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戊肝,HE)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肠道传播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或流行,病死率约0.5%~1.5%,稍高于甲肝,但孕妇戊肝的病死率可高达20%。我国是戊肝的高流行区之一,约占临床散发性肝炎病例的10%~20%。1986-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近年来,发现在猪、牛、羊、鸡、鼠等多种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可感染HEV,并且动物中分离的HEV与人体内分离的HEV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使人们逐渐将戊肝视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传统的非戊肝流行区普通人群中发现了较高的戊肝感染率,使国际上对戊肝的危害性予以了更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1],戊肝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发病过程,不形成慢性感染[2]。但近些年多个研究报道,在器官移植[3-5]、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6-8]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戊肝能够发展为慢性戊肝。此类患者在临  相似文献   

3.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戊肝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发病过程,不形成慢性感染。但近些年多个研究报道,在器官移植、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戊肝能够发展为慢性戊肝。  相似文献   

4.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405-2407
正戊型肝炎是由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有输血传播的报道~(~([1]))。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HEV导致自限性急性感染,很少发展为慢性感染性疾病,并且症状通常轻微。在免疫抑制剂使用患者中,HEV感染可以持续并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炎,快速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2-5])),具有较高病死率。故探寻HEV相关肝衰竭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1例肝移植术后HEV感染相关肝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相关问题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戊型肝炎(Hepatitis E,以下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研究发现,世界各地的多种动物(猪、鼠、鹿、猴、牛、羊、鸡、狗等)中存在天然HEV感染,提示着动物可能在戊肝的传播中发挥作用,进而引起戊肝是否人兽共患病的讨论。在动物中发现了猪、鸡和鼠HEV,较多的研究发现猪HEV可通过越种传播以及接触猪可能增加人群戊肝的感染风险,而鸡HEV也可越种感染猪、火鸡,同时在美国、越南、尼泊尔鸡的抗HEVIgG阳性率分别是30%、44%和13.6%,  相似文献   

6.
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与单纯戊型肝炎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167例戊型肝炎均为散发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以40岁以上成人发病为主,平均年龄为42.12±14.06岁,男女比例为2.71∶1。其中,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简称乙戊肝)79例(47.31%),单纯戊型肝炎88例(52.69%)。乙戊肝组重度黄疸(TB>280μmol/L)、严重凝血功能异常(PTA<40%)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1)。结论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慢性HBV感染者病情急性加重和重症化,甚至发展成致死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胆汁淤积型戊型肝炎106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戊肝)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胆汁淤积型戊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胆汁淤积型戊肝中,59例为单纯戊肝(其中28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16例为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为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6例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3例合并乙型肝炎,2例有长期饮酒史,1例为单纯性戊肝。经保肝、退黄等综合治疗,总治愈例数102例,3例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均为重型肝炎),1例临床死亡。结论戊肝患者起病急,重症较多,易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经积极综合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预后良好,但病程长,部分患者因胆汁淤积时间长可能出现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8.
戊型肝炎是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世界范围内多次流行。HEV的流行区包括亚洲、非洲、中东的大部分地区和美洲中部。在这些地区有很多散发肝炎大部分也是戊肝。在非流行区,戊肝主要发生在从流行区回来的旅游者中,而未到过流行区旅游的成肝患者,传播方式还未确定。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成型肝炎的病原,为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HEV基因组含三个开放读码框架(ORF)ORF_1(5′端)编码  相似文献   

