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方法 对21例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术21例,其中19例一期切除,2例二期切除,6例行颈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以疼痛缓解和感觉改善最为显著.结论 MRI检查是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造成妇科误诊的原因和误诊后手术原则及治疗方案。方法对误诊4例女性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1例患者误诊为子宫肌瘤,3例患者误诊为卵巢肿瘤,均未进一步行腹部CT或者磁共振检查,由妇科开腹手术后转入普外科诊治。4例患者均病理证实为小肠间质瘤。结论对于考虑卵巢或子宫肿瘤伴有黑便的患者,必须进行小肠间质瘤的鉴别,进一步CT检查对明确女性小肠间质瘤的诊断减少妇科误诊有较高价值,必须坚持手术原则及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确诊的椎管肿瘤患者34例,在手术前全部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手术后回顾性分析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44例患者经核磁共振诊断,脊膜瘤8例(占18.18%),转移瘤9例(占20.45%),星形细胞瘤9例(占20.45%),神经鞘瘤8例(占18.18%),室管膜瘤4例(占9.09%),神经纤维瘤3例(占6.82%),脂肪瘤2例(占4.55%),血管母细胞肿瘤1例(占2.27%).并全部经手术病理全部确诊,准确率100%.结论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和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误诊原因以及降低误诊率的措施。方法对6例早期误诊但是后期经过病理证实的腰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误诊患者确诊后全部行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6例患者经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肿瘤无复发情况,除1例有轻微腰痛外其余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相似程度较高、诊断方法不当和医师自身认识水平不足等是造成腰椎管内肿瘤的主要原因。重视对患者病史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对两种疾病临床表现上的不同有足够的认识,同时结合CT扫描和MRI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可以减少误诊。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是提高腰椎管内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76%(38/50),CT诊断准确率88%(44/50),MRI诊断准确率85%(17/20).根据肿瘤大小及病变程度,行肿瘤剜除术35例,肾部分切除7例,肾切除8例.病理检查均为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全部患者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对于瘤体>4 cm、生长较快或位于肾脏表面向外生长及乏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因破裂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应积极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多的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MRI在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2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52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并将MRI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对比MRI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以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经MRI检查显示,48例患者被确诊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其诊断符合率为92.31%,将MRI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可得,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MRI在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08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椎管肿瘤患者36例,术前均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测,术后对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脊膜瘤者7例,转移瘤7例,星形细胞瘤7例,神经鞘瘤7例,室管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术后全部经病理结果得到证实,准确率为100%。结论:采取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CT与MRI检查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疑似脊柱转移瘤患者86例,患者均行病变组织活检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检查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同时在病变椎体数、压缩性骨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4个方面对CT和MRI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为81.7%,灵敏度为84.9%;MRI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为96.0%,灵敏度为98.39%。CT与MRI检查相比较,在准确度和灵敏度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病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这三个方面MRI的检查结果分别为289、56和56个,CT检查结果显示分别为151、11和9个。MRT检查结果高于CT检查。结论 CT和MRI检查在脊椎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在病变椎体数、椎旁软组织肿块以及椎管内异常病变方面,MRI检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刘燕萍 《现代养生》2014,(20):45-45
目的:对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在2008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椎管肿瘤患者36例,术前均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测,术后对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脊膜瘤者7例,转移瘤7例,星形细胞瘤7例,神经鞘瘤7例,室管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术后全部经病理结果得到证实,准确率为100%。结论 :采取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疑似椎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和1.5T磁共振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78例疑似椎管肿瘤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椎管肿瘤45例,其中脊膜瘤1例,脂肪瘤13例,室管膜瘤8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19例;确诊为其他疾病33例,其中脊柱炎8例,腰椎间盘突出12例,腰椎骨刺13例。1.5T磁共振检查诊断椎管肿瘤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类似。结论1.5T磁共振诊断椎管肿瘤的准确度、灵敏度均较高,诊断效能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基础,探讨肿瘤的MRI特点与病理学相关性.方法:选择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界、MRI信号特征,强化程度及与周围脊髓的关系以及病理学表现.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多位于髓外硬膜下,呈圆形、类圆形,部分骑跨硬膜内外,呈哑铃形.T1WI多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高信号.信号多数均匀,部分囊变者信号不均匀.强化后形式多变,依据肿瘤是实体型、囊变型或混合型而分别表现为均匀强化、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结论:根据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及强化特点,可准确定位并推测其病理类型,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对比.方法:作者总结分析2011.4-2014.4本院收治与手术证实的4例AML病例. 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B超检查3例另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瘤内成分比例,局部组织浸润等.结果:2例肝右叶,2例肝右后叶,均为单发性肿瘤,其中1例为脂肪瘤型,3例为血管瘤型.结论:加深对AM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的认识,有助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尿道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87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尿道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膀胱肿瘤剜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尿道肿瘤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请妇科同时行子宫肌瘤手术,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 病理检查示4例为膀胱平滑肌瘤,1例为尿道平滑肌瘤,5例均合并有子宫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膀胱尿道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非上皮性肿瘤,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常合并有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膀胱镜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病理证实的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10例,无变化4例,短期内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3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MRI对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是必要的,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和肿瘤全切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5岁以下青少年乳腺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治疗的25岁以下青少年乳腺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5岁以下青少年乳腺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以乳房肿块为主要表现,共16例(80%,16/20),少有乳头溢液,共3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征象,术前诊断困难,20例患者均被误诊.积极手术治疗为首选,完整切除病灶及其周围组织行病理检查.1例(5%,1/20)乳腺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伴轻至中度非典型增生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此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论 25岁以下青少年乳腺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具有较高的乳腺癌发生风险,多发肿物、复发病变、乳腺癌家族史是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直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直肠间质瘤.行肿瘤完整切除10例,不完整切除2例,探查1例,2例于术后12~28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随访1~5年,行肿瘤完整切除无死亡.结论?直肠间质瘤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可确诊,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可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良性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良性脾肿瘤中,血管瘤26例,错构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3例,炎性假瘤2例.其中4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3例脾血管瘤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其余均行开腹脾切除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6/36),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远期预后均良好.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良性脾肿瘤的主要方法,开腹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脾部分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仅适用于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均于手术前进行临床核磁共振检查,于术中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诊断出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于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发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出患有的肿瘤类型完全符合,符合率达到100%。结论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在临床具有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发生于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脑实质内不典型室管膜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发生于幕上脑实质的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1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平扫检查,15例接受MRI增强扫描,1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 18例肿瘤均发生于幕上脑实质,好发于侧脑室旁及颞顶枕叶交界区,其中侧脑室旁8例.18例肿瘤中6例为实性,10例为囊实性,2例为囊性.瘤内出血6例,钙化2例,瘤周Ⅱ~Ⅲ度水肿12例,Ⅰ度水肿4例,2例无明显水肿表现.CT和MR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其中MRI增强扫描常可见条索状血管影.结论 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有一定相关性.大囊小结节、大囊大结节、多囊变及瘤内出血、钙化是瘤体的常见征象,肿瘤实质内出现条索状血管影,也是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MR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李敏 《现代保健》2010,(22):145-14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中型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经胸部CT检查初步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76例,随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活检或刷检诊断为肺癌者49例,为防止漏诊,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对76例患者均行开胸手术,手术切除肿瘤并作病理诊断.结果 76例手术后证实,鳞癌43例,腺癌14例,腺鳞癌8例,小细胞癌3例,结核球2例,炎性假瘤4例,肺平滑肌瘤1例,肺错构瘤1例.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准确率为72.1%(49/68).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对中央型肺癌的理诊断率较高,但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