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患者对三级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评价,探究公益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的形式,在东、中、西3个地区选择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使用Pearson Chi-square、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但公益性总体评价的影响因素类似,医疗服务的适宜性和公平性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应该着重提高医疗服务的适宜性,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海口市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提出有关公益性评价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海口市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共9家,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具体化为3 个维度(服务质量、服务适宜性、职业道德维度)和 12 个指标。结果三类医疗机构接受调查的患者在年龄、居住地、医保情况、职业、自报月收入和医疗服务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门诊患者对医疗机构的公益性的综合评价得分为1.77±0.837分,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总体公益性评价得分,以及公益性评价子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评价在服务质量维度、服务适宜性维度方面,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要低于一、二级公立医疗机构。结论门诊患者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评价存在差异,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应该着重提高医疗服务的适宜性和公平性。在患者对公益性评价的服务质量维度中,建议增加“诊疗时间、医患沟通质量”评价指标,以体现对患者的“尊重与关心”,从而彰显“以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和个体化医疗精神。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回归是政府良治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影响要素与作用路径, 为我国公立医院进一步提升公益性水平提供路径参考。方法于2019至2020年, 选取某地区22家三级公立医院作为研究案例, 以公益性得分为结果变量, 以社会效益、适宜性、质量和效率为条件变量, 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条件组合。结果社会效益、适宜性和质量的一致性均小于0.9、大于0.8, 提示其为公立医院高公益性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效率的一致性为0.747, 提示其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组态分析结果显示, 公立医院实现高公益性的条件组合包括高质量助力下的社会效益与适宜性驱动型, 高质量助力下的社会效益与效率驱动型, 以及适宜性与效率驱动型3种, 覆盖率为92.6%。结论社会效益、适宜性、质量和效率能够以不同组合路径实现公立医院高公益性。公立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公益性提升策略, 加强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匹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患者调查问卷,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评价.方法 对医疗机构的就诊患者进行现场调查,通过计算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进行效度评价,并通过人口统计学因素研究、不同医院的比较对问卷的效度进行验证.结果 调查问卷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53,3个条目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是服务质量0.845、服务适宜性0.845、职业道德0.752;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3个公因子,基本与预设条目服务质量、服务适宜性和职业道德相吻合.问卷测试结果不易受一般人口统计因素的影响.结论 调查问卷具有较好信度,对患者公益性评价各条目的划分较为合理、结构效度较好,在公益性评价方面有其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科学界定,明确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行为特征,为构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荟萃分析方法归纳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利用焦点小组访谈方法,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系统分析论证.结果 公立医院公益性应具有三个特征:为民众和社会提供可及、公平、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特征;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服务总量的经济效益特征;注重卫生人才培养和储备、医院科技创新的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效益特征.结论 构建和研制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对公立医院的进行有效的科学评价,引导医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患者对医疗机构公益性的评价,探讨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3个省份48家医疗机构调查5760名病人,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和公益性评价结果,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对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总体满意率为82.4%。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整体环境、就诊流程、就诊费用、义诊次数、适度检查、合理处方、经济困难病人先诊疗后收费、医保和自费病人平等对待、就诊医院级别和医院所在地区等。结论:患者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整体公益性评价较高。医疗机构整体环境、就医流程、服务适宜性以及公平性可作为医疗机构公益性进一步改善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种类型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现状等问卷调查研究,探讨分析影响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促进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及可及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强调,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提高医疗机构公益性,就要对公益性进行评价.对医疗机构公益性的评价不仅需要通过医疗机构、政府机构来进行,还有待需方参与评价.然而需方数量众多,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生活层次、服务预期的差异也较大,对抽象的学术语言的正确理解力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用通俗易懂的条目来引导需方对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进行评价,其中"是否满意"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目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界定仍不清晰,统一的评价工具尚未形成。通过文献研究及理论分析,基于权责对等原理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界定为:公立医院为满足社会基本医疗需求,与政府的目标相一致,在享受福利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的情况下提供的一系列公益服务,包括确保健康公平性,保障服务可及性,提供社会发展与稳定需要的非营利性服务。对公益性的评价工具进行探索,利用分子式构建了公益性指数衡量公立医院公益性。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是实现我国卫生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文章阐述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现状,分析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产生的原因,从增加财政投入、承认医疗工作高风险特征、加强政府监管、突出医疗服务的适宜性以及加强医院公益性建设五个方面探索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