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治疗,比较2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国华 《河北医药》2010,32(15):1995-199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1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共治疗24周。观察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胰岛素(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观察3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FBG、2hBG、FINS、HbA1c、TC及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BG、2hBG、BMI较单用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显著下降(P〈0.05),FINS较二甲双胍组显著下降(P〈0.05);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HOMA-IAI升高程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较二者单用疗效好,可作为理想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
卢乐 《海峡药学》2012,24(4):150-152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两组FBG、2hPG、HbA1c、BMI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156例,根据门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每天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7.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FBG、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服用瑞格列奈0.5~2mg,每天3次;二甲双胍0.25~0.5mg,每天3次,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FBG、2h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周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317-3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二甲双胍和预混人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单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6月后观察2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2hPG、HbA1c达标率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预混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使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达标率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在FBG、2hPBG及HbA1c、血脂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二甲双胍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2型糖尿病药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治疗组患者2hPG、FB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贺  王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25-22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百泌达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百泌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体质量指数、FBG、2hPBG及HbA1c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在FBG、2hPBG及HbA1c、血脂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百泌达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二甲双胍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50例,分别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周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组治疗后血糖、血脂改善情况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小。结论罗格列酮治疗T2DM的短期疗效确切且安全,可以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能够持久而稳定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0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及对照组(60例)采用二甲双胍加安慰剂治疗,半年后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半年后,治疗组在FBG、2hPG、HbA1c及BMI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于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渴丸辅助治疗口服西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口服西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奇特进行治疗,80m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渴丸进行治疗,5~10粒/次,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及12周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治疗后8周、12周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胰岛素(2hINS)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及12周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12周的FBG、2hPG、HbA1c、FINS及2hIN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丸辅助治疗口服西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更为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FPG、2hPG和HbA1c。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PG、2hPG和HbA1c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个月的导入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每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1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37%,与对照组的18.75%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FBG、HbA1c、2hPG水平,改善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虹  景素芬  潘华 《上海医药》2014,(10):46-48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社区内2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35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管理,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干预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仅F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观察组干预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值得在社区内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β2-微球蛋白,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卡波糖胶囊,检测并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β2-MG、血糖指标(包括HbA1c、FBG、2 hPG)、血脂指标(包括TG、TC、HDL-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6,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率低,可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7.
高雅  潘天荣 《安徽医药》2017,38(9):1133-1135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安徽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符合入选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被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等。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6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FPG、餐后 2 hPG与HbA1c明显降低,HOMA-IR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6周后观察组BMI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BMI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沙格列汀不增加体质量且不良反应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同时加用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po qd。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hPG、HbA1c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性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