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脑室出血46例,其原发出血灶血肿量严格限制在30 mL以下,全部病人均采用双侧侧脑室双腔管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注及间断腰穿放液。结果:死亡11例,死亡率23.9%,明显低于内科治疗80%的死亡率。结论:双腔管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注和间断腰穿放液等为目前治疗脑室出血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脑室注射对脑室出血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尿激酶脑室灌注外引流对脑室出血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3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接受尿激酶或安慰剂治疗 ,观察 30天死亡率 ,计算其 30天的预测死亡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平均脑室出血量为 (35 17± 2 3 12 )cm3,且 17例合并脑内血肿的平均脑内血肿出血量为 (8 17± 5 5 2 )cm3。全组发病 30天内死亡 8例 (2 6 6 7% ) ,非常显著性低于 (P <0 0 0 1)其预测死亡率 (6 6 13% )结论 尿激酶脑室灌注引流可显著降低脑室出血病人 30天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危重脑室出血的救治方法,以期降低危重脑室出血病人的死亡率.方法:早期采用双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引流,灌注尿激酶并腰穿引流,及早期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本组救治25例危重脑室出血病人(Graeb评分>5分),存活率72%(18/25),死亡率28%(7/25).结论:早期改善脑室梗阻及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危重脑室出血病人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重症脑室出血的综合临床救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吉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5):378-379
目的 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 早期采用双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引流 ,灌注尿激酶并腰穿引流 ,及早期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救治 32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 (Graeb评分 >5分 ) ,存活率 6 8 75 %( 2 2 / 32 )死亡率 31 2 5 % ( 10 / 32 )。结论 早期改善脑室梗阻及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重症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 ,脑室引流 ,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室血肿多由于原发性高血压,丘脑或基底节区出血破裂入脑室所致,其发病急,死亡率及致残率高,重型脑室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达60%~80例。因此,早期充分清除脑室内积血,特别是疏通第3、4脑室积血,恢复脑脊液循环是很关键的。2004年6月-2006年8月,为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我科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结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溶解脑室内积血联合脑脊液置换的综合方法治疗36例脑室出血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概述原发性脑室出血(primary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PIVH)是非外伤性的 ,完全局限于脑室系统内的出血或室管膜下1.5cm区域内的出血。发病率不高 ,仅占自发性脑出血的3% [1],脑室出血的7.4%~18.9% [2],但预后较差 ,死亡率可高达42.6%~83.3% [3]。随着近年来治疗措施的不断改善 ,PIVH的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高。2病因在婴儿和成人 ,PIVH的病因是不同的。2.1早产儿的PIVH发病率很高。CT检查发现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发病率为36 % ,主要…  相似文献   

7.
庞采明 《临床医学》2004,24(12):56-56
目的 :探讨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科收治的 2 3例脑室出血的治疗情况。结果 :脑室积血清除时间平均(6 1± 1 3 1)天。 2 3例病人中 ,死亡 6例 ,死亡率为 2 7% ,死亡病例为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或再次脑出血家属放弃治疗所致。结论 :双侧侧脑室穿刺溶凝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的治疗方法 ,是目前治疗脑室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献报道严重脑室出血的死亡率为81.1%。我院神经内科采用侧脑室穿刺抽吸血肿,再短期引流的方法,降低颅内压,及早清除脑室内积血,对发病6h内的严重脑室出血14例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均经头颅CT确诊,其中男9例,女5例,38~79岁,平均59岁。原发性脑室出血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10例;全脑室出血3例,部分脑室出血11例。1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 结 果本组患者均治愈,生活能自理,部分遗有记忆减退、头闷、轻瘫症状。平均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脑室内再出血情况见附表。 附表 本组患者治疗后情况症 状n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是一种凶险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极高,尤其是全脑室出血,死亡率几乎达100%。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或脑室外引流等措施,效果均不理想,我们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室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较多为继发性脑室出血,由内囊附近出血破人脑室。侧脑室引流是将脑脊液、颅内出血引流到体外,调节及控制颅内压的一种方法。术前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能及时了解病情趋势,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为此,收集了我院近两年来40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患者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182例重度脑室出血不同方法脑室外引流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脑室内出血(IVH)外引流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82例重度IVH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脑室内注入脑室外引流术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对比.结果 本组总死亡率17.6%,尿激酶脑室内注入脑室引流组死亡率8.4%,单侧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16.8%,两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1),单侧侧脑室外引流组与双侧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分别为16.8%及19.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度IVH是一组危重脑出血,脑室外引流术是有效抢救方法,尿激酶脑室内外引流术较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单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对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璞  王明科 《临床医学》2000,20(8):38-39
脑室出血是一种发病凶险、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死亡率高的多发病。我科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和保守治疗加双侧脑室引流配合腰穿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36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 36例均为一侧或双侧形成脑室铸型的重型脑室出血。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12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4例(其中丘脑出血14例,内囊出血8例,尾状核出血2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58岁。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在33~40之间,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全脑室出血或全脑室出血加蛛网膜下腔出血。按入院先后随  相似文献   

