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小会  雷根平  潘冬辉  苏衍进 《中成药》2012,34(8):1462-1464
目的 观察肾康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水通道蛋白2(AQP2 )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3期CRF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肾康片治疗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片口服,疗程2 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优于对照组(71.87%),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BUN、CREA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GB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BUN、CREA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贫血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IL-6、NF-κB、AQ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肾康片对CRF患者有肯定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纠正水液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CRF血瘀证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汤。比较两组疗效,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等肾功能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胱抑素C(CysC)等生化指标,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NGAL、VEGF、CysC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cr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显著(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治疗早期CRF血瘀证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提高疗效,降低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及生化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结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CRF患者在知情同意前提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不显著(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较前上升;治疗组BUN、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结合前列地尔治疗CRF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康颗粒治疗瘀血阻滞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RF前3期诊断标准且辨证为瘀血阻滞型病例6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肾康颗粒+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惠者治疗前后血清Leptin、肾功能、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等指标。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及60例CRF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水平为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35.4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60例CRF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血清Lepti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血清Leptin水平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Leptin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Scr、BUN水平治疗前后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Ccr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瘀血阻滞型CRF患者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肾康颗粒具有降低血清Leptin水平、改善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给予一般治疗加小柴胡汤,对照组40例仅给予一般治疗。观察治疗前与3个月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症状积分及对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cr、TGF-β1、SCr、BUN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增强DN致CRF治疗的疗效,有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及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草尿毒灵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80例符合课题要求的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三草尿毒灵合剂,对照组加服尿毒清颗粒,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TGF-β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5例、稳定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0例、稳定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草尿毒灵合剂能明显降低CRF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推测其治疗CRF的作用机制与抗肾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肝纤四项、肝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观察扶正柔肝汤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对TGF-β和PDGF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靶点,为该专病专方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实验基础,为该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选择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具有慢性乙肝病病史患者80例,符合本实验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柔肝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安络化纤丸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纤四项、肝功能、TGF-β和PDGF。结果:1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候积分(舌脉除外)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尤以肝区不适、食欲不振为显著(P0.01)。3肝功能变化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量(STB)等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肝功能白球比例(A/G)、ALB较治疗前稍升高,提示治疗有效(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纤四项及TGF-β和PDGF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肝纤四项及TGF-β和PDGF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乙肝病毒基因(HBV-DNA)定量变化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HBV-DNA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柔肝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灌胃不同煎煮时间的熟大黄水煎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观察CRF大鼠肾功能改善情况,探讨熟大黄治疗CRF大鼠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将CRF大鼠模型分别用熟大黄水煎液(煎煮5、7、9、10、15、20、30 min)灌胃治疗,测定血BUN、Cr、UA值,免疫组化、免疫印迹试验检测Akt、PI3k、TGF-β1等蛋白在熟大黄治疗后的CRF大鼠肾组织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熟大黄治疗组血BUN、Cr、UA值均显著下降(P0.01),大鼠肾组织中Akt、PI3k、TGF-β1的平均光密度比和灰度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熟大黄10 min组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熟大黄后下煎煮10 min更适用于CRF大鼠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53例予大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0 d。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检测血清肌酐(Cr)、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并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医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r、UA、BU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Cc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中医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RF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肝肾,祛痰瘀"复方血压峰值前给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将30只SHR(12周龄),随机分为复方组(4 g·kg-1),氯沙坦组(30 mg·kg-1)和模型组,设SD大鼠10只为正常组,治疗12周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和FN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和FN m 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CTGF,FN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TGF-β1,CTGF,FN的m RNA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P0.05),TGF-β1,CTGF,F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氯沙坦组TGF-β1,FN m 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TGF-β1和F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P0.05)。与氯沙坦组比较,复方组TGF-β1的m RNA表达较明显下调(P0.05),CTGF和FN的蛋白表达亦下调(P0.05)。结论:"调肝肾,祛痰瘀"复方血压峰值前给药能够明显减少ECM聚积而改善SHR肾损害。其作用机制应是在中医阴阳升降机制协同下,通过降低肾组织TGF-β1,CTGF,FN的表达而达致。  相似文献   

11.
