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循证理念指导下的风险预警护理在脑梗死卧床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卧床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理念的风险预警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风险(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下肢周径差)、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肢体功能[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肌肉力量[臀大肌、肱二头肌、斜方肌徒手肌力检查(MMT)]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FMA评分、MMT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指导下的的风险预警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卧床患者可降低NI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BI指数、FMA评分和MMT评分,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细节化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于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溶栓后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位一体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自护能力、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B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BI、S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开展三位一体细节化优质护理,有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肢体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评分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肢体肌力、生活能力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于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ovett分级法、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力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FMA评分、肌力等级、Barthel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FMA评分、Lovett肌力分级、Barthel指数均高于入院时,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肌力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患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致化护理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细致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指数明显升高(P<0.05);并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可明显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大面积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冶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利用NIHSS量表、mRS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4 d后和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均下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Barthe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能有效促进急性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70例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5.7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甘秀军  詹玲球 《吉林医学》2023,(4):1134-1137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e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Fe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35-38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51),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软胶囊。于治疗前后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同时对脑梗死面积、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梗死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变小(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大(P0.05),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脑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使用丁苯酞,则CD3+、CD4+、CD8+水平改善程度更加明显,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良好,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田竟 《中国民康医学》2022,(11):164-166
目的:观察链式抢救流程护理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链式抢救流程护理,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结果:护理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研究组GOS评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链式抢救流程护理可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提高其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其GOS评级,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创新》2020,(6):98-102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x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E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4~+、CD8~+、CD4~+/CD8~+含量。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MMSE评分、NH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NHP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6、hs-CRP、TNF-α、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L-6、hs-CRP、TNF-α、CD8~+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4~+、CD4~+/CD8~+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91-1792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患者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情况、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中激惹因子项目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2周护理,两组的NOSIE-30评分与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减小,且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癫痫发作率为13.33%,显著高于研究组的0.00%,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脑梗死护理的预见性对减少继发癫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患者神经功能及残障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类型分型,分型完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良残障水平量表(mR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LAA)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卒中(CE)、其他明确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OE)、小动脉闭塞型(SAA)、不明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UE)各型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AA型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分型(P<0.05);研究组不同分型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残障水平均具有较好改善效果,尤其对LAA型患者的改善效果更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x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E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4~+、CD8~+、CD4~+/CD8~+含量。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MMSE评分、NHP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NHP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6、hs-CRP、TNF-α、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L-6、hs-CRP、TNF-α、CD8~+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4~+、CD4~+/CD8~+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神经功能、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pworth嗜睡量表(ESS)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Lp-PLA2、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理想,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Lp-PLA2、hs-CRP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个体化有氧训练在高龄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高龄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有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训练后,研究组改良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简化Fugl-Meyer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有氧训练可改善高龄脑梗死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提高简化Fugl-Meyer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降低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