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155例原发肺癌手术标本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基因突变率为53.8%(78/145),小细胞肺癌(SCLC)为80%(8/10)。近一半的临床早期NSCLC患者有P53基因突变(42.5%),晚期P53基因突变率  相似文献   

2.
CD44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目的观察标准型白细胞分化抗原(CD44s)及变异型白细胞分化抗原(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同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以SP法对96例原发性肺癌及12例转移淋巴结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未见CD44表达;而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鳞癌(SCC)的CD44表达明显高于腺癌(ADC)(P<0.01);在12例转移淋巴结中,10例(83%)表达CD44v6阳性;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肺癌(51%)相比,发生转移的原发性肺癌中CD44v6表达明显增多(91%,χ2=14.92,P<0.01);CD44s及CD44v6表达同肺癌分化程度无关;按TNM分期,Ⅲ+Ⅳ期中CD44v6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χ2=6.05,P<0.05)。结论CD44大部分表达于NSCLC中,且主要在SCC中;CD44v6阳性可能预示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并可能对肺癌临床分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胸腔积液NSE对小细胞肺癌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保  魏涛 《山东医药》1999,39(6):19-2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7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的神经元特异性炮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表明,小细胞肺癌(SCLC)血清NSE与胸腔积液NSE呈正相关,SCLC胸腔积液NSE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积液及结核性胸腔积液的NSE水平(P〈0.01,P〈0.01)。认为NSE是诊断SCLC胸腔积液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CA242、组织多肽抗原(TPA)、神经元特异烯纯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SA)对120例肺癌、31例肺结核及30名健康人血清进行观察。结果(1)4项指标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明显高于肺结核组及健康对照组。,(2)CA242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腺癌(AC)65%、鳞癌(Sp)41%及小细胞肺癌(SCL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糖链抗原CA242、组织多肽抗原(TPA)、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20例肺癌、31例肺结核及30名健康人血清进行观察。结果(1)4项指标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明显高于肺结核组及健康对照组。(2)CA242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腺癌(AC)65%、鳞癌(Sq)41%及小细胞肺癌(SCLC)32%,特异性为93%。(3)综合评价肺癌组2项同时阳性者AC为79%、Sq54%及SCLC63%,而结核组假阳性率仅为7%,健康组未发现假阳性者。结论4项指标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测定时可以提高对肺癌的阳性诊断,CA242可作为一项新的肺癌标志物应用。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自发和诱发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自发和诱发改变徐宏敏,邢祖林本实验对经病理证实尚未治疗的肺癌24例,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16例,以同期住院非癌性肺病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肺结核2例)和健康自愿受试者20名的外周血...  相似文献   

7.
肺癌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过去的50年里,肺癌的疗效提高极其缓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曲线几乎没有改变;而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由于化疗的进展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但是几乎没有彻底治愈的病例,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有效治疗手段的出现。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D)表达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配对淋巴结标本中CD表达。结果66%(42/64)的肺癌组织CD表达阳性,其中鳞癌为57%(17/30),腺癌为74%(25/34)。在35例转移淋巴结标本中,20例57%CD阳性。Ⅲ~Ⅳ期肺癌病例中,肺癌组织CD表达高于Ⅰ~Ⅱ期病例(P<0.05)。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CD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结论肺癌组织CD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CD有可能作为NSCLC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16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b)蛋白表达与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6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40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Rb蛋白表达。结果 NSCLC中P16蛋白与Rb蛋白的表达呈显负相关(χ^2=10.52,P〈0.01)。P16蛋白或Rb蛋白的表达与肺癌分期、分化程度、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针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方 《山东医药》1999,39(18):49-50
小细胞肺癌(SCLC)对化疗有较高的敏感性,常规化疗有效率为70%~80%,但几乎没有被治愈者。现已证明,强烈的化疗可有更高的疗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有效地克服化疗药物所致的造血系统毒性,使SCLC的超大剂量化疗成为可能。1 移植时机与类型为了减少耐药的产生,SCLC患者在化疗(或放疗)获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应尽早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因为此时除了肿瘤细胞易被杀灭外,而且造血干细胞受损伤小,质量佳,移植后造血恢复快,而且患者的一般情况和重要脏器功能好、耐受性强,更易度过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11.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疗效好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NSCLC),时有预后不良的情况发生。近来,大量的研究已在临床分期的基础上,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影响ENSCLC预后的分子指标,旨在甄别ENSCLC亚群,指导临床实践。本就此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nm23-H1基因的存在状况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肺癌恶性转移与该基因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和半定量RT-PCR方法,以正常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为对照,观察了31例原发性NSCLC中nm23-H1基因的突变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31例肺癌中未发现1例存在nm23-H1基因突变。在20例具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nm23-H1基因mRNA表达降低14例(14/20),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3/11)(P<0.05)。结论以上结果显示,nm23-H1为一种可在肺癌转移过程中发挥负调节作用的转移抑制基因,该基因表达水平可望作为一个肺癌转移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450003)马利军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鳞癌、腺癌及大细胞癌。治疗以首选手术为原则,化学治疗主要适用于手术前缩小瘤体便于切除;手术后化疗,防止癌瘤扩散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病灶;对某些无法手术切除的...  相似文献   