13.
脑室出血分为重型及非重型两种,重型的死亡率高达50%~80%,近年来备受众多学者关注.为了比较和研究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减少死亡率,作者对1995~2001年6月我院收治的198例病人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任俊  朱霞 《浙江临床医学》2014,(8):1256-1257
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为高血压所致,发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1]。自发性脑室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60%~100%[2],外科主要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及纤溶治疗。本科采用一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对侧经Ommaya储液囊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型脑室出血由于积血形成脑室铸型或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是脑室出血中最严重的一型。我院自2001-01以来共收治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共26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兰梅 《现代护理》1999,5(10):72-73
脑室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我院脑血管科自1998年12月~1999年1月,应用CT确定诊断,对4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穿刺引流术,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CT确诊脑出血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64~72岁,平均年龄68岁。估计出血量30~40ml,平均34ml。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例,右丘脑出血2例,脑室系统出血是例。均吸入脑室,昏迷4例。2结果本组4例,其中完全恢复1例,意识清楚,语言流利,上下肢肌力均为Ⅳ级,其余3例,脑室引流管留置10~14天后拔除,平均12天。意识于引流后1~5天恢复,平均3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室外引流并用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的资料。无中线脑室系统积血及梗阻的单侧脑室出血(Ⅰ型)18例;有中线脑室系统积血伴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单侧脑室铸型出血(Ⅱ型)8例,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Ⅲ型)4例。入院后均经侧脑室额角插入内径3mm的硅胶引流管,用尿激酶灌洗、引流4~14天,平均8.2天。结果:30例病人9例死亡,死亡率为30%。术后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水盐糖代谢紊乱、肾功能不全、顽固性颅内高压、脑梗塞等。死亡多因并发症引起。21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生活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 ADL):Ⅰ15例、Ⅱ3例、Ⅲ2例、Ⅳ1例。结论:脑室外引流并用尿激酶灌洗术,方法简易,损伤小。是高血压脑-脑室出血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死亡率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过去报道其预后较差 ,原发性脑室出血病死率为 38% [1 ] ,继发性脑室出血病死率高达 5 0 %~ 80 % [2 ] 。我院采用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脑室出血效果较好。现将 6 0例病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引流组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保守组 :30例 ,男2 1例 ,女 9例。年龄 4 5岁~ 78岁 ,平均 6 5岁。经头颅 CT证明 ,原发出血部位丘脑 38例 ,基底节 16例 ,尾状核 2例 ,小脑 4例。脑室系统出血部位 ,双侧侧脑室 2例 ,单侧侧脑室 8例 ,单侧侧脑室及第 、 脑室 2 2例 ,第四脑室…  相似文献   

19.
脑室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类型,其中具备两个脑室以上的脑室内血肿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的重型脑室出血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起病急,进展快,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20.
分析和总结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取血肿较少侧脑额角穿刺,外引流数小时后,行脑室内尿激酶注。结果10例治愈,占83.3%,2例轻残,占17.7%。结论: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脑室内血能减轻急性脑水肿发生和血性脑脊液刺激所致管痉挛的发生,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