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白内障且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的患者57例(57眼),随机均分为三组:玻璃酸钠组、聚乙二醇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余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术后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术前降低,术后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较术前增高。两组用药组相比对照组干眼恢复差异显著,其中玻璃酸钠组恢复最为显著。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稳定性产生影响,导致术后干眼发生,可应用人工泪液进行预防与治疗,玻璃酸钠滴眼液相比较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0.3%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干眼发生的影响与疗效探究.方法:随机将116名单纯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59眼)和对照组57例(57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治疗组在术后予以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两组分别于术前3d、术后1d、2d、7d、15d、30d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检查,并进行干眼症状评分,比较两组干眼症的发病率.结果:两组在术后1d、2d、7d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5d,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d、30d,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泪液分泌实验在手术前后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会导致干眼症状的产生,早期应用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缓解干眼症状,加速眼表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勾健媛  李勇亮  赵莉  李秀红 《医学综述》2013,19(10):1893-1895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廊坊市香河人民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断的68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人工泪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对照组(34例)单用人工泪液。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采用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的情况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的治疗和检查。治疗组和对照组BUT、SIT、FL三项检查的初始评分均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的三项检查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白内障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66例(66双眼)非干眼症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33例(33双眼)。实验组患者接受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情况。结果:手术后第1周,患者的干眼状况明显,对照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高于实验组患者,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短期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术式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62例62眼行白内障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3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30例(30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n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干眼症状明显,术眼角膜荧光素染色明显增加、SIT程度下降、BUT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SIT及BUT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 相对于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短期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8例(168双眼)非干眼症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84双眼)。对照组患者接受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组接受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比较术前、术后第1周、术后第4周及术后第12周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结果  术后第1周,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第4周与第12周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较透明角膜切口术后短期干眼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临床分析及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280例(28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发生干眼症的167例患者应用玻璃酸钠、聚乙二醇组等人工泪液,观察术后两周、1个月、3个月、半年患眼症状,基础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结果:148例干眼症患者恢复正常(治愈率为88.6%), 10例明显好转(5.9%).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加用人工泪液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与干眼症发生情况。方法 423例(42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1例(211眼)给予复方新霉素局部点眼4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对照组212例(212眼)给予复方新霉素局部点眼6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发生干眼症状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泪膜破裂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局部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干眼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戴子娴  张宏  林妙英  梁肖云 《河北医学》2011,17(8):1011-101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干眼症的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我院眼科诊治的白内障患者60例,共72只眼.经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3d、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并记录下列指标:干眼症状评分;Se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内障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干眼症发病情况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42例46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干眼症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染色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第1天,1周及1个月干眼症状评分明显增高,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角膜荧光染色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会对患者眼表有一定影响,并能在短期内影响患者泪膜功能,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应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的药物疗效。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72例126眼,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63只眼。对照组单纯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各时点的干眼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BUT、SI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眼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干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术前存在干眼症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90例(9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8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泪液分泌(SehirmerⅠ)试验,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干眼患病率、泪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观察组OSDI评分、TBUT、荧光素染色评分和SehirmerⅠ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干眼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泪液中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术前存在干眼症状的白内障患者,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进一步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和体征,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0.3%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影响。方法 将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2例(60只眼),随机分为A组27例(31只眼)和B组25例(29只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A组术后除常规用药外还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B组术后仅给予常规用药。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1周、2周、1个月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同时进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结果 术后1d、1周、2周,A组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2周、1个月,A组与B组相比,BUT明显延长(P0.05),FL着色密集度明显减少(P0.05),SⅠt浸湿滤纸长度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常规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很有必要,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淮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8例(9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产生干眼症的患者,随机分组,各49例。术后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4周后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与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4周后泪膜破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8%)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泪膜恢复,提高其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18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3.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干眼患者,从临床有效率、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等方面分析,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7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辅助人工泪液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卡波姆凝胶滴眼液。对比术前、术后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角疾病指数(OSDI)评分。结果:术前,2组FL评分、BUT时间、OS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FL评分及O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具有不同效果,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卡波姆凝胶滴眼液效果优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确保视力恢复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70只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 d、1周、2周、1个月的主观干燥异物感,通过角膜荧光素试验(FSC)、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泪膜功能,检测角膜知觉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2周术眼干燥异物感、角膜荧光素染色、SIT程度明显增加,BUT变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干燥异物感、角膜荧光素染色、SIT及BUT程度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角膜知觉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患者泪膜功能,导致部分患者发生干眼症;泪膜稳定性与角膜知觉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8例(668眼)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组,326例352眼)和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组,302例316眼)。术后1~6个月对并发症的发生率、症状、体征等项目进行检查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间在症状、体征、干眼诊断性试验等各项指标评分上差异均有显著性,ECCE组评分明显高于PHACO组,ECCE组干眼症发病率(23.73%)也高于PHACO组(4.54%)。结论: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术在术后短期内更易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而产生干眼症。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0例(50只眼),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主观干燥异物感,角结膜荧光素试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 up time,BUT)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d1、周、1个月术眼干燥异物感、角膜荧光素染色、SIT程度明显增加、BUT缩短,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干燥异物感、角膜荧光素染色、SⅠt及BUT程度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患者泪膜功能,导致部分患者发生干眼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行超声乳化手术的92例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托毗卡胺滴眼液、碘必殊滴眼液治疗,治疗组行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人工泪液治疗。在术前及术后进行患者的基础泪液分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用药前后干眼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SIT、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在治疗后治疗组SIT、BU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干眼症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2周、第3周时治疗组的干眼症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泪液在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干眼症方面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