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俊  彭颖  汪学群  李长凤  胡毅 《医药导报》2001,20(9):565-56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合理方案。方法: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采用聚肌胞,猪苓多糖,南通蛇药,甘草甜素联合治疗,33例对照组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疗程均3个月,对疗程结束及疗程后半年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HBeAg,HBV DNA 阴转率,抗-HBe阳转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费用较低。结论:联合用药能促使HBV复制指标阴转,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稳定性好,费用低。  相似文献   

2.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方法选择37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d口服,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片100 mg/d口服。疗程为48~96周。观察两药对HBV DNA、ALT、e抗原/e抗体血清转换的影响及其所致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未检测到HBV DNA的病例分别为55.56%、31.58%,83.33%、36.84%。e抗原阴转率与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恩替卡韦能更有效地抑制HBV复制,不良反应与拉米夫定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喷昔洛韦每kg体质量5mg/d缓慢静脉滴注,聚肌胞2mg每3天1次肌内注射,疗程7d。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每kg体质量5mg/d缓慢静脉滴注,聚肌胞2mg每3天1次肌内注射,疗程为10d。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73%。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药物,并可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张磊  程书权  唐振祥 《医药导报》2013,32(7):894-898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单药治疗与LAM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LAM停药后复发但未发生YMDD变异的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LAM停药复发的CHB患者按分为LAM单药治疗组58例,其中HBV基因B型30例,基因C型28例;LAM与ADV联合治疗组62例,其中HBV基因B型32例,基因C型30例。单药组应用LAM100 mg.d-1,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ADV 10 mg.d-1,po,疗程均为1年。结果经1年治疗,单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B型和C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B型和C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组高于单药组(83.87%与55.17%,χ2=11.753,P<0.01);联合组和单药组HBV DNA检测不出率分别为77.42%和46.55%(χ2=12.182,P<0.01);联合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6.83%(11/41),而单药组为2.6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4,P<0.01)。单药组有10例出现病毒学突破。而联合组未出现病毒学突破。结论LAM单药或与ADV联合治疗对B、C基因型CHB患者疗效无区别。联合治疗LAM停药后复发但未发生YMDD变异B、C基因型CHB患者可迅速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在病毒学、生物化学和HBeAg血清学转换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素α1对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45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65例、联合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扰素α-2b 600万单位,肌内注射,隔日1次,胸腺素α1(基泰针)1.6 mg皮下注射,2次/周,疗程6个月,观察肝功能、HBV DNA及血清病毒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单用干扰素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阴转率为17.5%,而联合胸腺素α1者为24.6%;HBV DNA阴转32.5%,而联合用药组为55.4%。结论胸腺素α1联合干扰素在抗病毒方面起到协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sAg水平高低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的关系.方法 4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0.5 mg/d治疗2~3年结束时,依HBs Ag定量水平分为>250 IU/ml(A)组25例和<250 IU/ml(B)组20例,观察停药后12、24、36和48周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停药时,两组HBV DNA定量均<1000 copies/ml,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停药后48周,A组中15例出现病毒学反弹,HBV DNA定量升高,伴肝功能异常10例;B组中1例出现病毒学反弹,HBV DNA定量升高,无肝功能异常发生(P<0.05).结论 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其病毒学反弹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7.
徐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48+52-48,52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聚肌胞注射液对小儿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单纯疱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支持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10mg/(kg·次),1~2次/d;聚肌胞注射液肌注,1mg/次,隔日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10~15mg/(kg·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3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小儿单纯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胶囊和恩替卡韦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30例核苷(酸)类药物初治的HBeAg阳性患者,分为恩替卡韦胶囊组(恩甘定)和恩替卡韦片组(博路定),分别接受两种恩替卡韦1日0.5 mg治疗48周.观察HBV DNA阴转、ALT复常和HBeAg阴转的情况.结果 经48周治疗两组HBV DNA应答率、ALT复常率和HBeAg阴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替卡韦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具有强效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及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肝炎灵对慢性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的影响。治疗组(34例)用肝炎灵,对照组(35例)用聚肌胞。该药对HBsAg阴转率为9%,抗-HBc为3%,疗效不显(P均>0.05);对HBeAg的阴转率为74%,疗效明显(P<0.005),经6mo-1yr随访,远期疗效为65%;对抗-HBe的阳转率为32%。说明肝炎灵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使HBeAg转阴较聚肌胞为优,远期疗效较持久。该药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值得扩大临床使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α-干扰素(IFN-α)联合和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血清HBVM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HBV DNA同时阳性,ALT异常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拉米夫定100~150mg/d,疗程48周,IFN-α 300万U,肌肉注射,每周3次,疗程24周;单用拉米夫定组(对照组),拉米夫定用量、疗程同联合治疗组.动态观察血清HBV复制指标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用药第24周内两组病例血清HBV DNA均阴转;HBeAg阴转率联合治疗组60%(12/20),对照组15%(3/20);HBeAb阳转率分别为50%(10/20)、10%(2/20);联合治疗组1例HBsAg同时阴转,两组HBeAb阳转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83,P<0.05).治疗第8周血清ALT复常率两组分别为75%(16/20)和45%(9/20).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拉米夫定+IFN-α联合抗病毒治疗可能是今后临床治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与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2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均各20例,观察治疗12wk时的应答效果。结果:治疗12wk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阳性患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90%、40%(P<0.05),HBeAg阴性患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5%、5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阳性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80%、70%(P>0.05),HBeAg阴性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85%、65%(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wk时,HBV DNA转阴率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而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方法:3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恩替卡韦组(16例)、拉米夫定组(17例)。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的剂量分别为0.5mg/d和100mg/d。疗程为48~96周。观察两药对HBV DNA、ALT、e抗原/e抗体血清转换的影响及其所致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未检测到HBV DNA的病例分别为56.25%,29.41%;87.50%,29.41%。e抗原阴转率与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比较能更有效的抑制HBV复制,不良反应与拉米夫定相似。因此,可以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干扰素α、拉米夫定治疗26周,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26周;对照组26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52周,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HBeAg/Anti-HBe HBV DNA。结果 56例患者治疗52周后HBeAg/Anti-Hbe转换率:治疗组46.7%,对照组2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HBV DNA转阴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1.5%,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HBeAg/Anti-Hbe转换率及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相似文献   

14.
