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蠲痹历节清方汤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清尿酸(uric acid,UA)、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两组治疗前后UA、ESR及CRP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能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应用当归拈痛汤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获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被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5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59±8.14岁;平均病程7.02±3.58年;发病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尿酸(UA)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33%,对照组为74. 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评分、ESR和UA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可明显降低患者ESR和UA水平,减轻患处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湿热蕴结证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及别嘌呤醇内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蠲痹历节清方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A、CRP、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U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6下降值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除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的患者共44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口服自拟方清热除痹汤,患处外敷消炎膏;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尼美舒利,患处外敷消炎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的红肿热痛症状均得到缓解,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明显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自拟清热除痹汤、局部外敷消炎膏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关节炎急性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2):381-383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西药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在疗效、关节肿痛积分及尿酸方面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痛风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而急性痛风不论内因、外因,多倾向于湿热蕴结,瘀阻经脉引起的风湿热痹。笔者自1990年至今运用自拟祛痛汤配合栀黄散内外合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血尿酸和血沉水平的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血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及高尿酸血症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74例采用对分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解痛汤"并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苯溴马隆片"治疗,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CRP、BUA、血沉等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李现林根据临床经验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为湿热蕴结证和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治疗以清热除湿通络为主,瘀血阻络证治疗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主,临床效果显著。该文总结其经验并附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湿化浊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祛湿化浊方和秋水仙碱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化浊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清热通络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行多中心推广研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纳入的808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内服竹叶石膏汤(150 mL/次,每日3次)、外用痛风贴(1贴/次,1日1次)治疗,治疗1周。结果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关节疼痛(VAS)、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患者全身总体情况以及ESR、CRP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出现。结论清热通络法是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申楠  李为  熊辉 《山西中医》2023,(5):22-24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联合消炎散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蠲痹历节清方联合消炎散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80.0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8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U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蠲痹历节清方联合消炎散外敷能快速消炎镇痛、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病、白虎历节病范畴,以络脉瘀痹为标,正气亏虚为本。叶天士“络瘀则胀”理论源自其络病学说,应用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络瘀指络脉不通的状态,根据痛风性关节炎不同时期病邪特征,分为湿热、痰浊、瘀血阻塞经络,且病邪随疾病发展发生转化,初期以湿热阻络为主,后期发展至痰湿痹阻、痰瘀互结、瘀血痹阻。治疗上以通络除痹为原则,治有宣通清解法、辛药通络法及扶正通络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木防己汤加减联合香连金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6月符合研究条件的6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案治疗,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服用木防己汤加减联合外敷香连金黄散。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1%,对照组仅为7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防己汤加减联合香连金黄散中医治疗方案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效果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员利针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40)和对照组(n =4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员利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通痹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0月门诊治疗的84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痹阻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非布司他片与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祛湿通痹方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关节镜下组织结构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由1名副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关节镜下痛风结晶、骨质增生、软骨、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等组织病变程度进行比较,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80例患者关节镜下均可见关节腔内分布不同程度的痛风结晶,4种证型患者痛风结晶、骨质增生、软骨、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等组织病变程度比较,痰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均较湿热蕴结型、寒湿痹阻型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型与肝肾亏虚型比较,湿热蕴结型与寒湿痹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组织结构病变程度可作为评价痛风性膝关节炎严重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翘四妙散加味联合岐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用银翘四妙散加味内服及岐黄散外敷,对照组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四妙散加味联合岐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疗法,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14%,对照组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