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138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5例接受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药物支架组),63例接受金属裸支架治疗(裸支架组)。观察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18个月,平均15.3个月。药物支架组、裸支架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分别为12.0%(9/75)、28.6%(18/63)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 结论 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椎动脉狭窄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应用CYPHERTM 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狭窄 1例。结果 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 ,头颅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正常 ,DSA为右椎动脉起始部有一长 4 .6mm 90 %以上狭窄 ,狭窄远端动脉直径 2 .6mm ,右椎动脉开口处造影时右小脑后下动脉 (PICA)充盈欠佳 ,基底动脉未显影 ;左椎动脉造影时亦未见右PICA充盈。术前准备后置入 2 .75mm× 13mm球囊扩张式Cypher支架 ,再造影见狭窄消失 ,右PICA充盈良好 ,基底动脉显影。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已随访 1个月 ,未再有眩晕、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发作。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椎动脉的成功应用 ,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 ,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并进行随访观察分析。结果除1例失败外,22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5.7%,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3±4.2)%下降到术后(6.2±5.3)%,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或TIA。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技术成功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在后循环动脉狭窄治疗中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 经常规造影证实椎动脉狭窄者30例,接受支架置入治疗者19例.局麻或全麻下经右股动脉以Seldinger技术置入6 F导管鞘,在相应导丝辅助下使导引导管进入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血管造影后沿导引导管插入0.014英寸、300 cm或205 cm导丝至狭窄远端,经此微导丝交换置入相应规格球囊扩张式CypherTM支架(10例)或TAXUSTM支架(9例).结果 1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死亡和并发症,置入支架贴壁良好,血流明显改善,狭窄远端分支血管(小脑后下动脉等)充盈明显改善,狭窄率由原来的平均87.5%降至平均5.2%.15例表现为眩晕症状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12例(80%),改善3例.表现为共济失调的6例患者术后共济运动基本正常4例,明显改善2例,表现为小脑性语言障碍的1例患者术后明显改善.完成至少1次造影随访的患者15例,经DSA证实无再狭窄发生.所有患者门诊随访,最长18个月.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在后循环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在短期内能防止术后再狭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 ,16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成形术。结果  7例为一侧椎动脉狭窄、对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7例为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对侧椎动脉仅供血小脑后下动脉区域 ,1例为基底动脉狭窄 (孤立性后组循环 ) ,1例为狭窄的椎动脉直接与小脑后下动脉延续。狭窄段位于椎动脉开口部 10例 ,位于颅内段 6例 ,1例患者为椎动脉近端 2处狭窄。MoriA型病变 12例 ,B型病变 3例 ,C型病变 1例。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平均狭窄率从 73.2 % (5 0 %~ 95 % )下降到 5 .1% (0~ 30 % ) ,P <0 .0 1。在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4 .4个月 ) ,按Malek评分 ,疗效极好 15例 ,疗效较好 1例。结论 对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进行内支架成形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6.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总结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探讨其近、中期疗效、安全性及预防再狭窄的作用。方法27例患者均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后恢复良好,狭窄程度在50%以上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直接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定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27例患者28处脑动脉狭窄采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治疗,其中27处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24枚,Taxus支架2枚,Firebird支架1枚)。平均狭窄程度从术前(74.5±6.7)%减少到(8.7±4.4)%。2例发生穿支血管闭塞症状。术后临床随访2~14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TIA或卒中复发。14例患者接受血管造影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1例支架近端狭窄(<50%),无一例支架内再狭窄。结论短期结果显示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是安全和有效的,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治疗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OVAS)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就诊行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的重度OVAS患者共96例,包括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椎动脉支架,对照组给予植入外周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观察对比围手术期基本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脱落或断裂、椎动脉或支架相关脑卒中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植入的支架长度及支架管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率及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残余狭窄率均小于20%。术后随访患者(12.33±5.8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椎动脉或支架相关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和4.17%,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患者头晕、眩晕等症状均较前改善,均未再发后循环TIA,均未发现支架相关血栓事件。观察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10....  相似文献   

8.
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 11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11例患者成功地植入 12枚球囊扩张支架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后见狭窄程度明显改善 ,<2 0 %。在 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 ,11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TCD示血流通畅 ,未见内膜过度增生。结论 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长期的效果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药物治疗无效而选择球扩式支架置入治疗的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38例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颅内动脉狭窄形态、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结果 1)本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为97.36%,术后平均狭窄率(88.27±5.242)%下降至(11.24±4.36)%;2)所有患者进行30天围手术期随访观察,其中1例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术中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球扩式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技术成功率高,治疗相对安全,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并作初步比较。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与急性闭塞患者行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治疗。结果25例患者成功植入28枚球囊支架,其中BMS15枚,DES13枚。植入椎动脉支架25枚,基底动脉支架3枚(其中2枚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经溶栓后植入)。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平均81.4%(50%~95%)降低到6.3%(0%~15%)。22例经2~36个月临床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3例失访。1例患者植入1枚BMS后9个月症状复发,DSA复查发现支架再狭窄达50%,患者拒绝继续治疗;1例患者植入1枚DES后35d出现急性血栓闭塞,经急诊再植入1枚DES后血管开通良好。余20例超声复查支架通畅,未见明确狭窄,未见卒中及脑缺血发作。随访22例中19例(86.4%)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3例(13.6%)部分缓解。结论BMS与DES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DES降低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优于BMS金属裸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