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玲  石岩  吴丽华 《肿瘤学杂志》2013,19(6):493-497
回顾人类宫颈组织的黏蛋白表达情况,及黏蛋白与宫颈腺上皮肿瘤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提示黏蛋白在宫颈肿瘤的异常表达可以作为鉴别宫颈腺上皮良性病变、癌前与恶性病变的标志物,这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文就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在宫颈腺上皮肿瘤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腺上皮肿瘤性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属于宫颈癌前病变,虽然CIN进展成宫颈癌时间一般较长,但其发病率增多及发病年龄变小,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进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高级别的宫颈癌上皮内瘤样变的早期检查确认并进行阻断已成为筛查的目标。p16被认为是发现最早的抑癌基因,在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有重要作用。Ki-67为常见肿瘤标志物,在多种肿瘤中表达。p16/Ki-67双染为新型宫颈病变筛查或诊断方法,即同一细胞内检测到p16、Ki-67共表达,则提示细胞周期失调,考虑为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瘤样病变。国内近年有研究报道p16和Ki-67在CIN中的作用,未见到相关的综述报道。本文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p16/Ki-67共表达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临床宫颈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复习5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分析.结果: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好发于中年女性;镜下病变具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原位腺癌两部分组织学特征,两种肿瘤成分界限清楚、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4.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其结构较为独特,具有抑制凋亡和调节细胞分裂的双重功能,在大多数肿瘤中都有表达。现有文献显示Survivin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存在、表达状况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有差异,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指导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Bcl-2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之一,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报道结果至今不尽一致。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Bcl-2在宫颈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130例宫颈组织包括24例慢性宫颈炎、16例低度宫颈上皮内肿瘤、24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和66例宫颈浸润癌进行检测,确定染色强度,计算阳性率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按照上述病变顺序,bcl-2染色阳性率分别是75.0%、68.8%、62.5%、65.2%,经,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cl-2在宫颈肿瘤中的表达改变不明显,在宫颈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其结构较为独特,具有抑制凋亡和调节细胞分裂的双重功能,在大多数肿瘤中都有表达.现有文献显示Survivin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存在、表达状况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有差异,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指导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73在宫颈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12例慢性宫颈炎、1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2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和65例宫颈浸润癌进行检测,确定染色强度,计算阳性率并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按照上述病变顺序,p73染色阳性率分别是75.0%、93.3%、68.0%、41.5%。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相比,差异显著,P〈0.005。但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宫颈肿瘤发展程度的增加,p73的表达逐渐降低,进一步支持p73是宫颈肿瘤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Reid评分(RCI)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7例因阴道细胞学检查异常或宫颈窥视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采用RCI评分评估宫颈病变,并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宫颈多点活检,所得病理学结果与RCI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RCI评分标准与组织病理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76.64%,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者符合率为94.16%。结论:电子阴道镜用于宫颈病变诊断较为准确、可靠;RCI评分作为可量化指标可预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CD44V6、EGFR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44V6、EGFR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12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CD44V6、EGFR的表达。结果 CD44V6和EGFR的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3%、35.42%和69.53%、56.25%。CD44V6和EGFR的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结论 CD44V6、EGFR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D44V6、EGFR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转移潜能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水平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7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和107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及7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测定法测定SCC-Ag含量。[结果]早期宫颈鳞癌组治疗前血清SCC-Ag含量以及阳性率明显比CIN组和健康体检组高(P=0.000),CIN组与体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含量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P=0.000)。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手术后SCC-Ag水平明显降低(P=0.000)。[结论]SCC-Ag的检测不适合作为CIN患者诊断和筛查的依据,SCC-Ag的检测对早期宫颈鳞癌的诊断和筛查有重要意义。