探讨新的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效果,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mo治疗了8例深度黄疸的慢性乙型肝炎,并以同型常规治疗的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经更昔洛韦治疗后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全部阴转,对照组患者中仅2例阴转。治疗组病例临床症状和肝功能迅速好转,其血清ALT和SB复常的速度明显地较对照组为快。结果提示更昔洛韦能有效地抑制HBV复制,并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期,甚至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有明显HBV复制时应考虑抗病毒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胸腺肽α1治疗低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治疗低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尤其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90例低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胸腺肽α11.6mg,SC,每周2次)和对照组(甘草酸二胺150mg,po tid)。疗程2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50.0%,HBeAg转换率40.9%,HBV DNA阴转率73.3%,血清ALT复常率8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抑制HBV DNA复制,促进HBeAg阴转及ALT复常。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251-25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情况与患者血清的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达到停药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90例,HBeAg阴性60例,其中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51例(ADV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36例(ETV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63例(LAM组),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停药48周后各组HBV DNA转阳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 LAM组、ADV组和ETV组患者在停药48周时血清HBV DNA转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患者HBe Ag为阳性和阴性时,治疗前的HBV DNA水平越高,停药后复发率也越高。治疗1个月后,HBV DNA水平越低,停药后复发率也越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复发率与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之前的血清HBV DNA水平、治疗1个月后的HBV DNA水平和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下降幅度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丁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5):152-153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单药及其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对24例ADV单药及25例ADV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ALT水平及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的差异。结果联用组的血清ALT复常率大于单药组,分别在24周、48周、7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的阴转率联用组也大于单药组,且在48周、7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8周之前两组HBV DNA的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时,联合组的HBV DNA阴转率为53.33%,要显著高于单药组的47.37%(P<0.05);联合组的ALT复常率为76.67%,显著高于单药组的68.42%(P<0.05)。结论 ADV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均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CHB的有效方法,联合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量效关系及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按1:1:1的比例分为3组:ETV0.5mg/d组、ETV0.1mg/d组和安慰剂组,治疗28d,停药观察56d,然后用ETV0.5mg/d开放治疗48周,再次停药观察24周。结果:ETV0.5mg/d的疗效优于0.1mg/d,停药后HBV DNA的反跳也较缓慢。开放治疗期间有81.6%的受试者HBV DNA<0.7mmol/ml,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为7.9%,但停药后80%的受试者HBV DNA再度升高。给药组和安慰剂组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428),开放治疗期间未发现与恩替卡韦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TV有较强的抗HBV活性,其抗病毒作用与剂量相关。恩替卡韦0.5mg/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更为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与血清乙肝标志物 (HBV- M)的比较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 (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和 EL ISA法分别检测 84例乙肝患者和 2 3例 HBs Ag (- )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和HBV- M。结果  HBe Ag (+)乙肝患者组 (32例 )、 HBe Ag (- )乙肝患者组 (5 2例 )和 HBs Ag (- )对照组 (2 3例 )的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0 %、 5 5 .8%、 13.0 % ,存在显著性差异 (X2 =4 3.3,P<0 .0 1) ;HBe Ag(+)乙肝患者组的 HBV DNA拷贝数为 10 6 .89± 1 .2 8/ m l,显著高于 HBe Ag (- )乙肝患者组和 HBs Ag (- )对照组 (P<0 .0 1)。结论 检测血清 HBV DNA含量弥补了 HBV- M只能定性、敏感性不足的缺点 ,从 HBV复制水平更准确反映乙肝患者HBV感染状态和传染性强弱 ,对判断乙肝患者病情意义重大 ;此外 ,HBs Ag(- )并不能排除 HBV感染 ,建议应对献血员开展 HBV DNA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HBV)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BV R-HCC)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防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8例择期行TACE的HBV R-HCC患者(HBV DNA阴性),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39例.观察组在TACE术前采取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仅实施TACE治疗,待HBV再激活予以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2年,统计两组HBV再激活情况及1年、2年生存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8.97%(23/39),对照组为48.72%(19/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2年随访,观察组HBV再激活率为2.56%(1/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生存率为64.10%(25/39),高于对照组的41.03%(1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前采取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并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