周雪艳 《新中医》2014,46(1):112-114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BUN、SCr、MA、β2-MG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BUN、SCr、MA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β2-MG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BUN、SCr、MA、β2-MG组间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改善肾功能,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康肾方是根据健脾固肾法拟定的经验用方,通过康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简称肾衰竭)脾肾气虚证患者,观察康肾方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检测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血肌酐、胱抑素C、血β2-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及血红蛋白水平,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观察临床症状,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疗效更好(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胱抑素C、血β2-微球蛋白较前明显降低(P<0.05),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值、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稍有提高,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健脾固肾法对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疗效,康肾方能显著提高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但其具体作用途径尚未可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固本益气滋阴汤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保护功能。方法:选取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3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1例;对照组149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糖尿病饮食和常规运动,对照组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口服每天1次,每次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固本益气滋阴汤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用。两组均以连续服药8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评价相关指数胰岛素作用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HOMA-β指数。结果: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餐后2 h血胰岛素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时点上述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作用指数IAI和Homa-β指数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Homa-IR指数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该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益气滋阴汤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排毒保肾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健康大鼠按1∶1∶3比例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30只),假手术组只分离肾包膜不行肾切除,造模组建立5/6肾切除模型。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inary protein,24h UP);采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根据血SCr水平再将30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排毒保肾丸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10只。排毒保肾丸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分别予排毒保肾丸[1.0 g/(kg·d)]和尿毒清颗粒[3.33 g/(kg·d)]溶于蒸馏水中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予2 m L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共给药4周。观察给药过程中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体毛色泽、大便形状等一般情况和体重的变化。4周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 UP;采血检测BUN、SCr、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tor-β1,TGF-β1)、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olⅣ)、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处死大鼠,取左侧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GF-β1、FN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TGF-β1、FN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上述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体重增长缓慢,24 h UP增加(P0.01),血清BUN、SCr、TGF-β1、PCⅢ、ColⅣ、LN、FN升高(P0.01),残肾病变重,肾组织TGF-β1、FN蛋白及TGF-β1、FN mRN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排毒保肾丸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好,体重增长较快,血BUN、SCr下降(P0.01),24 h UP减少(P0.05),血TGF-β1、PCⅢ、ColⅣ、LN、FN降低(P0.05,P0.01),残肾病变轻于模型组,肾组织TGF-β1、FN蛋白及TGF-β1、FN mRNA表达减少(P0.01);与尿毒清颗粒组比较,排毒保肾丸组血SCr、FN及肾组织FN蛋白及FN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排毒保肾丸具有抗5/6肾切除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通过基因转录和蛋白翻译两个水平下调TGF-β1、FN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DN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治疗,对照组给予肾康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MCP-1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Cr、UAER、β2-M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BUN、C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β2-MG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尿MCP-1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炎舒方联合盐酸克林霉素对急性盆腔炎(acute pelvic infcammatory disease,APID)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APID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炎舒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包块和盆腔积液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血液流变学和血清TGF-β_1、IL-18、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炎性包块直径小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1);同时盆腔积液深度低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7.9%(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值、低切值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8、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GF-β_1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炎舒方联合盐酸克林霉素可有效改善APID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和血清TGF-β_1、IL-18、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的中药熏蒸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中药熏蒸治疗组(熏蒸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炉甘石洗剂或止痒酒精外擦,口服活性炭等常规治疗及护理。熏蒸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仪治疗,每次熏蒸30分钟,3周为1疗程。结果熏蒸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54.29%,治疗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肾功能CREA、BUN、及HGB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REA、BUN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HG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中药熏蒸组CREA、BUN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及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皮肤瘙痒患者有肯定疗效,能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其作用机理与扩张毛细血管网,促进体内尿毒症毒素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观察扶正泄浊保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症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电解质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CRF作用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0只大鼠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建立早期CRF大鼠模型;造模后再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科素亚组、中药小剂量组和中药大剂量组,每组10只;相应药物治疗30 d后处死大鼠,取标本送检。结果治疗后扶正泄浊保肾汤大、小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大于模型组及科素亚组(P<0.01),Scr、BUN低于模型组(P<0.01),大剂量组BUN显著低于科素亚组(P<0.05);能升血钙、降血磷;大剂量组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及科素亚组(P<0.01),且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扶正泄浊保肾汤能改善CRF大鼠肾功能及一般情况,延缓CRF病程,其机制与减少TGF-β1在肾组织的阳性表达,抑制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CTGF、FN的表达,探讨肾衰饮抗肾纤维化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肾病模型,与尿毒清作对照,观察肾衰饮对CRF大鼠TGF-β1刺激的下游因子CTGF及FN、TNF-a、IL-6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TGF、FN表达明显增强,TNF-a、IL-6、SCr、BUN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饮组CTGF、FN表达明显减少,TNF-a、IL-6、SCr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尿毒清组(P0.05)。结论:肾衰饮抑制TGF-β1诱导的下游因子CTGF表达,降低FN、TNF-a、IL-6含量,有效抑制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6,(11):1481-148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15d。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TGF、TGF-β1、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CTGF、TGF-β1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UN、Scr较治疗前下降、Ccr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助于改善血清CTGF、TGF-β1及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