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彩红  陆英群 《口腔医学》2009,29(10):558-559
目的总结唇腭裂患儿术前检查与准备、护患沟通与科普宣传、手术方式、手术治疗与护理工作经验。方法4个月内收治唇腭裂患儿101例,其中唇裂51例,腭裂50例。经术前准备后均行手术整复。术后精心护理,予常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Ⅰ期愈合出院。结论唇裂患儿创口愈合好,腭裂患儿语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家长均感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唇裂患儿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方法 本研究包括94例3个月至3岁的唇裂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围手术期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给予预防性抗生素输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补液.观察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切口愈合情况及血常规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对比,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切口愈合情况及各项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唇裂患儿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3.
出生后24小时内新生儿唇裂修复术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4h内新生儿唇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通过15例施术的实践,制订手术适应症,护理常规,进行围手术期新生儿全身情况监护,评估,麻醉选择,手术效果评价等。结果:15例围手术期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与正常新生儿无明显差异,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24h内新生儿唇裂修复术是安全的,麻醉选择成功,护理常规简明、适用,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SpO2评估低龄唇裂患儿整复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SpO2 评估 3~ 6月先天性唇裂患儿唇裂整复术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先天性唇裂择期整复术患儿 80例 ,按年龄分为 2组 :Ⅰ组 :3~ 6月。Ⅱ组 :>6月 ,对比观察二组唇裂整复术患儿围麻醉期SpO2 (脉搏血氧饱和度 )的变化 ,从而估算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Ⅰ组和Ⅱ组SpO2 的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3~ 6月先天性唇裂患儿接受唇裂整复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唇裂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唇裂修复术的可行性。方法:48例先灭性新生儿唇裂患儿为治疗组,60例6个月以上婴幼儿唇裂患儿为对照组,行先天性唇裂修复术。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儿均无麻醉意外,手术顺利,2~11a随访上唇部疤痕明显小于对照组,上唇外型与婴幼儿时手术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生儿唇裂修复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1066例唇裂病人术前及术后护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710032)王萍陈群叶冉冬菊唇裂手术后的效果与手术医生的技术及设计有直接关系,但也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唇裂伤口暴露,位于口鼻之间,如术后护理不周,就会引起伤口感染,甚至裂开,从而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侧完全性唇裂I期修复术同期矫正鼻畸形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5l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采用Millard I或Ⅱ式手术方法修复唇裂,同期对其鼻畸形进行初步矫正,包括:恢复患侧鼻翼脚的水平高度,使之与健侧对称;重建患侧鼻底形态;延长患侧的鼻小柱长度;恢复患侧鼻嵴和鼻孔大小;鼻外形均得到改善。结果所有患儿均随访36~48个月,患侧鼻翼外侧脚上提内移,鼻小柱变长。所有患儿均未明昆增加术后瘢痕,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患侧鼻翼发育障碍所致畸形加重。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均伴有较严晕的鼻畸形,在I期唇裂修复术同期矫正鼻畸形可以在不增加附加切口的情况下,获得更佳的畸形矫正疗效,患儿术后鼻部的美观和对称性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对患侧鼻部的发育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唇裂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唇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患儿年龄小,机体调节能力不完善,应激反应能力弱,修复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总结近20年来,1200余例唇裂修复手术病例中有50例在围手术期发生各种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Noordhoff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分析与常规方法的不同设计,提出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随机选择用Noordhoff法修复52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患儿的手术效果分析,提出Noordhoff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手术方法的特点,阐明手术设计的思想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52例中除其中1例因切口摔倒而裂开重新缝合外,余51例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儿术后鼻、唇弓及红唇形态近期效果满意。结论:Noordhoff法手术方法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唇的软组织,避免了鼻翼外侧的切口,鼻唇畸形同期整复使单侧不完全性唇裂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时唇裂修复同期硬腭裂隙封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47例年龄为3·0~7·5月龄的单侧唇腭裂患儿在唇裂修复同期行硬腭裂隙封闭,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创口愈合及腭部裂隙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与单纯唇裂修复术相比平均延长13 min , 术中出血平均增加5 ml,术后恢复好,无创口感染及裂开。至患儿9~18月龄二期手术时腭部裂隙比行单纯唇裂修复术平均小0·28 cm,使二期手术时软腭后退充分,腭咽闭合良好。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唇裂修复同期行硬腭裂隙封闭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与原因分析(附300例报告)王一霖,梁河清,彭品祥唇裂手术是一个要求高、难度大的整形手术,而第一次手术,由于患儿年幼及其它种种原因,给术后带来许多畸形,要求二次修复。据我院不完全统计。1983年9月~1991年9月共收治单侧唇裂术后畸...  相似文献   