SCC-Ag检测可作为早期宫颈鳞癌手术后的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TCT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hin prep cytologic test,TCT)及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收集6 521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TCT检测,TCT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TCT异常者688例(10.55%),TCT和阴道镜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的检出率分别为63.96%(158/247)和70.04%(173/247),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为73.03%(65/89)和84.27%(75/89),宫颈浸润癌(CC)为81.82%(27/33)和96.97%(32/33).初步研究结果提示,TCT筛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配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早期浸润癌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0):789-790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发病率仍居第1位,是中国大陆女性生殖器官癌症之首。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湿疣,是一组宫颈浸润癌癌前病变的统称。目前临床上,阴道镜检查是检出CIN和宫颈癌重要的常用辅助诊断方法之一。现报告我院2009年经阴道镜检测的宫颈疾病为例,浅析阴道镜在CIN及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宫颈上皮内病变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变,目前治疗方法以宫颈锥切为主,其余疗法应用不多且治疗效果有待考证,本文介绍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现状,旨在对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非典型性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IM)的特征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5例原诊断为宫颈CINⅢ级的病例和宫颈息肉上皮成熟性鳞状化生(OSM)14例,采用病理形态学观察,AB粘液组织化学染色,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巢式PCR方法检测HPV16DNA的方法,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粘液残留情况,细胞增殖活性及HPV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根据鳞状上皮中的粘液残留情况,从55例CINⅢ级中鉴别出7例AIM:AIM的Ki-67表达高于OSM(P=0.022),明显低于CINⅢ级(P=0.000):AIM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相关。结论AIM可能是一类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的低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有着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相似的组织形态特征。本研究认为对AI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参考其组织形态特征,粘液残留现象,细胞增殖指数和HPV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18例妊娠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实验组)和118例宫颈健康的妊娠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感染的HPV主要类型为HPV16和HPV18,两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宫颈病变的级别与HPV的阳性率和载荷量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可以作为妊娠合并CIN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之一。结论妊娠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可以作为诊断宫颈癌的重要要指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邵岚 《肿瘤学杂志》2012,18(6):460-462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比126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CIN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CIN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完全符合83例(占65.9%).14例(11.1%)患者锥切边缘受累;发现早期浸润癌5例,其中2例早期浸润癌仅行宫颈锥切,随访无复发.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宫颈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3% (8/126)和3.9% (5/126).[结论]宫颈锥切术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更准确,并具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叶红 《肿瘤防治研究》2022,49(6):557-562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指由HPV感染导致的一种病理改变,可能进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甚至癌。准确筛查宫颈上皮内病变并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治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贾薇  陆天才 《世界肿瘤杂志》2006,5(1):51-54,62,F0004
宫颈移行区是鳞状上皮变化广泛的区域,目前宫颈疾病中最不能明确定义的病变是非典型性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这是一个缺少特征的宫颈病变,国内外公开的研究报道很少,其生物学和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由于仅从形态学上观察常常把AIM误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造成不必要的过治疗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又缺乏一个可以被接受的、便于常规临床病理工作参考的诊断标准,根据复习文献和我们的观察,我们从细胞分化、粘液染色、Ki、67标记指数、组织学特征等方面对AIM的诊断标准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诊断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阴道细胞涂片可做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方法,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虽然前次阴道涂片正常,但仍有不断发生散发性宫颈浸润癌[1]。究其原因:因癌肿位于宫颈管内而刮片未能刮取到,造成涂片漏查;或因肿瘤快速生长形成;更有阴道细胞中不典型鳞状细胞及不典型腺细胞,如何提高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我们面临的课题[2~3]。应用自动化巴氏涂片分析机,可准确客观地对早期宫颈癌做出诊断[4~5],亦有主张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Ⅲ级(CINⅠ~ Ⅲ)者均行冷冻,激光锥切等治疗以消除宫颈癌…  相似文献   

20.
1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命名过去用于对宫颈浸润癌前病变的名称已被宫颈上皮肉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诊断名称所取。CINI、CINⅡ和CINⅢ分别取代了宫颈鳞状上皮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NⅢ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而在TBS(TheBethesdaSystem)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报告方式中,则采用了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squamousinrtaepitheliallesion,LSIL)和重度鳞状上皮内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