14.
Vp-16诱导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Vp16作用于肺癌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FCM)及RTPCR等技术,观察在不同药物剂量与作用时间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Cmyc与ICE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改变,从而探讨其对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  相似文献   

15.
可切除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可切除性肺癌的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收集1992 年1 月~1998 年7月可切除性肺癌160 例,在肺癌术中分区摘除肺门淋巴结(N1) 和纵隔淋巴结(N2),记录各区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和颜色,按区检查每一个淋巴结有无转移癌。结果 160 例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99 例(61-9% ),N2 转移者73 例(45-6% ) 。离肺门或肺根部最近的11、10 、7、5 和4 区淋巴结的转移频度较高,较远的9、6、3、2 和1 区则明显降低。淋巴结≥2 cm 的癌转移度为60-7 % 、≥1 cm 为15-5% 、< 1cm 为4-3% 。有转移癌的最小淋巴结为0-2 cm 。小细胞肺癌(SCLC)的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P< 0-05) 。结论 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向远、由下向上、由肺内经肺门向纵隔顺序转移的规律。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病程均无关,SCLC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确诊淋巴结有无转移癌必须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顺铂(或卡铂)、足叶乙甙联合化疗对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张玉兰,王书元我们自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治疗35例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60~78岁,平均66岁;皆为Ⅲ、Ⅳ期肺癌。病理分类:鳞癌2...  相似文献   

17.
077 无异位生成降钙素的小细胞肺癌中降钙素水平升高[英]/KellyMJ…∥AmJRespirCritCareMed.-1994,149(1).-183~190作者分别测定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无临床恶性肿瘤病变的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血清、尿液...  相似文献   

18.
卡铂,氟尿嘧啶化疗结合放射治疗非步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卡铂(C)、氟尿嘧啶(F)化疗加放射治疗(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择中晚期NSCLC80例随机入CF+放疗和单纯放疗组,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放疗,CF+放疗组放疗第1、4周给予化疗,卡铂100mg、氟尿嘧啶500mg静脉滴注,每周连用5天。结果 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CF+放疗组为48%,单纯放疗组为25%,1、3、5年生存率CF+放疗组分别为63%、38%和1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脱落细胞中H—ras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可净  黄刚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2):826-827
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脱落细胞中H-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应可净黄刚刘富光张行王选锭周学莉肺癌发病机制中涉及到多种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其中ras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研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支气管脱落细胞,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相似文献   

20.
抑癌基因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当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由于大多数肺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已属晚期,其中50%以上患者不能手术,而绝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占肺癌的75%~80%,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对现行放疗和化疗又不够敏感,因此肺癌的治疗成为临床治疗一大难题。近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集中到肺癌的基因治疗上,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现主要对肺癌的基因治疗方法之一———抑癌基因治疗肺癌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一、抑癌基因及其与细胞周期关系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