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透析是指可溶性颗粒透过半透膜从一种液体成分向另一种液体成分的扩散.在血液透析中,血液是一种液体成分,透析液是另一种液体成分. 半透膜是由纤维素或其他合成材料构成具有很多小孔的薄膜.小孔的大小允许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尿酸等弥散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但是大部分血浆蛋白、细菌及血细胞因体积太大而无法通过半透膜上的小孔.两种液体间物质的浓度差称为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2.
透析是溶液A通过半透膜与溶液B相接触,使溶质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血液透析,就是利用溶质的弥散、水的渗透和超滤作用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代谢积累尿素、肌酐、酸根和过多的电解质被交换至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碳酸氢根、电解质等机体所需物质被补充到血液中,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疗法(简称血透)用于临床已近50年,目前全世界近20万晚期肾脏病患者靠常规血透维持生命,平均存活期10年,最长者20年。血透是利用人工肾体外循环装置和半透膜的膜平衡原理,将尿毒症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分别在膜两侧呈反方向对流。血中过多的水和代谢废物通过跨膜移动被清除。小分子溶质靠扩散、中分子溶质靠对流(convection)原理被清除,水通过渗透和超滤脱出;此外还可通过透析液补充必要物质,血透  相似文献   

4.
1 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是根据Gibbs-Donnan膜平衡原理,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溶质和水(溶剂)按浓度梯度和渗透压梯度作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将病人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分别流经透析膜两侧时,两侧可通过透析膜的溶质和水作跨膜移动,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代谢积累的尿素、肌酐、胍类、中分子物质、酸根和过多的电解质等废物从透析液中排除。而透析液中的碳酸氢根、醋酸盐、葡萄糖、电解质等机体所需物质被补充到血液中,从而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水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透析膜的半透膜特性,选择性地将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通过弥散的方法从透析液带走.透析的效果受到包括透析液水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观察同一系列、仅透析液水质不同的血透机对同一组患者的血透效果差异,以探讨水质改变对透析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除去.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血液透析时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自诞生以来,一直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尿素氮、肌历等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血液透析系统主要由血液通路、透析液供给装置、透析器及各种监护调节系统等部分组成。内置半透膜的透析器是其核心部分。引出患者体外的血液和透析液在半透膜两侧流动,一方面由于膜的两侧存在浓度差,因肾功能衰竭而积聚的代谢废物通过半透膜进行质量传递;另一方面,半透膜不允许血液蛋白及其它营养成份通过,由此达到了血液净化目的。透析器中溶质的质量传递通常…  相似文献   

8.
人工肾系一种通过半透膜微孔进行渗透作用的体外血液透析装置,通过半透膜两侧反方向流动的血液和透析液相互弥散,最后达到两者浓度的梯度平衡。而透析膜在湿润后,微孔直径一般约为30(?),分子量小于35000的物质(如尿素、尿素氮、肌酐、电介质、葡萄糖等)均可通过微孔弥散;而诸如血球、细菌、病毒、蛋白质、酶类等分了量较大的物质则不能通过半透膜微孔。假如在透析时进行“超滤”  相似文献   

9.
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出现少尿、无尿、水肿、出血等严重尿毒症临床表现,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肾衰的主要措施之一。它通过膜平衡的原理,将患者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分别流经透析膜两侧时,通过透析膜溶质和水做跨膜移动,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代谢积累的废物可以向透析液中弥散,透析液中的有用物质也可以弥散人血浆,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质浓度梯度差,溶质弥散运动的原理。血液经体外循环进入血液透析器内,再通过透析膜与透析液间形成的溶质浓度梯度差,血液内溶质透过半透膜弥散运动至透析液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血液透析法(简称血透)是指血液和透析液借助于透析器,使血液侧的尿毒症毒素和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从透析液侧补充对体内有益的物质的过程.为了确保血透效果的有效性,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血透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通过扩散、对流、吸附清除体内积聚的毒素: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可补充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我科2005年10月以来收治血液透析患者46例,透析效果显著。血液透析护理包括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后护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方法 对 1996~ 2 0 0 1年 2 8例血透患者共 1896次血液透折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效血容量减少 ,使用醋酸盐透析液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使用常温透析液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心血管反映低下等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结论 血液透析中发生的低血压是可以通过一定措施预防的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而透析液又是一类有多种离子或非离子物质的溶液,具有一定的渗透压.它是通过透析机人工肾膜装置与人体细胞外液之间进行离子、小分子物质的交换,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低分子毒物,以及清除体内毒素或过量药物,同时提高对高分子药物的排除率,调节体液水和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5.
血液净化疗法在急性中毒救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净化是指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后通过净化装置,从而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过程。通常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PE)、免疫吸附等。1血液净化常用的方法及原理1·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在透析膜二侧作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通过扩散、对流、吸附,以清除毒素。通过超滤(ultra-filtration)和渗透(osmosis)清除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可补充需要的物质,…  相似文献   

16.
29倒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滤过的观察与护理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肾内科血透室史永红,刘瑞英通过29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滤过(HDF)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此项治疗综合了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优点,即通过弥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和通过对流高效清除中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一种溶质通过半透膜与另一种溶质交换的过程.半透膜是一张布满许多小孔的薄膜,膜的孔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膜两侧溶液中的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膜孔进行交换,但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根据Gibbs-Donnan膜平衡原理,半透膜两侧液体所含溶质的浓度梯度差及其他溶质所形成的不同渗透浓度可使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弥散作用),而水分则从渗透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渗透作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H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一条血液通路,血液通路即血液从人体内引出,再返回到体内的通道,它是维持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血液通路可分为永久性通路和临时性通路,永久性通路即动静脉造瘘,但很多患者多次造瘘术失败。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弥散是在布朗运动作用下,溶质从半透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最后达到两侧浓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溶质从半透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最后达到两侧浓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