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角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51例病人经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术前,术后一个月拍摄糖尿病组21例(42眼)与对照组30例(45眼)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并行计算机图象处理及分析。结果 各组中术前与术后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有显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与术后细胞密度,六角型细胞比例经统计学分析有显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在白内障手术中其内皮细胞比正常眼更容易受到损伤,临床上应慎重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wk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三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 496.86±298.96/mm2,2 379.51±375.13/mm2,2 425.38±312.68/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6.20±12.03)%,(43.44±13.99)%,(44.35±8.13)%。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间比较,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和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组术后均较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降低,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降低较明显,与老年性白内障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对超声乳化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对角膜内皮细胞应行准确术前评估及术中保护。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眼角膜内皮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眼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采用上方弧形5.5cm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拍摄正常组30例(50眼)与高度近视眼组24(48眼)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并行计算机图像处理及自动分析.结果各组中术前与术后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与术后细胞密度、细胞面积、细胞丧失率,六角形细胞比例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年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在白内障手术中其内皮细胞比同龄正常眼更易受到损伤,临床上应该慎重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58眼);对照组:白内障非糖尿病患者64例(70眼)。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及术后1d;1wk;1,3mo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结果:与术前相比,糖尿病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d;1wk;1,3mo,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中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角膜内皮易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51例病人经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术前,术后一个月拍摄糖尿病组21例(42眼)与对照组30例(45眼)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并行计算机图象处理及分析。结果 各组中术前与术后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04例174眼分为三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组(对照组)、老年性白内障伴发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及老年性白内障伴发高血压组(高血压组),观察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wk; 1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变异系数等各参数的变化,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及高血压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细胞变异系数增加,其中糖尿病组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各组术后1wk和1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变异系数均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其中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及变异系数间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间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更易受到损伤。对超声乳化术后产生的损伤也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不同时间中央区和手术切口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探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8例32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和31例3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wk;1,3mo分别观察角膜中央区和手术切口区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结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变异系数渐增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mo时两组间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各指标在术前与术后3mo时的增减值以糖尿病组为著。糖尿病组术后各时间段的切口区内皮细胞密度低于中央区,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wk;1mo时P<0.05,3mo时P<0.01),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中央区(术后1wk;1mo时P<0.01,3mo时P<0.05),变异系数高于中央区(术后各时间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对手术损伤的耐受性低,且创伤愈合的速率和效率两方面均差于正常人。在该手术中,其角膜内皮受到超声因素和机械因素的双重损伤。对于白内障患者合并糖尿病者,在超声损伤的基础上,应注意机械因素的作用;并且这种创伤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后角膜内皮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50例56眼和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60眼(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wk;1,3mo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对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增加,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wk;1,3mo糖尿病组中央角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wk;1,3mo糖尿病组六角形内皮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的损伤更严重,且创伤愈合的速率和效率均差于单纯相关性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01/2017-02我院收治的DR患者160例160眼,根据有无合并白内障分为两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患者74例74眼,联合手术组患者86例86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1d和术后1mo时检查两组患者术眼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结果: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和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组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率较手术前下降,细胞平均面积和变异系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和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影响,针对有适应证的患者,术中应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苏畅  刘丹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2):273-27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糖尿病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9例52眼,对照组:白内障非糖尿病患者31例33眼,应用角膜内皮检测仪于术前及术后1d; 1wk; 1mo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

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术后1d; 1wk; 1mo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比术前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和对照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1d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按年龄分三组,分别为50~60岁、61~70岁、71~80岁,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更易受损,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的损伤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