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川崎病患儿以男孩多见,典型川崎病23例,不完全型川崎病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发热时间≥10d、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2)30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0g/(kg.d)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1.0g/(kg.d)后有效。(3)23例追踪随访2年,1例冠状动脉瘤已随访3年。随访期心脏彩超检查异常3例,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7例,不完全型川崎病运动负荷心电图异常较典型病例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以典型为主,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肛周脱皮可作为早期诊断线索之一。发热时间超过10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对川崎病随访很有必要,运动负荷心电图可作为随访期检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探索IKD的诊断。方法分析13例I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 13例IKD病例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13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69.2%),球结膜充血7例(53.8%),四肢末端变化7例(53.8%),口腔黏膜病变6例(46.2%),多形性皮疹3例(23.1%)。上述6项表现中,有4项者8例(61.5%)。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管壁毛燥6例(46.2%),冠状动脉扩张4例(30.8%),正常3例(23.0%)。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11例(84.6%),血红蛋白降低9例(69.2%),血小板升高10例(76.9%)。血生化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10例(76.9%),血沉升高12例(92.3%)。11例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例在用后24h内热退,1例在用前已退热。12例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抗凝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但出院后随诊情况均不详。结论 IKD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对于发热时间长、具有川崎病2项以上主要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明显升高病例则应高度警惕。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的评价要辨证分析、采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策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32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入院时32例患儿中20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畸病3条诊断指标,12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崎病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30例在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脱皮;其中11例有冠状动脉扩张,1例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持续发热5d以上,当出现口唇变化,四肢末端改变及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按照KD诊断标准,对北京儿童医院2000 01 01—2004 12 31收治的644例KD患儿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患儿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血沉及C反应蛋白与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有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与冠状动脉扩张显著独立相关(P<0.05)。 结论对男性、发热持续时间长的KD患儿应予足够重视,早期足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以减少或减轻冠状动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无反应性的危险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内二科收治川崎病患儿384例,其中典型病例310例,不完全74例。根据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反应,将患儿分为敏感组352例和无反应组32例。对于无反应性川崎病,进行2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或大剂量冲击激素治疗,抗炎、对症治疗。结果无反应性川崎病发生率8.33%(32/384),退热(14.1±1.1)d,治疗2周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其中C反应蛋白仍略高于正常水平(15.3±3.4)mg/L,超声心电图检查出现冠脉扩张8例,未出现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无反应组热程、血沉、谷丙转氨酶、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发热时间、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时间高于敏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程成为独立危险因素[OR=1.48,95%CI(2.41~6.17),P0.001]。结论较长时间的发热可能是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的重要原因,需合理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选择恰当的时机用药,做好抗炎退热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1例婴儿川崎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典型病例9例,不典型病例12例。符合发热+5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4项主要表现者5例(23.8%)。发热+3项主要表现者7例(33.3%),发热+2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1项主要表现者1例(4.8%)。20例白细胞增高,21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0例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增高19例。结论婴儿川崎病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应早期收集有关川崎病临床资料,以期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而降低心血管损害。方法分析42例住院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病例资料,分析该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的损伤情况。结果 42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中,发热42例(100%),伴随皮疹38例(90.5%),结膜充血30例(71.4%),出现口唇皲裂42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28例(66.7%),有指趾端脱皮34例(80.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40例(95.2%),血沉增快38例(90.5%),C反应蛋白增高38例(90.5%),血小板增多31例(73.8%),冠状动脉扩张10例(23.8%)。所有确诊病例均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随访未发现冠状动脉瘤发生。结论早期诊断并足量应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降低心脏等血管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主要见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冠状动脉损伤是其最严重并发症。在未治疗患儿中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达25%。在急性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并大大降低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对于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性的川崎病,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也有所应用。本文就川崎病急性期过后的治疗与管理情况也分别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全身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未经治疗,约20%~25%的KD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尽管目前标准化方案已广泛应用,但仍有10%~15%的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且这部分患儿发生CAL的风险升高。尤其合并重症感染更加重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KD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发病特点。 方法对1999-01—2005-12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月龄以下川崎病患儿3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4月龄以下小婴儿川崎病以男孩多发,无季节差异;以典型病例多见,但仍有约20%患儿为非典型病例,平均确诊时间长,误诊率较高。 结论冠状动脉异常可作为小婴儿非典型川崎病惟一确诊的金指标。同时对于发热>5d,在感染性疾病恢复期再次高热,有明确病毒或细菌感染 存在,有预防接种后不明原因发热持续不退的4月龄以下小婴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42例和典型川崎病4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中确诊前发热时间、皮疹、口唇皲裂、手足硬肿的发生率均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典型川崎病患儿心肌酶学值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出现改变在病程中出现的时间显著低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最终均完全康复,无明显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川崎病进行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及患儿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尽可能的避免漏诊、误诊或延误诊断,尽早对患儿进行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2005-01—2005-12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233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 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31例(占13.