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灵龟八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灵龟八法针刺。将两组的痛经症状积分、痛经疼痛评分、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痛经症状积分(3.19±1.36)分、痛经疼痛评分(2.33±1.1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43/50)(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的针灸治疗中,加用灵龟八法开穴对痛经症状的缓解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双柏散配合三级阶梯止痛法对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予三级阶梯止痛法进行止痛治疗,治疗组再予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2.2%,治疗组为9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第7天用药后3 h疼痛评分高于同组治疗期第1天时对应时间点疼痛评分(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第7天时用药前、用药后1 h、用药后3 h、用药后6 h疼痛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期第1天时对应时间点疼痛评分(P0.05);治疗期第7天时治疗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 h、用药后3 h、用药后6 h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对应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胁痛、情志抑郁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胁痛、情志抑郁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功能、总分、自我评价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症状/副作用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总分、自我评价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联合三级阶梯止痛法可有效增强止痛药物止痛效果,降低止痛药副作用;改善患者情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灵龟八法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灵龟认知组、灵龟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0例,3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灵龟认知组选用灵龟八法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灵龟针刺组给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西药对照组于同一时间给予口服舍曲林治疗;共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HAMD、NIHSS和BI指数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治疗前HAMD评分、BI指数、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HAMD差异显著(P0.01),BI指数均明显提高(P0.01),NIHSS指数改变明显(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灵龟认知组、灵龟针刺组HAMD评分、NIHSS评分较西药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灵龟认知组和灵龟针刺组HAMD评分、NIHSS评分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灵龟认知组、灵龟针刺组BI指数较西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灵龟认知组、灵龟针刺组BI指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疗效比较:灵龟认知组和灵龟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分别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灵龟八法配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灵龟八法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针刺公孙、内关,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公孙、内关。两组均加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丰隆、脾俞。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IBS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评价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别。每星期治疗3次,针刺10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分和疗效评价,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7/30),优于对照组的80%(24/30)(P0.05)。结论灵龟八法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优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闫芍药  聂会勇  王锁良 《陕西中医》2020,(12):1763-1766
目的:研究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对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疗效、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致痛因子、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7 d后,研究组有效缓解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胁痛及情志抑郁中医症状积分、致痛因子PGE2及5-HT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痞块、臌胀中医症状积分与干预前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水平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能够有效缓解肝癌介入治疗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用灵龟八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两组均于痛经发作时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95%CI=85.83%~99.90%),对照组为87.50%(95%CI=71.00%~96.5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440 9,P=0.149 6),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降低原发性痛经第二疗程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参数(P0.01);降低痛经症状分度评分参数(P﹤0.01)。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灵龟八法针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可能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其收益为OR=0.22(95%CI=0.02~2.07),NNT=11(95%CI=4.46~39.2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和西药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4周患者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部伴随症状评分(TNNSS)及生活质量评分(RQLQ)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西药组为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4周,两组TNSS、TNNSS和RQLQ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配合辨证选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改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鼻喷雾剂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即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灵龟八法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评估针刺前,进针10 min、20 min、30 min,取针后8 h、24 h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疼痛强度数字等级量表(pain intensity numerical rating scale,PIN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针刺前、留针10 min、留针20 min、取针后24 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30 min、取针后8 h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观察组针刺前、留针10 min、留针20 min及取针后8 h、24 h PIN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30 min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在留针30 min出现显著的镇痛效果,其即时镇痛作用和镇痛持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9.
柯娟  王俊华  李翠娥 《河南中医》2015,35(1):153-155
目的:观察针刺"灵龟八法"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灵龟八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和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愈显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灵龟八法"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脑梗死、脑出血合并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灵龟八法针刺治疗(根据就诊时辰选择开穴,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在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针刺疗法可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灵龟八法结合火针与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灵龟八法结合火针针刺组(45例)和药物组(45例),共剔除3例,最后针刺组44例、药物组43例。针刺组采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配合火针背俞穴等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药物组睡前半小时口服艾司唑仑片1 mg,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Epworth思睡量表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Epworth总分、中医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药物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Epworth总分、中医症状量表中的难以入寐、多梦易醒、头晕、心悸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Epworth评分、中医症状量表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药物组的83.7%(P0.05)。结论:灵龟八法结合火针较艾司唑仑能更有效的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症状,尤其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提高日间的觉醒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丁香镇痛贴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丁香镇痛贴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随访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NR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QOL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 d及随访第7、14 d时,治疗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显效率(13.33%)及有效率(76.67%)均高于对照组(0,50.00%,P0.05)。结论丁香镇痛贴外敷可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鼓胀I方内服、水鼓散外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鼓胀病临床路径管理的(气滞湿阻证)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鼓胀I方内服(疗程为8周)联合水鼓散外敷(疗程为2周)。治疗2周后评价综合疗效、主要症状(腹胀、纳差、胁痛)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记录腹水复发情况。结果: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胀、纳差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且可改善胁痛症状积分(P0.05)。随访1年中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能提高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证)患者的综合疗效,减轻患者症状,减少腹水复发,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为主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加天枢、大肠俞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SF-36)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刺法是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穴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灵龟八法开穴针刺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开穴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DPN,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吴思平  钟敏莹 《新中医》2014,46(11):189-191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和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2.0%,对照组6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灵龟八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失眠症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提高日常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时间穴位为公孙、内关;空间穴位为九宫穴组(腰背九宫穴组+头手九宫穴组+腹足九宫穴组);靶向穴位为足三里、阴陵泉。对照组取大肠俞、天枢、上巨虚、丰隆、脾俞、足三里。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IBS-QOL)为观察指标,观察评价两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主要、次要证候积分及IBS-QOL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主要、次要证候积分及IBS-QO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灵龟八法治疗脑卒中后昼间嗜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昼间嗜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灵龟八法治疗,对照组予醒脑开窍结合药物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对患者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质量指数(PSQI)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ESS评分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E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灵龟八法改善脑卒中后昼间嗜睡患者夜间睡眠质量的效果与药物相近,同时可更有效地改善白天嗜睡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缪达  卢孔泵  周罗瑜  王敏姗 《新中医》2020,52(10):115-1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清化利水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案联合益气活血、清化利水中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5.00%,对照组为4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胀、腹水、纳差、乏力、胁痛等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腹胀、腹水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纳差、乏力、胁痛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F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F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清化利水法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AF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灵龟八法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以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灵龟八法针刺治疗。结果 2星期后,观察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88.0%,对照组为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灵龟八法针刺可以有效增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