9.
226例肝病患者戊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类似.黄疸较为常见,一般呈良性经过[1].我国是戊肝主要流行区之一,近年来戊肝为一种动物疫源性疾病的观点也得到证实,人们逐渐意识到戊肝在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叠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利用一种新型HEV ELISA检测试剂对226例肝病患者进行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猪屠宰销售职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生猪屠宰销售职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 ,流行特征及研究工作时间长短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2 0 0 3年在浙江省北部地区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调查 2 1- 6 1岁生猪屠宰销售人员 189人 ,用ELISA法检测该人群中HEV -IgG和HEV -IgM抗体水平 ,同时调查相关的职业危险因素。 结果 在调查的 189名与生猪屠宰销售相关的职业人群中 ,抗HEV -IgG和抗HEV -IgM阳性者分别为 14 6例和 5例 ,人群总感染率分别为 77 2 5 %和 2 6 5 %。在 189例抗HEV -IgG阳性者中有男性 139例 ,女性为 7例 ,男女的感染率分别为 77 6 5 %和 70 0 0 % ,戊肝感染和性别没有关系。 5例HEV -IgM阳性者都为男性。戊肝感染可见于各个年龄段 ,但流行率分布不平衡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1 2 2 ,P =0 0 11)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 ,但是到 4 5岁以后戊肝感染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戊肝感染随着职业人群和猪接触的年限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 (χ2 =9 5 74 ,P =0 0 0 2 )。结论 浙江省生猪屠宰销售人员的感染率高于当地人群。和密切猪接触是戊型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同时与猪接触的工作年限也是戊肝感染的危险因素。戊肝感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感染率上升 ,4 5岁以后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戊型肝炎     
韩建  王玲 《肝脏》2012,17(6):413-416
以往认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只限于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现HEV有更广阔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人和动物中HEV感染及在发达国家戊型肝炎(戊肝)的人数逐年增多,再次引起人们对HEV感染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2.
重型肝炎中HEV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重型戊肝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对75例重型肝炎中的13例戊肝病毒(HEV)感染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单纯乙肝病毒(HBV)感染2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与单纯HEV,HEV合并HBV感染的重型肝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重型肝炎的HEV感染率为17.3%(13/75),HEV与HBV重叠感染率为8.0%(6/75),在临床表现方面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EV合并HBV感染组SB,PT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HEV组及单纯HBV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是影响戊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老年戊型肝炎(戊肝)急性期极易出现严重肝损害导致重型肝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是一种新型体外肝脏支持系统,能清除体内内毒素,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促进肝功能恢复并为肝移植术赢得时间〔1〕。为评价MARS治疗老年戊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本文就老年戊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原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婕 《传染病信息》2001,14(2):87-87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慢性重型肝炎(下称慢重肝)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11例患者的选择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抽血做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原学检查。结果 111例慢重肝患者中,HBV感染者108例(97.30%),HEV感染者22例(19.82%),HAV感染者4例(3.60%),甲-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者3例(2.7%)。单纯乙肝病毒感染者83例(74.77%),其中HBV DNA阳性率18.07%(15/83),HBeAg阳性率57.83%(48/83)。乙、戊重叠感染者21例(18.92%),乙、甲重叠感染者3例(2.70%),乙、甲、戊三重感染者1例(0.90%)。结论 (1)HBV感染是慢重肝最多见原因。其中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HBeAg的阳性率均不很高,二者同时阳性者更少,说明其在慢重肝的发生中不起决定性作用。(2)HBV与其它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在慢重肝中占一定比例。尤其是乙、戊重叠最多。单纯HEV感染诱发重型肝炎者不多见,而在中、重度慢性乙肝或肝硬化基础上再感染HEV,易发展为慢重肝。HBV与HAV重叠较少见,本组与HCV或HDV重叠发生慢重肝者未见。(3)还有3例慢重肝甲-戊肝病原学指标均阴性(可除外药物、酒精、中毒等原因所致慢重肝),提示仍有一部分慢重肝病因未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重叠感染的戊型肝炎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的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戊肝)103例,我们以单纯戊肝46例作对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5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戊肝患者180例,男1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39.7岁(14~81岁)。59例有肝炎或肝病史,占32.8%,既往肝炎(病)史距本次发病平均15.4年。本组病例中重叠感染戊肝103例,占57.2%。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重叠感染戊肝病例可分为乙+戊组70例,丙+…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自限性,一般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1],戊型肝炎临床表现典型,较少引起肝外病变。本文报告1例HEV感染伴有溶血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患儿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完成初次肝移植的4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活体肝移植28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13例。活体与DCD肝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67~90个月和15~56个月,总结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 41例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腹腔出血、肠穿孔、排斥反应、感染并发症等。DCD肝移植组肝动脉栓塞(HA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活体肝移植组(P=0.02)。围手术期死亡10例,其中活体肝移植组4例,包括HAT 1例;因HAT再次行DCD肝移植1例,后因原发肝无功能死亡;呕吐窒息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DCD肝移植死亡6例,包括HAT 1例;肺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1例;肠漏后感染性休克1例;循环衰竭1例;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原发肝无功能1例。随访期活体肝移植死亡4例,包括肝静脉狭窄2例;胆道感染1例;胆道狭窄1例。DCD肝移植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多样,是影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及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改善肝移植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张黎  王佑春 《传染病信息》2013,(6):327-330,342
戊型肝炎主要是HEV经粪-口传播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然而近年来陆续报道了一些通过输血传播的病例。虽然通常情况下戊型肝炎为急性自限性疾病,但患者如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如器官移植、肿瘤化疗或HIV感染等),感染HEV后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并有可能迅速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由于这些患者常常需要多次输血,更加大了感染HEV的风险。本文总结了全球献血员的HEV流行情况、经输血传播HEV的病例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HEV后的危害等,提示应警惕输血引起的慢性戊型肝炎。  相似文献   

19.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4):785-794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全球每年约发生2 000万例HEV感染,其中约有330万例戊型肝炎,7万例与HE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过去10年我们对戊型肝炎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仍有大部分HEV感染者,尤其是重症及慢性戊型肝炎患者被漏诊或误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并基于医疗机构是目前我国诊断和治疗HEV的主要场所这一事实,中国戊型肝炎研究协助组(CCSHE)、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制订了共识,希望促进医疗机构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有效筛查和诊断HEV感染人群;帮助戊型肝炎患者及时会诊和转诊,优化患者随访及复诊管理流程,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加强非感染、非肝病专科医师对戊型肝炎的认知,以便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及时发现HEV感染者。  相似文献   

20.
感染戊型肝炎10年后患者血清抗病毒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感染戊型肝炎(戊肝)10年后患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并比较四种主要戊肝诊断试剂对既往感染血清的检测能力,应用国内外四种戊肝诊断试剂,对1986-1988年新疆南疆地区戊肝大流行期间50例戊肝病毒感染10年后的血清标本进行抗-HEV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戊肝诊断试剂对于被测血清标本中戊肝抗体的检出率各不相同,使用原核表达的具有构象依赖性表位的一种新研制出的国产抗-HEV IgG诊断试剂盒的抗体检出率为86%,且阴、阳性分界明显;Genelabs公司IgG试剂的阳性率为36%,与应用美国陆军医学研究所戊肝抗体定量检测试剂检测结果相似,有16份标本被正确判断为既往感染(32%),有4份被误诊为急性感染,20例可疑,10例阴性;国内另1种试剂(科华)的阳性率为30%;使用具有构象依赖表位的抗原的试剂可以在戊肝感染10年后绝大多数患体内检出特异性抗体,而使用传统抗原的试剂的阳性率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