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孝感市成年人群肾脏损害现状及尿酸水平,探讨尿酸水平与血尿、蛋白尿和肾脏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6月来孝感市中心医院体检的成年人群血生化、尿常规指标进行横断面分析,描述肾功能各项指标及血尿、蛋白尿和肾脏功能减退在该人群的检出率,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尿酸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高尿酸血症与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间的关系。 结果 该人群总体尿酸水平为(347.57±99.95)μmol/L,男性尿酸水平(400.35±91.56)μmol/L明显高于女性(288.35±71.8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57, P<0.001)。总体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6.64%,血尿检出率为22.04%,蛋白尿检出率为3.49%,肾脏功能减退检出率为6.42%,男性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和肾脏功能减退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但血尿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酸水平与年龄(r=0.022, P=0.002),尿素(r=0.184, P<0.001),血肌酐(r=0.499, P<0.001),空腹血糖(r=0.025, P<0.001),总胆固醇(r=0.076, P<0.001),甘油三酯(r=0.294, P<0.001),低密度脂蛋白(r=0.085, P<0.001)呈正相关。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r=-0.479, P<0.001)和高密度脂蛋白(r=-0.315, P<0.001)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血糖、血脂指标后,未发现尿酸水平升高和高尿酸血症与血尿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但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发生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尿酸水平每增加10 μmol/L,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042和1.099倍(P<0.05)。 结论 男性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和肾脏功能减退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尿酸水平升高对蛋白尿和肾脏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积极开展降尿酸治疗,预防肾脏功能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昆明市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官渡区与安宁市2 165名成人居民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和血脂、血糖异常、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患病资料;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尿酸、血脂、血糖等,分析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2 165人,男女比例为0.89∶1,年龄(45.75±17.62)岁。共检出高尿酸血症741例,检出率为34.23%。其中男性检出率为42.53%,女性检出率为26.92%,男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3,P<0.001)。45~54岁男性尿酸水平高于女性(t=0.012,P<0.05)。男性18~24岁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最高,为51.69%;女性≥75岁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最高,为36.07%。男性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高于女性(χ2=58.28,P<0.05);18~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χ...  相似文献   

3.
张丹丹        洪秀琴      王佳      李璟      曾丹      陈建   《现代预防医学》2020,(2):371-375
目的 探讨湖南省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H型高血压之间年龄依赖的关联性,为H型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湖南省6个地区30 ~90岁的常住社区高血压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年龄层高尿酸血症与H型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纳入1 395名研究对象,其中H型高血压8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人群,非高尿酸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人群间H型高血压患病率、教育程度、BMI、ALT、STP、Cr、BUG、TG、VLDL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人群,非高尿酸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人群之间ALT、STP、Cr、BUG、TG、TC、VL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高尿酸血症使H型高血压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P = 0.001, OR = 2.24, 95%CI = 1.37~3.67)。年龄分层,仅≤6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是H型高血压事件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07, OR = 2.36, 95%CI = 1.26~4.4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60岁,尿酸与性别、总蛋白、VLDL的交互作用影响H型高血压(女性:P = 0.040, OR = 0.826, 95%CI = 0.69~0.99;STP:P = 0.028, OR = 1.007, 95%CI = 1.001~1.012;VLDL: P = 0.011, OR = 1.183, 95%CI = 1.04~1.35 );>60岁,尿酸仅与VLDL存在交互作用影响H型高血压(P<0.001, OR = 1.698, 95%CI = 1.262~2.285)。结论 ≤6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是H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入选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睡眠质量问题的患者67例,入院后1周内完成第一次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并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将患者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综合睡眠干预120天后再次对同一患者行二次问卷调查、相关资料收集及评分。结果:合并睡眠质量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干预前与干预后空腹血糖(8.11±2.74)mmol/L比(7.23±1.96)mmol/L.t=3.52;糖化血红蛋白(HbAl c 7.13±1.64)%比(6.53±0.81)%,t=3.36;睡眠质量评分(9.13±3.33)分比(7.64±2.33)分,t=5.24。影响空腹血糖改善与否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QI改善差值为影响空腹血糖改善与否的因素(OR=1.96,P<0.05 95%CI 1.37-2.79)。影响HbAlc改善与否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QI改善差值为影响HbAlc改善与否的因素(OR=2.01,P<0.05 95%CI 1.38[2.9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州市农村社区成人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于2005-2008年全球城乡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PURE)的基线数据。