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的血糖与临床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秋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7):60-61,6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血糖水平与病变性质、部位、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30例急性期(发病后2.07天)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与血糖增高组,就其病变性质、部位、病情轻重、死亡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高血糖的发生多见于重症脑出血及缺血性卒中患者;②高血糖的发生在脑出血患者与缺血性卒中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③高血糖组预后明显差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8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24h内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水平,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空腹血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与脑出血量之间明显相关两组受检者血糖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型和重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急性脑出血的发生、病情的严重程度、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志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22-182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血糖水平分为A组(血糖正常组)及B组(高血糖组),通过比较观察血糖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增高组中、重型患者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预后差于血糖正常组,血糖增高组中恶化及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可以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分为脑出血组(65例)和脑梗死组(55例),收集其心电图(ECG)及预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组ECG异常发生率(89.2%)明显高于脑梗死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ECG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过速、ST段异常、T波改变和Q—T间期延长;脑梗死组主要表现为期前收缩、左室肥厚、心房颤动、ST段异常等。死亡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85.3%)明显高于好转患者(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图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全部病例均经头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且既往无心电图异常及电解质紊乱。并在发病的24h内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各组数据统计ECG异常例数计算百分比,组间差异χ^2检验。结果:55例急性脑血管病出现继发心电图改变39例占81.2%,以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最高(61.6%)。ECG异常率脑出血比脑梗死高(P<0.05);病灶位于内囊、基底节、丘脑等邻近中线结构者比其它部位高(P<0.05);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P<0.05);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心肌受损程度及其预后作出判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经CT或MRI证实的2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102例)、应激性高血糖组(65例)和糖尿病组(57例),并对各组患者患病情况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与糖尿病组的后循环脑梗死构成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糖尿病组及应激性高血糖组大面积脑梗死构成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好转率(23.08%,15/65)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56.86%,58/102)(P〈0.01)和糖尿病组(49.12%,28/57)(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16.92%)明显高于糖尿病组(12.28%)及血糖正常组(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早期有效监测并控制血糖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和S-100B蛋白浓度,观察其在急性期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在24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其中脑梗死组45例,脑出血组55例)及对照组31例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变化,脑梗死、脑出血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轻、中、重型3组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NSE、ET和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8.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法进行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测定,比较各组尿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分别为69例和30例,占49.29和23.08%,血浆尿酸浓度分别为(413.5士87.9)umol/L和(349.8士81.8)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尿酸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平行关系,即病情重、预后差者,血尿酸水平升高者所占比例高。结论高尿酸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114例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秀清 《河北医药》2001,23(8):594-59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血栓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Latex法分别对30例正常组,114例病例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溶栓后升高更明显,正常组全部阴性。与正常组对照差异非常显著(X^2检验,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和损伤,D-二聚体有之升高,其水平检测对观察脑梗死病人的病情、溶栓的效果评价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关系.方法对25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空腹血糖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在发病72 h内进行空腹血糖的测定,将患者分为高血糖组(包括空腹血糖升高和或餐后血糖升高)与非高血糖组,观察两组间急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血糖组108例,血糖正常组15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脑梗死患者242例,脑出血患者16例,死亡5例,存活253例,其中死亡组血糖平均值为(7.82±3.71)mmol/L,存活组血糖平均值为(5.81±1.86)mmol/L,两者优势检验可见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糖与急性脑血管病预后存在相关性,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血糖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差,致残率、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进行研究,于入院次日晨检测空腹血糖变化及其与病情轻重、预后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且病情预后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应激反应,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在 4 8h内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 ,其中脑梗死 4 0例、脑出血 2 2例 ,4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及CGRP。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GRP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脑出血组ET及CG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治疗 3周后 ,脑梗死组轻中型及恢复较好的重型病人ET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CGRP也升至接近正常水平 ,而重型及恢复较差的中型病人ET虽有下降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GRP基本降至正常。脑出血组ET及CGRP均降至接近正常。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与ET、CGRP的变化有关 ,监测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的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诊治的63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临床资料完整,检测其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及不同预后中表达的意义。选取同期正常成人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轻、中型组,死亡组脑出血患者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量升高,可能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志云  李蕴琛  刘莹  叶文翔 《天津医药》2001,29(10):595-59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水平对病情变化及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238例脑梗死后48小时内空腹血糖,并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的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神经功能恢复低于正常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糖升高不利于病人恢复,并使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96例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人院后12小时内心电图检查,对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进行干预,并观察其动念变化。结果: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73例心电图异常(76.04%),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与缺血性卒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73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心肌酶谱改变42例(57.53%),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改变与缺血性卒中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52例有意识障碍与21例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有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CD62P)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组80例于入院后发病24h内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LA)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体内Hcy、hs-CRP、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cy、hs-CRP、CD62P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hs-CRP、CD62P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Hcy、hs-CRP、CD62P的联合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及预后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A组)、糖尿病高血糖组(B组)和正常血糖组(C组),观察三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近期预后情况。结果A组患者较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近期预后差(均P〈0.05),而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监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与脑梗塞范围及预后的关系。,方法6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入院后48h内清晨空腹血糖水平,依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与梗塞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糖组较正常血糖组脑梗死范围临床预后差,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脑梗塞面积的大小和预后与血糖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林本 《中国基层医药》2002,9(2):105-106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人血压波动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136例急性中风病人进行动态监测血压变化 ,其中脑出血 6 2例 ,脑梗死 6 3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例。结果 发现血压波动 >2 0 %的急性脑血管病人 ,预后较差 ,病死率 32 % ;急性期血压波动 <2 0 %的病人预后较好 ,病死率 2 4%。结论 动态血压对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降压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为一组,非急性脑梗死人群190例为一组,两组均空腹查血尿酸。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尿酸升高者明显多于非急性脑梗死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高尿酸血症常多合并高血压病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参与了发病机制,也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协同其他危险因素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