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群慧  晏勇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645-1645
本文观察下颌[牙合]垫矫治器联合片断弓方托槽快速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效果。结果表明下颌[牙合] 垫矫治器联合片断弓方托槽矫治患儿前牙反[牙合],既能快速解除前牙反[牙合],诱导后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又能促进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领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上颌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牙齿及牙周组织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过上颌活动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磨牙基本达到中性(牙合)关系,治疗前后牙齿颜色、牙周组织均无明显改变,上下前牙无松动,不导致牙髓组织坏死和牙周病.经1~2年随访观察,无复发,面型有了明显改善.[结论]上颌活动矫治器使用简单,方便.不适感少,是治疗普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下颌(牙合)垫矫治器联合片断弓方托槽快速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效果.结果表明下颌(牙合)垫矫治器联合片断弓方托槽矫治患儿前牙反(牙合),既能快速解除前牙反(牙合),诱导后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又能促进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对乳牙期替牙期错颌畸形患儿进行咬合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11月到该院口腔科就诊的错颌畸形儿童30例(前牙反颌10例;偏颌伴单侧后牙反颌3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13例;前牙轻度拥挤伴扭转4例),平均年龄(8. 39±0. 87)岁。选择合适的MRC肌功能矫治器对患儿进行咬合诱导矫治,比较患儿矫治前、矫治后的覆颌覆盖及牙齿排列情况,并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2例儿童配合不佳外,其余28例患儿经过5~12个月的治疗,覆颌覆盖都得到改善,牙齿排列整齐,不良习惯得到改正,头影测量值SNA、SNB、ANB、U1-SN、L1-NB、Co-A、Over-jet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MRC肌功能矫治器能有效矫治乳牙期替牙期错颌畸形,并能同时改正患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技术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的矫治时机和矫治特点.方法通过对30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应用2×4技术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前牙反牙合解除,覆合覆盖正常,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下颌牙合垫矫治器联合片断弓方托槽快速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效果。结果表明下颌牙合垫矫治器联合片断弓方托槽矫治患儿前牙反牙合,既能快速解除前牙反牙合,诱导后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又能促进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7.
程谨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920-2921,2923
[目的]探讨改良上颌活动矫治器加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AngleⅢ)类错的临床疗效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经改良上颌活动矫治器加前方牵引治疗的57例替牙期AngleⅢ类错病例的详细临床资料。SNA、SNB、ANB、上中-NA、下中-NB、上下中切牙角、SN-MP、FH-MP、Y轴角共计9项,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本组57例患者,经过改良上颌活动矫治器加前方牵引治后,SNA角矫治后(83.22±3.2)度,明显大于矫治前(75.86±3.09)度,P﹤0.05;ANB角矫治后(3.29±1.26)度,明显大于矫治前(-1.69±2.01)度,P﹤0.05,反解除,覆覆盖关系正常。并且治后及矫治过程中,患者牙齿及牙周组织结构及外观完好无损,牙齿坚固无松动,未发生牙周病变;无复发。[结论]改良上颌活动矫治器加前方牵引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机械性双重作用,可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改善下颌骨间不协调及侧貌;并且疗程短,见效快、复发率低,是治疗替牙期AngleⅢ)类错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机械性活动矫治器和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 :以2006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20例前牙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10例,患者以功能性FRⅢ型自制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10例,患者以双曲舌簧(牙合)垫活动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SNA、ANB、上颌长、上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前面高、后面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牙性和骨骼均有改变;对照组治疗后仅上中切牙角和下中切牙角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未见骨骼明显改变.结论 :机械性活动矫治器比较适用于早期、不严重的个别牙反(牙合)和牙性反(牙合),功能性活动矫治器则更适合于早期骨性反(牙合)和功能性反(牙合),临床以此进行正畸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实际错(牙合)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用弓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的27例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多用弓技术矫治。结果通过多用弓进行矫治后,进行IMPA、SNA、ANB、SNB矫治前后指标检测,发现矫治后的检测指标明显优于矫治后的检测指标(P<0.05)。结论多用弓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骨性Ⅲ类错牙合妨碍儿童颜面部正常发育 ,应积极进行早期治疗以改良颌面生长型 ,预防或阻断畸形加重。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是矫治因上颌发育不足而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重要手段。作者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 12例早期 (乳牙期、替牙期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 ,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2例乳牙期、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儿 ,男 5名 ,女 7名 ,年龄 5~ 9岁 ,平均 7岁。检查见 :磨牙均为近中关系 ,前牙至少 4个牙反牙合 ,下颌不能退至对刃 ,侧面观呈凹面型 ,面中部发育不足 ,下颌骨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