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17∶1,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1.43∶1(P<0.05)。两组川崎病 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有中度以上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者6例(6/31,19.4%),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 (5/202,2.4%)(P<0.05)。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 蛋白、乳酸脱氢酶等,分析结果提示血浆白蛋白降低及男性可能与IVIG不敏感川崎病有关,但仅此两项指标尚不能预测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发 生。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危险因素无阳性发现。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4例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仅8例在复用IVIG 后症状仍不能控制而加用激素治疗。 结论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不少见且较IVIG敏感川崎病更易发生较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及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 生的危险因素不肯定。复用IVIG及必要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对IVIG不敏感川崎病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方法对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疾病发展过程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标准。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多见于婴幼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应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认识,及时做心脏超声检查协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故对其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特点,而并无确切的诊断标准。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发热患儿,其表现特点与川崎病相似,但并没有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该类疾病被称为不完全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等。但是,由于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完全,容易漏诊或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从而增加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率。因此,对于该种疾病应尽早诊断,尽快给予合理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肝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特点、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5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发肝功能损害患儿所占比例,按肝功能是否异常分为肝功能正常组70例和肝功能损害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入院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发生情况有无差异。结果肝功能损害组中32例患儿出院时肝功能恢复正常,余3例患儿随访肝功能至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肝功能正常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发生率为5.7%(4/70),显著低于肝功能损害组25.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组AST、GGT、总胆汁酸、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血小板计数低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急性川崎病患儿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且存在肝功能损害的患儿C反应蛋白更高,血小板计数更低,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发生率更高。我们应重视川崎病的肝功能损害,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降钙素原水平,探讨其在川崎病患儿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65例。根据入院后超声心动图诊断,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28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37例。同期选取本科住院的伴有发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为呼吸道感染组。同期选取门诊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正常组。川崎病患儿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kg冲击治疗。1周后检测各组NT-proBNP以及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川崎病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呼吸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和呼吸道感染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和呼吸道感染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损害组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呼吸道感染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NT-proBNP水平用于鉴别川崎病与一般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作为预测川崎病冠脉损害的指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血降钙素原水平在川崎病中是明显增高,尤以急性期明显,而是否是发生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1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临床资料,评价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17例临床治愈,3例明显好转,1例转至ICU后家长放弃治疗。结论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冠状动脉Z值的变化情况对小儿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为川崎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并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川崎病患儿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对胃黏膜易造成损害。阿司匹林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又是两大最常见的胃黏膜损害因子,本研究采用Hp粪便抗原检测的方法,探讨川崎病患儿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与Hp感染在胃黏膜损伤中的相互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川崎病患儿这一特殊人群(需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少3个月)。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p粪便抗原检测结果划分为Hp阳性组27例和Hp阴性组74例。根除治疗前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Hp感染阳性者进行根除Hp,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洛赛克联合口服根除10d。停药1个月后再次给予评分并复查Hp粪便抗原。Hp感染阳性组在根除Hp成功后再次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根除治疗前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p感染阳性患儿给予根除治疗后22例粪便抗原阴性,考虑根除治疗成功,5例根除失败。Hp阳性患儿根除治疗成功后与Hp阴性患儿比较消化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川崎病患儿中口服阿司匹林及Hp感染在胃黏膜损伤中有协同作用,建议需要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患儿给予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不同剂量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住院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94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小剂量组给予200m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常规剂量组给予400m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每周1次,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血小板达峰值、血小板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血小板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血小板达峰值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剂量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达峰值时间更短,且治疗费用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