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心身相关障碍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大类疾病,包括心身症状障碍、心身疾病、心理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心理障碍)、躯体疾病伴发心身症状障碍等[1]。老年人因为增龄,往往患有多种躯体疾病,使用多种药物,更易患上或共患心身相关障碍。反过来,心身相关障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老年人的病情,进一步增加用药种类、用药剂量,增加用药困难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动脉硬化患者心身放松疗法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的变化。方法 6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疗程为8周,运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的左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血管搏动弹性指数及脑血管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经颅多普勒频谱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心身放松疗法加常规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心身放松疗法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阻力和提高脑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平衡心理治疗(balancing psychotherapy,BPT)是一种建立在东方哲学体系之上,整合了精神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叙事治疗以及积极心理学等多种心理治疗流派的治疗取向。它运用平衡学的相关理论,紧紧围绕"度"和"关系"两个核心内容,来帮助个体实现心身平衡状态。正确运用BPT有利于心身疾病病人的心身康复以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整体护理与心身疾病护理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对心身疾病患者整体医疗的基础上,要特别强调医学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有效的心身整体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对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对其心身康复作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体活动与老年人心身健康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探讨文化体育活动与老年人心身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了杭州市1000名坚持参加文体活动的离退休人员,对其活动前后的情绪和躯体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活动后情绪和躯体健康状况较比活动前有极其明显的改善(P均<0.001)。结论文化体育活动非常有益于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6.
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ease)系因心理因素通过心身相关的机理而发生的机体的疾病,即病人有机体的障碍并有精神上的问题,但虽有各种主诉对家庭的及社会的生活方面并无严重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心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正确评估、合理管理、利用自身和外界的各种资源,让其心身处于相对适宜的状态,然后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去。心身状态俱佳时,患者才能更好地投入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良好的生理指标是基础,保持指标稳定,需要患者长期的综合努力,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三方的紧密合作和相互支持,患者稳定的心理机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化整体护理与心身护理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我国自80年代初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从此取代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对病人实施全面的心身护理。90年代中期引进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使护理学有了新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心身护理伴随着护理模式的需要而发展。  相似文献   

9.
ICU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总结了ICU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病,采用心身综合康复医疗对减少死亡率,延长寿命是合理有效的。我们对15例伴Ⅲ级以上(NYHA标准)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采用心身综合康复治疗,经5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评估及心身综合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估,观察早期心身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对4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入院时采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根据焦虑、抑郁不同程度采用药物治疗辅助心身综合康复干预六周后,再次进行评估。结果:46例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76.09%和71.74%,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后焦虑、抑郁发生率降为45.65%和39.13%(P〈0.01);焦虑、抑郁的程度亦显著改善(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情绪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发生率高,心身综合康复干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身症状综合征(PSS)、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于秦皇岛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371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心身症状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CHF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PSS作为因变量,心功能分级、焦虑、抑郁、年龄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着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心身”双方相互影响有了深层次了解。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着重辅之以心理、社会的调查和治疗,才有利于老年心血管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IBD)正成为消化内科治疗领域中巨大的挑战之一。现阶段IBD的临床治疗思维和手段仍主要是针对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对抗自身免疫反应等,并辅以外科手术,处理肠道并发症。然而,上述治疗手段在相当数量的IBD患者中并未能阻止病程的进展,患者预后较差。随着"脑-肠微生态"互动机制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IBD认知和处理相关的消化心身整体医学思维和手段日趋涌现,为提升IBD的临床处理水平提供了启示。本文着重阐述运用消化心身整体医学思维和手段,针对肠道炎症相关的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免疫调控、肠道环境稳态等多个关键环节,以期提升IBD的临床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造血系统恶性病变与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心身健康调查表、SCL-90、HAMD、EPQ 和生活事件量表及临床精神检查等方法,对近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与同期同院内科非恶性病变住院病人和健康者各50例作配对对照调查.调查显示:肿瘤组患者病前应激负荷高出一倍,人格因素中情绪不稳定、心理障碍发生率达71%,存在明显的心身障碍,可能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一定作用.提示采用身心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癌转移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康复的关系.方法用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SDS对86例转移癌和58例非转移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转移癌康复3a以内和非转移癌患者之间的这种调查总分相似(P>0.05),而康复3a以上患者的心身状态明显优于3a以内者.结论转移癌康复3a以上和3a以内患者的心态各异,良好的心身状态有利于其康复.  相似文献   

17.
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治疗要重视心身同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整体医学、心身疾病角度详细论述了心理因素在心律失常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而指出对心律失常患必须心身同治,才能有效逆转心身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使之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抑郁症或是抑郁状态对人的心脏有不良影响。现有证据验证了早期的临床医生的猜想,精神心理因素在心脏病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心身机制联系对人的情绪和心脏形成内在影响。心脏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目前均为高发性疾病,现代的医生需要更好  相似文献   

19.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不仅严重扰乱人们的生活,而且影响正常的睡眠和心身健康,尤其对那些已有基础疾病[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患者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护理系大专生是个特殊群体,学生中绝大多数为女性。护理系学生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心身健康从而影响到她们的学业。分析护理系大专生的睡眠质量的特征,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应对措施,以改善学生的睡眠质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身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武汉大学职业技术学院76名护理系大专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69.2%护理系大专生心身健康状况差,75%大专生的睡眠质量差(睡眠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护理系大专生应关注自己的睡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心理压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