12.
吴滨 《口腔医学研究》2008,24(2):180-181
目的:评价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整复唇裂的临床效果,提出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的微创概念.方法:在2.0~3.0X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对165例3个月至6岁唇裂患儿进行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手术,术后1年观察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例数151例,随访率91.5%;2例因患儿术后唇部瘢痕较明显、2例红唇出现复裂,其余患者整复效果理想或整复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唇裂整复手术中的微创理念非常重要,显微外科技术整复唇裂能达到更为精细的手术整复和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Millard法分期修复双侧先天性唇裂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2008年尝试用分期手术治疗双侧先天性唇裂12例。以典型Millard法修补一侧裂隙,将双侧唇裂改变成单侧唇裂,4~6个月后再以同样方法修补另一侧裂隙,完成手术治疗。结果:12例患儿均分两期顺利完成手术,伤口一期愈合。由于完全保留了前唇下方唇红组织,术后能形成自然唇珠形态,同时避免了“方块”形人中,从而使修复后的外形更加美观。对于双侧混合性唇裂,分期手术的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法。结论:分期修复的方法发挥了Millard法的优势,修复效果良好,尤其适合于治疗双侧混合性唇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唇腭裂同期整复术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31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腭裂整复术,并同期行唇裂整复术。单侧唇裂整复采用旋转推进法,双侧唇裂整复采用原长法,腭裂整复采用兰氏法。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3h12min,伤口I期愈合,无术后无并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2岁以上唇腭裂患者进行同期整复术是完全可行的,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唇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早期修复能尽早恢复外形 ,限制上颌骨及牙齿的异常发育 ,减少牙畸形 ,完成吸吮 ,语言功能 ,给患儿家人心理上以安慰。但早到何时 ,各家观点不一 ,多数学者以出生后 3~6个月为佳。早期手术有其难点 ,如患儿全身状况不易控制 ,全麻危险性大 ,术后护理不易合作 ,唇组织少且解剖标志不明显等。作者自 1 997年始 ,对 6例新生儿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 ,效果好 ,进行总结如下。2 临床资料2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6例 ,男 2例 ,女 4例。年龄为出生后 2 1小时到 1 8天 ,平均 1 0 .5天。临床类型中 , °唇裂 2例 …  相似文献   

16.
双侧唇裂二期手术临床报告李寿昌先天性双侧唇裂具有前唇短小,前颌骨前突、软组织缺损等畸形特点,其手术修复目前仍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术后上唇紧张、无正常的唇弓弧度及游离缘的凹陷畸形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双侧唇裂的两期手术修复法(twostageclos...  相似文献   

17.
唇裂患者在进行I期手术后,常留下较严重的继发性畸型,其整复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20例单侧唇例Ⅱ期功能性整复手术矫治继发性畸形,探讨该类患者整复治疗的特点。结果提示为获得更理想的容貌改善,应对唇裂术后的患者进行Ⅱ期功能性整复。  相似文献   

18.
唇裂Ⅱ期畸形患者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唇裂Ⅱ期畸形患者的个性特征。方法 调查 13~ 3 6岁的 94例唇裂Ⅱ期畸形患者 ,并设 62例对照组 ,两组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个性调查。结果 EPQ量表 (T分 )两组总体情况相比较唇裂Ⅱ期畸形组的异常例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各项量表 (T分 )及多项量表 (T分 )也显示唇裂Ⅱ期畸形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结论 唇裂Ⅱ期畸形患者的个性不良与唇裂畸形有关 ,因此在唇裂Ⅱ期畸形的整复过程中 ,必须注意患者的个性状态 ,并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防治不良个性影响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 ,对49例单侧唇裂患几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前鼻孔成形术.术后7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20.
唇粘连术是在婴儿早期对唇腭裂患儿施行的一种唇部手术。唇部的早期封闭可有效地限制鼻、牙槽突及上颌骨的畸形发育,使严重复杂的完全唇裂变为“不全唇裂”,给唇裂修复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