46和4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别占61.7%、87.6%和91.7%。假单胞菌和啼炎杆菌为各地常见致病菌。其它致病菌各地差异较大,比较典型的有流感杆菌、肠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广州以链球菌属为主,武汉和杭州则以葡萄球菌属为主。用改良K—B法进行药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了解RICU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 .方法 我们收集了 1993年 8月~ 12月我所RICU患者的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 149株 ,测定其中 10 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的 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149株病原菌中 ,革兰氏阴性杆菌 10 2株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2 3株 ,位于首位 .药敏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氟哌酸、泰能、丁胺卡那的敏感率分别是 91%、82 %、82 % .结论 R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 ,对环丙氟哌酸的敏感率最高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患者79例,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及培养,并对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7.64%,革兰氏阳性菌10.11%,真菌2.25%。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4.72%)、肺炎克雷伯菌(19.10%)、铜绿假单胞菌(17.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8.99%)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结论 H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同时也应注意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分离的5种临床最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送检标本和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及调整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临床送检标本资料,所有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培养、分离,经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VITEK-2compact)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细菌培养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常见菌的检出率在儿科系列病房均超过30%;在导管和支气管冲洗液等检出率平均达27.66%以上。常见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达14.9%,但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病原菌检出率高,儿科系列病房应重视病原菌检测;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常见。及时掌握病原菌及耐药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高程凤  孙蕊 《医学信息》2018,(17):116-118
目的 研究新生儿败血症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围产儿科住院的共111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所采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共检出菌株11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3株(91.15%),革兰氏阴性菌10株(8.85%),真菌检出(0%)。革兰氏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58株、溶血性葡萄球菌12株、人葡萄球菌9株、沃氏葡萄球菌3株)、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为82株(72.57%)、10株(8.85%)、7株(6.19%);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7株(6.19%)。革兰氏阳性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其对青霉素、红霉素及苯唑西林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00%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结论 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泌尿外科住院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7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泌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院54.2%~69.3%;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院36.9%~46.3%;2011~2013年泌尿外科及全院大肠埃希菌大多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对青霉素类、头孢一代耐药率较高,产ESBLs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结论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且细菌耐药严重,特别是产ESBLs株耐药更为严重,应当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刘岩 《医学信息》2010,23(15):2858-2860
目的探讨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种类及耐药情况、敏感药物,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常规方法对2007-2009年送检2651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51例患者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812株,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二者占半数以上,为主要致病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大肠埃希菌占78.16%,反映出大多数菌株为耐药菌株的临床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100%耐药,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万古霉素等较敏感。结论常见外科住院患者易感染细菌仍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普通抗生素已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医院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及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从老年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PI细菌鉴定试条鉴定到种);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产mpC酶;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按CLSI/NCCLS标准判读。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每年均有上升,在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且产AmpC酶菌株每年也有上升;标本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老年康复科、消化内科;感染部位及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的痰、分泌物及其他体液;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该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呈多药耐药,总体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敏感度最高的是碳青酶烯类,但敏感性呈下降趋势。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特别是对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病人。该菌耐药性广,且每年随着产AmpC酶菌株的不断检出,该菌的耐药率不断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并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监测,控制不动杆菌属在医院内播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种类及耐药情况、敏感药物,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2007-2009年送检2651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鏊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51例患者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812株,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二者占半敷以上,为主要致病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大肠埃希菌占78.16%,反映出大多数菌株为耐药菌株的临床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100%耐药,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万古霉素等较敏感.结论 常见外科住院患者易感染细菌仍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普通抗生素已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李淼 《医学信息》2009,22(5):434-435
目的分析我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的致病菌株294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药敏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是引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53.7%,其次为肠球菌占16.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6.1%和23.5%,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肠球菌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菌株(HLGR)检出率分别为68.8%和77.1%,它们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非MRSE、非HLGR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检测产ESBLs、MRSE和HLGR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