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 共4413人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1.54±9.43)岁,男性1922(43.55%)人,高尿酸血症784(17.77%)人。在调整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代谢综合征(OR=2.98,95%CI:2.50~3.56,P<0.001)、血压升高(OR=1.82,95%CI:1.53~2.16,P<0.001)、中心型肥胖(OR=2.82,95%CI:2.38~3.35,P<0.001)和TG升高(OR=4.68,95%CI:3.97~5.51,P<0.001)均与高尿酸血症相关;TG升高分别与血压升高和中心型肥胖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指数S分别为1.47(95%CI:1.08~2.01)和1.41(95%CI:1.07~1.84)。 结论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高尿酸血症相关,TG升高和中心型肥胖、血压升高对高尿酸血症患病有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363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3637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平均得分为(5.33±3.08)分,29.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质量不良问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参照:男性,女性OR=1.393,95%CI: 1.177~1.647)、年龄(参照:60~69岁;70~79岁OR=1.292,95%CI: 1.091~1.529;≥80岁OR=1.470,95%CI: 1.165~1.855)、文化程度(参照:文盲/半文盲;初中OR=0.750,95%CI: 0.586~0.961;高中/中专OR=0.663,95%CI: 0.508~0.866;大学/大专及以上OR=0.664,95%CI: 0.492~0.895)、婚姻状况(参照:已婚,丧偶OR=1.315,95%CI: 1.072~1.613)、饮酒状况(参照:从不饮酒;已戒酒OR=1.731,95%CI: 1.307~2.292;饮酒OR=1.670,95%CI: 1.329~2.098)、慢病数量(参照:0种;1种慢病OR=1.626,95%CI: 1.346~1.963;2种及以上OR=3.158,95%CI: 2.546~3.916)、抑郁(参照:不抑郁,抑郁OR=2.204,95%CI: 1.867~2.603)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显著相关,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干预策略以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2019年4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抽取北海市海城区6个居委会的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根据LAP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AP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394人,平均年龄(44.06±13.34)岁,男性684人。LAP的四分位数分为Q1(≤12.60 cm·mmol/L)、Q2(12.61~22.71 cm·mmol/L)、Q3(22.72~45.90 cm·mmol/L)及Q4(≥45.91 cm·mmol/L)组。不同LAP人群的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尿酸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LAP水平人群的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尿酸平均水平高于低LAP水平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3与Q4组人群患高血压(OR=1.542、2.556)、糖尿病(OR=2.788、5.556)、高尿酸血症(OR=2.330、5.198)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成年人久坐行为现状,探讨久坐行为与多种慢性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15394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人口社会学、健康及相关行为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久坐行为与多种慢性病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14073人,平均年龄为(53.10±15.65)岁,日静坐时间>7h占8.08%,5~7h占22.51%,3~5h占34.02%,<3h占35.39%。日静坐时间越长的居民患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几率更高。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特征、体力活动及共病等因素的影响后,日静坐时长3h以上易增加骨关节疾病(OR=1.352,95%CI:1.168~1.563)及消化系统疾病(OR=1.469,95%CI:1.144~1.887)的患病几率。日静坐时长5h以上易增加糖尿病(OR=1.302,95%CI:1.023~1.657)的患病几率。日静坐时长7h以上易增加高血压(OR=1.293,95%CI:1.068~1.565)及慢性阻塞性肺病(OR=2.046,95%CI:1.591~2.630)的患病几率。日静坐时间越长、患多种慢性病的可能性越高。 结论 成年人的久坐行为与多种慢性病发生相关,减少久坐行为可能有助于降低成年人患慢性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医学生抑郁在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1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湖南两所高校在校医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得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1%。采用t检验和ANOVA分析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Process插件的Bootstrap框架模块构建结构方程检验评价抑郁在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 198名在校医学生PSQI得分为(7.00±3.30)分,以PSQI得分8分为界值,39.9%的被调查医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压力知觉和抑郁方面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381,P<0.001),压力知觉与抑郁之间呈正相关(r=0.673,P<0.001),抑郁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424,P<0.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孕晚期妇女睡眠障碍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孕期睡眠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产检的426名孕晚期孕妇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情况,统计睡眠障碍发生率。收集孕妇社会人口学资料、产科资料、孕期生活方式及心理学资料,应用χ2检验、成组t检验观察孕妇上述资料与孕晚期睡眠障碍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426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91.31%。389名孕妇PSQI评分平均(6.35±2.09)分,其中存在睡眠障碍184名(47.30%),无睡眠障碍205名(52.70%)。文化程度、流产史、妊娠并发症、久坐时间、临睡前摄入液体、反刍思维量表(RRS)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与孕晚期妇女睡眠障碍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OR=0.621,95%CI=0.425~0.906)为孕晚期妇女睡眠障碍独立保护因素,流产史(OR=2.500,95%CI=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